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模拟试卷 >>河北省 >>
2010届河北唐山一中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11-27


河北唐山一中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共4小题,每小题3分,计12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绮(qǐ)丽       亲(qīn)家    熏陶渐(jiān)染      觥(gōng)筹交措
B.角(jué)斗      瘦削(xuē)  撩(liáo)帘子      贻(yí)人口实
C.供(gòng)养   青蒿(hāo)    百啭(zhuàn)千声   浑身解(xiè)数
D.烙(lào)印      果脯(pǔ)     间(jiān)不容发      曲(qū)尽其妙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辑私      度假村      待价而沽      不郎不秀
B.面试      肆业        首屈一指      始作俑者
C.震撼      委曲        谐奏曲        牛衣对泣
D.喋血      宏扬        得鱼忘筌      终身之计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奥斯卡著名影星凯奇在一部电影中一人分饰两角,所扮演的孪生兄弟性格又判若两人,却能说变就变,迅速入戏。
B.在这种情况下,回国人员只能做无米之炊,很难有所为。
C.语言首先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其发展有着自身规律,不是神不知鬼不觉的胡乱模仿可以等同的。
D.他这个人心直口快,嘴上没有把门锁,刚才的话也是想什么到就说什么,言不由衷,你可千万不要介意。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去年夏天被炒得很热的“超级女生”在娱乐圈内引发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如今活动已经结束了,但“超级女生”已经成了一个响当当的娱乐品牌。
B.近几年,易中天因做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在民间的影响如日中天,所以常被应邀到许多高校发表演讲,深受学生欢迎。
C.2009年8月,由济南军区选派的100多名士兵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他们的出色表现受到了联合国官员的高度赞扬,给予了颇高评价。
D.网络运作的自如、开放,使得网络小说在语言、风格和结构等方面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因此,网络小说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年轻—代的兴趣与共鸣。
二、(共3小题,每小题3分,计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文艺创作:少一点低俗,多一些责任
①这些年来,创作的尊严面临严峻的挑战。创作成果被随意地歪曲,经典名著被任性地拆分;只要点击率高就好,只要票房收入多就好,只要名利双收就好。这种流行文化的无序状态正影响着阅读者的视听,影响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解读和对流行现象的理性判断。其主要原因还是一些文艺创作者责任意识的缺失。
②历史终会以其特有的坚韧来淘沥出属于那个时代的作品,作品价值是要经过历史来证实的。而时下的创作却越写越粗糙,创作态度越来越轻薄,作品流于表面的热闹和肤浅已渐成势头,迎合与趋从的态势正在蔓延。不少人囿于一室之中,通过网络的便利下载着自己的梦想,写作状态越来越倾向于闭门造车,仿佛一夜即可成惊世之作。其实电脑网络抓去了你的眼球,也抓走了你的认识和判断力,使你的眼界不宽,胸怀狭窄;没有创意,毫无生机。这种剪接、拼凑成的“创作”,是丝毫没有生命力和美学价值的。
③当盛行的风气把消遣和娱乐奉为第一宗旨,那么创作的目的自然是把迎合与趋从当成立身的准则,结果是投合了市场的趣味,降低了作品的美学标准,丧失了作者的人格魅力、搅乱了大众的视听评判。大多数人根本不从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精神来进行思考和创作,很少有人从民族的世道人心来触摸时代脉搏,透过风云变幻的表象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某些文化人在利益的驱动下,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到创作粗鄙化的行列中,在娱乐新闻里“发掘”材料,在茶楼酒肆“激发”智慧,在流行时尚中“附会”思想,文学的星空划过了太多爱情的弧线和哭泣的泪痕。他们只是想经过简单的克隆和复制、毫不费力地收取名利,结果是平庸自不必说,道德沦落则日见明显。要让创作走出困境,有必要建立一种学术秩序和道德规范。他们既不能把极端个性的东西展现给观众,英才也不能把属于极端个人的观点强加给大众。要把对观点的解读放到时代的背景上去阐释,要把对真理的感情放到大众的层面去引导、把对艺术美的表现放到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去挖掘;站在大众的角度去尊重他们的理解,站在思想的高度去提升他们的境界;以创作的严谨和责任意识来从事自己的工作。
④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容忍错误的倾向,总是沉默,必须有清醒者从缄默中站出来说话,坚守住人类精神的“月亮”,这是一个时代的迫切期待。可是现实中人们都是希望别人去作守住“月亮”的孤独的树,而自己则愿作树的旁观者。殊不知,这正是社会缄默的缘由,一个充满思想活力和精神自由的社会全然不是这样的。现代文学史上鲁迅的成就不仅是他写出了惊世小说,更在于他用杂文和人格为民族立起了不屈的脊梁。
⑤古人曾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至情,“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执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浩气,我们应该少一些物欲的功利思想,多一些写作的平常心;多一些可传承的思想创作,让人涵咏,让人沉醉,让人扼腕悲吟,让人为之倾倒。“剑桥法律系宽敞明亮的教工休息室里,只是在最右边不足一米半宽的架子上,展示着本系教工的科研成果。如果从梅特兰开始算起,100多年来这里教师的成果仅此一小架,委实不能算多。”这是留学剑桥的学者最切实的感受。
⑥宋代鸿儒张横渠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先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当成自己的读书理想,我们也应以此为文学创作中自觉遵守的规范和准则,若如此,那是我们这个时代幸甚,我们国家幸甚,我们民族幸甚。
5.作者认为要建立“学术秩序和道德规范”,下列说法不符合这种“秩序与规范”的一项是(  
A.作家要关注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要有一定的积淀,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中挖掘、吸取营养,更好地表现作品的艺术美。
B.作家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关注大众的艺术审美品位,尊重大众的理解,从而引导大众去感悟真理,提升大众的思想境界。
C.作家要有清醒的意识,没有容忍错误的倾向,为社会充满思想活力和精神自由作出自己的贡献。
D.作家要站在时代、国家、民族的高度来严格要求自己,不为功利思想淹没,必须具备严谨的创作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意识。
6.下列不是造成目前文艺作品低俗的原因的一项是(    
A.作者的创作态度比较轻薄,作品流于表面的热闹和肤浅,作者丧失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B.有的文艺创作者极少接触和关注社会人生,造成视野狭窄,心胸不广,因此写出来的作品没有了创意和生机。
C.电脑和网络的迅猛发展,给人们提供了许多便利,使人们变得懒惰而浮躁,出现了拼凑、剪接式的文章。
D.文艺创作者不能把极端个性的东西展现给观众,也不能把属于极端个人的观点强加给大众,使文艺作品的传播遭遇障碍。
7.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时下流行文化处于无序状态,搅乱了大众的评判。文艺创作者追求点击率、票房收入等,投合市场趣味是造成这一状态的原因之一。
B.电脑网络会让人丧失认识和判断力,令人胸怀狭窄,丧失创意和生机。科技的高速度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文艺创作会形成制约。
C.作品的价值要经过历史的淘洗与证明,可见时下流行的文艺作品是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的,是会被历史淘汰的。
D.因为站出来批判错误倾向、坚守社会的良心是孤独的,所以人们自己总是不愿不敢批判,保持缄默,只做一个旁观者。
三、(共3小题,每小题3分,计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之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身。赵王敖弗敢内宫,为筑外宫而舍之。及贯高等谋反柏人事发觉,并逮治王,尽收捕王母兄弟美人,系之河内。厉王母亦系,告吏曰:“得幸上,有身。”吏以闻上,上方怒赵王,未理厉王母。厉王母弟赵兼因辟阳侯言吕后,吕后妒,弗肯白,辟阳侯不强争。及厉王母已生厉王,恚,即自杀。吏奉厉王诣上,上悔,令吕后母之,而葬厉王母真定。
高祖十一年月,淮南王黥布反,立子长为淮南王,王黥布故地,凡四郡。上自将兵击灭布,厉王遂即位。厉王早失母,常附吕后,孝惠、吕后时以故得幸无患害,而常心怨辟阳侯,弗敢发。及孝文帝初即位,淮南王自以为最亲,骄蹇,数不奉法。上以亲故,常宽赦之。三年,入朝,甚横。从上入苑囿猎,与上同车,常谓上“大兄”。厉王有材力,力能扛鼎,乃往请辟阳侯。辟阳侯出见之,即自袖铁椎椎辟阳侯,令从者魏敬刭之。厉王乃驰走阙下,肉袒谢曰:“臣母不当坐赵事,其时辟阳侯力能得之吕后,弗争,罪一也。赵王如意子母无罪,吕后杀之,辟阳侯弗争,罪二也。吕后王诸吕,欲以危刘氏,辟阳侯弗争,罪三也。臣谨为天下诛贼臣辟阳侯,报母之仇,谨伏阙下请罪。”孝文伤其志,为亲故,弗治,赦厉王。当是时,薄太后及太子诸大臣皆惮厉王,厉王以此归国益骄恣,不用汉法,出入称警跸,称制,自为法令,拟于天子。
六年,令男子但等七十人与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谋,以辇车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闽越、匈奴。事觉,治之,使使召淮南王。淮南王至长安。
尽诛所与谋者。于是乃遣淮南王,载以辎车,令县以次传。是时袁盎谏上曰:“上素骄淮南王,弗为置严傅相,以故至此。且淮南王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雾露病死,陛下为有杀弟之名,奈何!”上曰:“吾特苦之耳,今复之。”县传淮南王者皆不敢发车封。淮南王乃谓侍者曰:“谁谓乃公勇者?吾安能勇!吾以骄故不闻吾过至此。人生一世间,安能邑邑如此!”乃不食死。至雍,雍令发封,以死闻。上哭甚悲,谓袁盎曰:“吾不听公言,卒亡淮南王。”盎曰:“不可奈何,愿陛下自宽。”上曰:“为之奈何?”盎曰:“独斩丞相、御史以谢天下乃可。”上即令丞相、御史逮考诸县传送淮南王不发封馈侍者,皆弃市。乃以列侯葬淮南王于雍,守冢三十户。
                                                       (节选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为筑外宫而舍之                  舍弃,放弃
B.臣母不当坐赵事                  因……而判罪
C.拟于天子                     比照
D.独斩丞相、御史以谢天下乃可      谢罪
9.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淮南王“骄恣”的一项是(  )
①孝惠、吕后时以故得幸无患害        ②自袖铁椎椎辟阳侯
③与上同车,常谓上“大兄”          ④不用汉法,出入称警跸
⑤谁谓乃公勇者?                    ⑥乃不食死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②④⑥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淮南王刘长的母亲原为赵王的美人,后因心中充满怨恨而自杀,高祖很后悔,便让吕后抚养他,他才得以长大成人。
B.淮南王依仗与孝文帝关系亲密,日益骄横,不仅擅自杀害了辟阳侯,连薄太后和太子及诸大臣都害怕他。
C.骄横之极的淮南王后来竟参与谋反,孝文帝再也无法袒护他,而他一直到死都不思悔改。
D.袁盎曾提醒孝文帝,一旦淮南王死了,孝文帝将对此负有一定的责任,但孝文帝没有接受,淮南王死后,孝文帝追悔莫及。
四.(23分)
11.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10分)
(1)辟阳侯出见之,即自袖铁椎椎辟阳侯,令从者魏敬刭之。(4分)
(2)吕后王诸吕,欲以危刘氏,辟阳侯弗争,罪三也。(3分)
(3)至雍,雍令发封,以死闻。(3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唐多令  [南宋]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南楼,又名安远楼,在武昌黄鹄山上。当时武昌是南宋和金人交战的前方。
(1)这首词的开头两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3分)
(2)明代李攀龙说:“旧江山,浑是新愁,读之下泪。”请结合全词内容说说你的理解。(5分)
13.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小题任选一题)(5分)
(1)                       ,用心躁也。(《劝学》)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蜀相》)
飞湍瀑流争喧豗,            。(《蜀道难》)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滕王阁序》)
寄蜉蝣于天地,                 ,羡长江于无穷。(《赤壁赋》)
五.(22分)
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宋朝的雨   陈富强
①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
②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堤要幽静得多,甚至稍稍有些冷寂。
③我建议你去苏堤。
④雨在伞顶上、在草叶上、在树梢上、在亭檐上、在湖面上、在一切无遮无拦的去处跳着欢快的舞蹈。伞是丝绸做成的,你为自己撑开一片无雨的天空,而一个遥远的背景,正渐渐向你推近,撑着绸伞的你便和雨帘里淡淡的灯光一起变成这个背景的过客。宋朝正悄悄向你走来。你跨过第一座拱桥,你就走进了宋朝的雨里。
⑤呈现在你眼前的苏堤,犹如一条绿色的飘带,堤桥相接,横卧湖上,南端系住南屏,北端挽起栖霞岭。柳丝舒展婀娜的身姿,翩翩起舞。一堤的翠绿烟似地漫洇开来,细细看去,绿雾似的堤上桃花盛开了,不耐寂寞的是枝头的黄鹂。
⑥你与苏东坡在堤上相遇了。刚刚完成长堤修筑的苏太守,心情正佳,他临风而立,面对烟水淼淼,诗情满溢,一首千古绝唱脱口而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是苏太守为后人留的文化遗产,价值不亚于苏堤春晓。
⑦苏东坡决意整治西湖的念头始于1071年。这一年他第一次来到杭州,官至通判。他在巡视西湖时,看到葑草已淤塞了西湖的十之二三,他虽有心治理,但通判的官位尚无决策权,欲有作为而无作为,苏通判满腔抱负都化作了天才的诗意。倘若苏东坡仕途顺利,而不是屡遭贬谪,一路坎坷,他流芳百世的名篇佳作大约要大打折扣了。
⑧机会终于在时隔8年后降临到苏东坡身上。l089年,苏东坡再次赴任杭州,任知州。到任的次日,苏东坡重游了西湖,面对的西湖湖面已有一半成了葑田,忧虑之情油然而生。回到府上,挥笔写下了“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调疏”的感叹。叹毕,苏东坡组织人力调查踏勘。于次年4月,向当朝皇帝哲宗呈了《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的奏议。在这篇上书中,开篇就说:“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苏东坡预言“水浅葑横,如云翳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
⑨苏东坡在上书中还从养鱼、饮水、灌溉、助航、酿酒等方面列举了西湖不可荒废的五条理由。其中讲到:城中饮水来自湖水,如果西湖都变成葑田,则举城饮水断源,城中运河赖西湖挹住,若湖水不足,必取借钱塘江之水,而江潮多沙,河道淤塞,数年淘河一次,官吏借此欺民,为民大患;杭州产名酒,每年酒税为全国第一,如果西湖浅涸,酿酒必大受影响。苏东坡的这篇奏议,时隔900年,再来分析,依旧充满一位政治家的深谋远虑。我们现在看到的也许只是一条如诗如画的长堤,当年的苏东坡却从民生大计出发,改变了西湖的命运。
⑩挖葑泥筑堤是苏东坡疏浚西湖最精彩的一笔。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  墓志铭》里记载了苏东坡天才的构想。“今欲去葑田,葑田如云,将安所置之?湖南北三十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若取葑田积之湖中为长堤,以通南北,则葑田除而行者便矣。”经过从夏到秋的努力,一条长堤破湖而出,夹道杂植芙蓉、杨柳,中为六桥九亭。这时的长堤尚无名,直到后继知州林希遵循杭人意愿,才将其命名为苏公堤,并为东坡立祠堤上。渐渐地,苏堤成为“堤桥成市,歌舞丛之,走马游船,达旦不息”的湖上繁华之地。周密撰的《武林旧事》为后人记载了当时的情景。“画楫轻舫,旁午如织。至于果蔬、羹酒、关扑、宜男、戏具、闹竿、花篮、画扇、彩旗、糖鱼、粉饵、时花、泥婴等,谓之‘湖中土宜’。又有珠翠冠梳、销金彩段、犀钿、织藤、窑器、玩具等物,无不罗列。”
(11)你在堤上流连。倘若你回头望望,你会发现,随着南宋的到来,苏堤的北端将耸立起一座庄严的庙宇,红墙重檐,松树翠柏掩映一代名将岳飞。你惊喜地看到,一个宋朝、一南一北、一文一武与这条长堤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都是人杰,他们的智慧和生命化作绵绵不绝的雨丝,滋润着堤上的绿树红花。
(12)你撑开的是一把丝绸做的雨伞。以丝绸命名的道路曾经横贯东西,而现在,令你乐此不疲的是,走在伞下回想从前,雨在你的头上喧哗,陪伴着你走近苏东坡的雕像。先生沐雨而立,一站就是千年。
14.为什么说“挖葑泥筑堤是苏东坡疏浚西湖最精彩的一笔”?  (6分)
15.第⑥段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法?它们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6.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
(1)倘若苏东坡仕途顺利,而不是屡遭贬谪,一路坎坷,他流芳百世的名篇佳作大约要大打折扣了。
(2)先生沐雨而立,一站就是千年。
17.文章结尾处写到岳庙、岳飞,有什么用意?  (4分)
六.语言表达及运用(15分)
18.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6分)
(1)简要说明漫画,并揭示寓意。(4分)
(2)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注意:不能以“无题”、“高产奖”为题。(2分
19. 仿照下列句式,以“理想/幻想”或“光荣/虚荣”为话题写一组句子,字数大体相同。(5分)
例:魅力/权力
魅力是一种软力量,权力是一种硬力量。魅力像和煦的春风,让人心旷神怡;权力像陡峭的冰山,让人心生敬畏。
20.下面这句话有歧义,请分别加一个词语,明确其两种含意。(4分)
是谁创造了历史?这是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
(1)
(2)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鸟,它能够飞行几万公里,飞越太平洋,而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在飞行中,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到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就站在树枝上睡觉。谁能想到,小鸟成功地飞越了太平洋,靠的却仅是一小截的树枝。
试想,如果小鸟衔的不是树枝,而是把鸟窝和食物等所有的用品,一股脑儿全带在身上,那小鸟还飞的起来么?
根据上述材料作文,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做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共4小题,每小题3分,计12分)
1.C(A亲qìng家B撩 liāo帘子D果脯fǔ)
2.D(A缉私  B肄业  C协奏曲)
3.B (A项,“判若两人”应指同一个人。C“神不知鬼不觉”比喻做事隐密,不为人知。在语言运用上的胡乱模仿不可能神不鬼不觉。应改为“随心所欲”:心里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D言不由衷:指说的不是真心话。应该用“有口无心”。)
4.  A( B“被”字多余。C项,“给予了颇高评价”一句残缺主语;D越来越多与中心词“引起”不搭配)
二、(共3小题,每小题3分,计9分)
5.B(“关注大众的审美品位”错误,无中生有。)
6.D (这是如何建立“学术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问题,不是原因。)
7.C(“流行的文艺作品是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的”太过绝对,原文指“越写越粗糙,流于表面的热闹和肤浅”文艺作品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三、(共3小题,每小题3分,计9分)
8.A (舍:安排住处)
9.B (①表现淮南王的成长经历;⑤表现淮南王死前的后悔自责;⑥交代淮南王死因。)10.C (淮南王最后也有悔意,注意理解“吾以骄故不闻吾过至此”。)
四.(23分)
11.①辟阳侯出来见他,(他)便取出藏在袖中的铁椎捶击辟阳侯,又命随从魏敬杀死了他。(补出主语、“袖”“椎”“刭”每点1分,共4分。“刭”译为“用刀割了他的脖子”亦可。)
②吕后封吕家亲戚为王,意欲来危害刘氏天下,辟阳侯不挺身抗争,这是第三桩罪。(“王”、 “危”、判断句各1分,共3分)
③(囚车)行至雍县,雍县县令打开封门,把刘长的死讯上报天子。(“发”“闻”各一分,语意通顺1分,共3分)
12.(1)交代重游故地时的环境,渲染萧瑟凄清(萧瑟清寒)的气氛,定下全文的情感基调(或者答“统摄全诗”)。(3分,每点一分)
(2)第一,这句中“旧”、“新”对照,突出江山依旧而人事多变,愁恨连绵的思想感情。(2分)第二,这里的“新愁”既指故地重游而故人不在和自己也不似当年的伤感,又指对抗金战事胜负难定的担忧。个人之愁,家国之愁注之笔端,“语少情多,思致哀婉”。(3分)
13. (1)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砯崖转石万壑雷  (2)弊在赂秦  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五.(22分)
14.(6分) (1)解决了养鱼、饮水、灌溉、助航、酿酒等方面的问题或从民生大计出发,改变了西湖的命运;(2)沟通了南北,方便了行人;(3)使苏堤后世繁华而美丽,为西湖美景增色。  (各2分)
15.(6分)想象,引用,对比。“你与苏东坡在堤上相遇了……一首千古绝唱脱口而出”是想象,它拓展了文章的内容,将读者带入了文章所设的境地中,激发了读者的兴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是引用,它有丰富内容、增强文采的作用。“它的价值不亚于苏堤春晓”是对比,突出了苏轼诗歌的非凡价值。(每种手法1分,简析1分)
16.(1)“文章憎命达”,一帆风顺的人难以写出名传千古的文章(1分)苏轼坎坷的遭遇为他的创作积累了素材,积聚了情感。或坎坷的遭遇反而成就了传世佳作(2分)
(2)表层意思是说苏轼的雕像已经沐浴了将近千年的风风雨雨(1分)而深层意思则是说苏轼治理西湖的历史功绩和以民为本的精神品质永垂不朽。(2分)
17.(1)岳庙与苏堤相映衬,作者借民族英雄岳飞来烘托苏轼; (2)在作者看来,两人一文一武,同样伟大,一个用武力保卫国家,一个用智慧治理山水,两个人都是民族精英,都给后世留下宝贵的财富。(每点2分)
六.语言表达及运用(15分)
18.参考答案示例:
(1)画面上有两只母鸡,左边这只神气活现,产蛋不多却善于投机取巧,夸大“成绩”;右边那只实际产蛋远胜左边这只,然而前者却获得了“高产奖”。作者借此讽喻了社会上存在的实干家不如投机取巧者的极不公平的现象。(漫画解说2分,漫画寓意概括3分,意思正确即可得分)
(2)《“巧”干》《“实”干与“巧”干》《“实”干不如“巧”干》《如此巧干》等
19.示例:理想是合理的设想,幻想是空洞的梦想。理想像海上的灯塔,让人明确方向;幻想像空中的楼阁,让人沉醉迷失。
20.(1)在“历史学家”后加“彼此”或“之间”“相互”“一起”
(2)在“历史学家”后加“都”或“各自”
21.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附】参考译文:
淮南厉王刘长,是汉高祖的小儿子。他母亲是过去赵王张敖的妃嫔。高祖八年(前199),高皇帝从东垣县经过赵国,赵王把厉王的母亲献给他。她受到皇上宠幸,怀下身孕。从此赵王张敖不敢让她住在宫内,为她另建外宫居住。次年赵相贯高等人在柏人县谋弑高祖的事情被朝廷发觉,赵王也一并被捕获罪,他的母亲、兄弟和妃嫔悉遭拘捕,囚入河内郡官府。厉王母亲也被抓,她在囚禁中对狱吏说:“我受到皇上宠幸,已有身孕。”狱吏如实禀报,皇上正因赵王的事气恼,没有理会厉王母亲的申诉。厉王母亲的弟弟赵兼拜托辟阳侯审食其(yì jī)告知吕后,吕后妒嫉,不肯向皇上进言求情,辟阳侯便不再尽力相劝。厉王母亲生下厉王后,心中怨恨而自杀。狱吏抱着厉王送到皇上面前,皇上后悔莫及,下令吕后收养他,并在真定县安葬了厉王的母亲。
高祖十一年(前196)七月,淮南王黥(qíng)布谋反,皇上遂立儿子刘长为淮南王,让他掌管昔日黥布领属的四郡封地。皇上亲自率军出征,剿灭了黥布,于是厉王即淮南王位。
厉王自幼丧母,一直依附吕后长大,因此孝惠帝和吕后当政时期他有幸免遭政治祸患。但是,他心中一直怨恨辟阳侯而不敢发作。
至孝文帝即位,淮南王自视与皇上关系最亲,骄横不逊,一再违法乱纪。皇上念及手足亲情,时常宽容赦免他的过失。
孝文帝三年(前177),淮南王自封国入朝,态度甚为傲慢。他跟随皇上到御苑打猎,和皇上同乘一辆车驾,还常常称呼皇上为“大哥”。厉王有才智和勇力,能奋力举起重鼎,于是前往辟阳侯府上求见。辟阳侯出来见他,他便取出藏在袖中的铁椎捶击辟阳侯,又命随从魏敬杀死了他。事后厉王驰马奔至宫中,向皇上袒身谢罪道:我母亲本不该因赵国谋反事获罪,那时辟阳侯若肯竭力相救就能得到吕后的帮助,但他不力争,这是第一桩罪;赵王如意母子无罪,吕后蓄意杀害他们,而辟阳侯不尽力劝阻,这是第二桩罪;吕后封吕家亲戚为王,意欲危夺刘氏天下,辟阳侯不挺身抗争,这是第三桩罪。我为天下人杀死危害社稷的奸臣辟阳侯,为母亲报了仇,特来朝中跪伏请罪。”皇上哀悯厉王的心愿,出于手足亲情,不予治罪,赦免了他。这一时期,薄太后和太子以及列位大臣都惧怕厉王,因此厉王返国后越发骄纵肆志,不依朝廷法令行事,出入宫中皆号令警戒清道,还称自己发布的命令为“制”,另搞一套文法,一切模仿天子的声威。
孝文帝六年(前174),厉王让男子但等七十人和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商议,策划用四十辆大货车在谷口县谋反起事,并派出使者前往闽越、匈奴各处联络。朝廷发觉此事,治罪谋反者,派使臣召淮南王入京,他来到长安。
朝廷尽杀刘长的同谋者,于是命淮南王启程,一路用辎车囚载,令沿途各县递解入蜀。当时袁盎劝谏皇上说:“皇上一向骄宠淮南王,不为他安排严正的太傅和国相去劝导,才使他落到如此境地。再说淮南王性情刚烈,现在粗暴地摧折他,臣很担忧他会突然在途中身染风寒患病而死。陛下若落得杀弟的恶名如何是好!”皇上说:“我只是让他尝尝苦头罢了,就会让他回来的。”沿途各县送押淮南王的人都不敢打开囚车的封门,于是淮南王对仆人说:“谁说你老子我是勇猛的人?我哪里还能勇猛!我因为骄纵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终于陷入这种困境。人生在世,怎能忍受如此郁闷!”于是绝食身亡。囚车行至雍县,县令打开封门,把刘长的死讯上报天子。皇上哭得很伤心,对袁盎说:“我不听你的劝告,终至淮南王身死。”袁盎说:“事已无可奈何,望陛下好自宽解。”皇上说:“怎么办好呢?”袁盎回答:“只要斩丞相、御史来向天下人谢罪就行了。”于是皇上命令丞相、御史收捕拷问各县押送淮南王而不予开封进食者,(把他们)一律弃市问斩。然后按照列侯的礼仪在雍县安葬了淮南王,并安置三十户人家守冢祭祀。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新高考全国I卷)
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2年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河北省邯郸市2022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年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届河北省秦皇岛市、保定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唐山市2022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保定市2022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保定市七校2022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衡水市2022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河北省邯郸市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届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河北省邯郸市十校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河北省衡水市2022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河北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河北省五校2022届高三(下)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二)
河北省唐山市2022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沧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武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语文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2022届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语文试卷
河北省2022届上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语文试卷
河北省2022届上学期高三年级三调考试语文试卷
河北省邯郸市2022届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邯郸市2022届高三上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
河北省唐山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2022届高三10月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2021-2022学年高三第二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邯郸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2021-2022学年高三9月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2022届高三摸底演练语文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2021届高考模拟语文调研卷(一)
河北省2022届高三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邯郸市2022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2021届河北省沧州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沧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