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综合教案 >>
人教版职高必修一第三单元·时空之谜复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10-16


《第三单元·时空之谜》复习  
翁小兵 林颜仙 朱 伟  
一、导入  
  
在前几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三单元的课文,同学也在课外学习了《人和宇宙》、《时间怎样地行走》。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第一单元。  
  
二、单元提示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文体多样,有科普说明文,有议论文,有访谈,有散文,有电视片解说词;内容丰富,见解独到。  
  
本单元主要围绕时间和空间之谜来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和感受。《时间和空间旅行》,你可以了解大量的现代科技信息,感受星级旅行的现实性、可能性和艰巨性;《今》,你会感受到作者思路的清晰,论证的严谨,你还会深刻的认识到“今”是最宝贵的,也是最易丧失的,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善用“今”。  
  
三、课文回顾  
  
《时间和空间旅行》  
  
(一)筛选主要信息  
  
1、时间旅行:  
  
本文指星际和星系之间的旅行。  
  
2、空间旅行:  
  
指人离开现在而置身于未来或过去。  
  
3、时间膨胀:  
  
运动物体接近光速时,对随光一起旅行的任何物体和人员来说,时间慢了下来,化学反应和生物过程也减慢了,这种现象叫时间膨胀。  
  
4、时间膨胀发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时间膨胀现象发生的主要条件是运动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  
  
(二)本文小结  
  
本文的主要信息包括空间旅行和时间旅行的概念,以及时间膨胀概念等。次要信息及相关信息进行空间旅行的方式、方法,对于提高速度的多种设想,时间膨胀的意义,看到过去事物的设想等。运用的方法包括:抓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捕捉主要信息和相关信息,透过表层信息挖掘隐含信息等。  
  
(三)课堂练习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星际糟糕时间膨胀B、安葬障碍星光闪烁  
  
C、螺旋兴衰反射形象D、苍桑眩目令人废解  
  
2、以下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时间膨胀不仅为探索人类能力所不能及的宇宙提供了方法,而且它也是一种时间旅行。  
  
B、时间膨胀为探索人类能力所不能及的宇宙提供了方法,它是一种时间旅行。  
  
C、时间膨胀不仅为探索人类能力所不能及的宇宙提供了方法,它也是一种时间旅行。  
  
D、时间膨胀为探索人类能力所不有及的宇宙提供了方法,它也是一种时间旅行。  
  
3、根据语境,填在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类在时间膨胀中生活,(  ),实际上能够到遥远的恒星和其他星系中旅行。最主要的障碍是我们无法达的光速。  
  
A、暂时停止生命B、生命好像暂时停止了  
  
C、好像暂时停止了生命D、暂时好像停止了生命  
  
4、对“我们所见到的一切都是过去的。我们生活在过去”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是虚幻的,人生也是虚幻的毫无意义的  
  
B、光速旅行也需要时间  
  
C、即使太阳爆炸,在8分钟内它仍在空中闪耀,我们仍受其重力影响  
  
D、这只是一种假定。  
  
答案:DCBB  
  
《今》  
  
(一)作家作品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革命活动家,学者曾经留学日本,新青年杂志编辑,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今》发表于1918年4月15日《新青年》第四卷第4号。  
  
(二)重点词语  
  
大化:大自然的变化  
  
风驰电掣(chè):像风的急驰、电的急闪一样。形容非常迅速,急闪而过。驰,奔跑。掣,闪过。  
  
宿孽(niè):病根。  
  
蕲(qí)向:希望、向往  
  
(三)课文导析  
  
文体:议论文。  
  
中心论点:“今”是最可宝贵的  
  
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  
  
世间最易丧失的也是“今”  
  
今,即“现在”,文中指“时间”。  
  
(四)重点与难点  
  
(1)作者从哪三方面的论证材料来论证中心论点?  
  
哲人耶曼孙的话(正面论证)  
  
客观世界的发展和时间的流转  
  
过去、现在、未来三者的关系  
  
(2)先用一个因果句说明时代思潮是一个一个紧紧相联的,再用投一石子于时代潮流里面激起波澜打比方,用《离骚》、林肯两个例子,生动形象地说明“现在”、“过去”、“未来”密切联系着。最后归结“过去”、“现在”、“未来”三者之间的关系。  
  
屈原的《离骚》能超越时空永远使人感泣  
  
林肯为反对奴隶制而遭暗杀的事跨越时空启示后人  
  
作用:这两个典型实例有力地证明历史不可割断的道理和时间的现今意义。  
  
(3)作者批判了两种错误思想  
  
厌“今”思想—不满现状,希望复古、不满现实,希望将来,其结果是不能助益进化很足阻滞进化  
  
乐“今”思想—无志趣无意识,满足现在,安乐优游,不思进取,其结果是阻滞进化潮流  
  
(4)重要句子理解:  
  
①“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以成其无始无终的大实在。”  
  
这句话形象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对人类社会来说,时间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人类社会的“现在”是从“过去”发展来的,“现在”又影响着“未来”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未来”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②作者从“过去未来皆是现在”这一角度进一步阐述了时间最可宝贵的道理,是全文的重点。思路清晰。开头作者提出自己赞同的观点,中间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既有理论的阐述,又用比喻论证、事例论证等生动形象的说理,论证深刻有力。最后两句归结照应全文的中心论点。  
  
(五)小结  
  
李大钊同志写的这篇文章,论点鲜明,并从不同角度论证观点,论证思路清晰,说理严密,处处流露出哲人般的深邃思考,引导我们领悟时间最可宝贵的道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确实做到了“以理服人”。  
  
(六)课堂练习  
  
有的哲学家说,时间但有“过去”与“未来”,并无“现在”。有的又说,“过去”“未来”皆是“现在”。我以为“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话倒有些道理。因为“现在”就是所有“过去”流入的世界,换句话说,所有“过去”都埋没于“现在”的里边。故一时代的思潮,不是单纯在这个时代所能凭空成立的,不晓得有几多“过去”时代的思潮,差不多可以说是由所有“过去”时代的思潮,一凑合而成的。  
  
吾人投一石子于时代潮流里面,所激起的波澜声响,都向①永远流动传播,不能消灭。屈原的《离骚》,②永远使人人感泣。打击林肯头颅的枪声,呼应于永远的时间与空间。一时代的变动,绝不消失,仍遗留于次一时代,这样传演,至于无穷,在世界中有一贯相联的永远性。昨日的事件,与今日的事件,合构成数个复杂事件。此数个复杂事件,与明日的数个复杂事件,更合构成数个复杂事件。势力结合势力,问题牵起问题。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的中间,全仗有“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以成其无始无终的大实在。一掣现在的铃,无限的过去未来皆遥相呼应。这就是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道理,这就是“今”最可宝贵的道理。  
  
1、归纳本段所论述的主要内容。  
  
  
  
2、辨析文中两个加点的“永远”有何不同?  
  
①永远  
  
②永远  
  
3、请你在下面括号里填上相应内容,展示本段文字的论证思路。  
  
(  )────(  )────(  )  
  
4、分析本段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5、结合自身感受,谈谈你对“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理解。  
  
  
  
6、拓展,比较阅读《今日歌》《明日歌》和《昨日歌》,你有何启发?请写一篇心得体会。  
  
明日歌  
  
钱鹤滩(清)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昨日歌  
  
佚名  
  
昨日兮昨日,  
  
昨日何其好!  
  
昨日过去了,  
  
今日徒懊恼。  
  
世人但知悔昨日,  
  
不觉今日又过了。  
  
水去汩汩流,  
  
花落日日少。  
  
万事立业在今日,  
  
莫待明朝悔今朝  
  
参考答案:  
  
1、本段文字从过去、现在、未来三者的关系来论证“今”最可宝贵的道理。  
  
2、①永远:做名词用,指永恒的境界。②永远:副词,表示时间长久,没有终止。  
  
3、提出观点、分析(举例)论证、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4、本段文字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举了屈原的《离骚》和林肯为反对奴隶制度而遭遇暗杀两个典型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今”最可宝贵。  
  
5、略  
  
《宇宙的边疆》  
  
(一)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  
  
(二)本文的说明顺序  
  
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  
  
宇宙吟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  
  
(三)作者对宇宙有怎样的认识?  
  
宇宙辽阔无垠,神秘莫测。而人类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四)作者对人类有怎样的认识?  
  
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更是微不足道、毫无意义;但是人类又是勇敢、光荣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进发出宇宙般的伟大。  
  
(五)课文中有大段的议论和抒情,是否干扰了对宇宙的说明?  
  
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不仅要让观众了解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还要表达人类对宇宙的主观认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这样才能感染观众,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兴趣。所以,议论和抒情不仅没有干扰介绍,反而使介绍更具科学意蕴和人文内涵。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人教版职高必修一第六单元《时尚之苑》解读与设计
人教版职高必修一第五单元《历史之思》复习教案
人教版职高必修一第四单元《文化之旅》复习教案
人教版职高必修一第一单元《自然之景》复习教案
人教职高版第一册第六单元检测题
人教职高版第一册第五单元检测练习题
人教职高版第一册第四单元检测练习题
人教版职高版第一册第三单元检测练习题
人教职高版第一册第二单元检测练习题
人教职高版第一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