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学习频道 >>高考应试指导 >>
高考现代文阅读篇章结构类试题答题思路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11-28


高考现代文阅读常常从内容、结构、感情、语言等方面设置问题,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就谋篇布局(行文结构或者行文思路)进行相关探究和归纳。

一、先积累与谋篇布局相关的术语:

1、文首:开篇点题,开门见山;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提挈全篇,提纲挈领;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为下文作铺垫。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前后呼应;前后勾连,环环相扣;衔接自然连贯;过渡照应。

3、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首尾呼应;卒章显志,深化主旨。

4、线索,起到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的作用。

5、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6、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

7、总分得当;层层深入;以小见大,以点带面。

二、注意提问的方式:

1、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3、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4、简析文章的结构特征或者文章在谋篇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三、掌握一定的答题模式:

1、相关术语+具体文章的内容+作者感情、文章主旨

2、文章是(  )结构方式。第一层写了(  ),第二层写了(  )……

3、文章以(  )为线索。开头写(  ),中间写(  ),结尾写了(  )。

4、先答出结构的特征,然后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四、揣摩高考试题,不断加深印象,逐步使答题趋于规范。

(一)、2008四川卷《我爱水》17题(8分)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1、一开始写“我爱水”,照应了标题,并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

2、一开始写“我爱水”,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故都之水,使行文自然巧妙;文章的主旨是表达作者对什刹海的喜爱和思念之情,因而写什刹海的篇幅比较多。

(二)、2008江西卷《朦胧的敬意》17题(6分)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1、2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的心理感受。3到10段分写:3、4、5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6到10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11、12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表达敬意,照应标题。

(三)、2008湖北卷《雾》19题(6分)本文以雾为线索,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1、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

2、来到加德满都后,作者开始“喜欢”“欣赏”“赞美”加德满都的雾景。

3、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

4、作者最终“陶醉”在雾景的幻想之中。

(四)、2007湖南卷《忆刘半农》简析本文的结构特征,写成300字左右的文章。

①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中心,安排材料,叙事写人。文章多处出现了表示时间的词或短语,时间线索十分明显。在叙述之中,文章紧紧扣住作者“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的思想感情选取材料,组织内容。

②结构上前后勾连,环环相扣。如文章的标题是“忆刘半农”,文章第一段“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紧扣标题;接下一段,“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又与上段紧密衔接起来,以后各段大致都如些。全文在形式上前后勾连,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而自然。

③前后呼应。本文末段与开头互相呼应,各个部分在内容上也呈响应之态。如前面谈到刘半农活泼、勇敢,是一个战士,后面行文中多次照应这一点,并在结尾呼应。前面谈到刘半农的“浅”,后面则指出,作为战士,刘半农即使“浅”,“却于中国更为有益”,等等。

五、针对答题情况的温馨提示:

1、不要轻易与主旨情感(中心句)分离。

2、不要乱凑概念术语,而应真正地理解到位,并且能展开具体的表述。

2008年其他地方的试题,考查到结构上的作用的:

1、全国卷一《阳关古道苍凉美》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

回应了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呼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2、全国卷二《马樱花》16题作者为什么用了很多笔墨写过去的“大院子里”的生活?(6分)

为马樱花的出现作反衬;为对比马樱花十三年前和如今生活的不同提供环境背景,能突出地表现作者对生活在新时代的充满生机活力的马樱花的热爱赞美。

3、福建卷《吟风》11题为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谱写了一盆银杏?(3分)

写银杏是为了引出风,从而以有形写无形,以银杏状风,突出风的形象。

4、北京卷《碧云寺的秋色》18题仔细体会第三段结尾画线的句子“它来的是那么神速,将我的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回答问题。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3分)使用“惊醒了”一词,好在哪里?(2分)这句话直接触发了作者对秋色的集中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结构作用。

“惊醒了”彰显了秋色的突如其来,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惊叹。

5、浙江卷《乌米》19题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方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手法: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

作用: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暗示人物的命运。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高考各科蒙题技巧
高考语文考前对照自查表
高考第三轮复习注意事项
新高考语文考前50项对照自查表
高考语文答题规范
高三第二轮复习的五大逆袭策略及复习法则
2022年高考命题方向预测
高考语文重点题型解题思路+答题模板ppt课件
高考报考要注意事项
高考考前复习方法
2021年高考命题要求和命题原则
2021年高考二轮复习策略与建议
高中语文学习策略
衡水中学学习的九种方法
十年高考阅卷总结:语文丢分的五个地点
衡水中学高考状元的学习总结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三点
给2020届高考考生的建议(全国卷语文)
高考考前语文知识梳理与重点把握
高考语文高分实战建议
2020年高考语文的命题方向及考查重点
高考语文复习攻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高三语文第一课
高考临考60条行动清单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之考前叮嘱
中高考答题不规范的典型情况及应对
高效推进语文二轮复习高三语文各知识板块复习备考pptx课件
高考状元分享:高考语文144分的学习经验
高考最后冲刺学习指导
高考答题注意事项
得语文者得天下
高考语文常见丢分现象及对策
中高考语文应试套路
新课标高考语文复习思路及答题要点(浓缩精华版)
高考语文冲刺复习资料——各题型答题知识与方法体系
2016年自主招生五大变化十大要点
高考语文说明ppt课件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指导
高考试卷审题ppt课件
来自部分北大清华高考状元的高效学习方法总结
高考语文阅读常用答题步骤
高考语文考点思维导图
如何让孩子在高考冲刺时觉得学习是轻松的
高考冲刺口号
高考考场规则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