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沉寂的雪原》教案1
作者:   上传者:xuxinglu2002  日期:09-09-0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及其主要作品。

2.在阅读中,能够抓住情节重点,感悟人物形象。

3.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4.在对文章的品味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辉,生命的美好,从而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二、教学重点

1.以合作的方式,抓住情节重点,感悟人物形象。

2.让学生懂得:坚强的生命力,是在任何环境和条件下都必不可少的。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房龙说:“一般来说,我们的辛苦总能换来果实。野蛮人实际上正是我们自己在恶劣环境中的自我体现。”是啊,你能要求一个穿着破衣烂衫,饥肠辘辘而又强健敏捷的人温文尔雅吗?这时,生存的需要将压倒一切,为生存而进行的竞争也将是残酷的。这里,任何高尚的道德、理念都是苍白的、不合时宜的。请看,在茫茫的沉寂的雪原上,正有一群狗和三个人为了生存在抗争着、斗争着。

(二)了解作者,把握基础

1.介绍杰克·伦敦(先由学生介绍,教师补充或归纳)。

2.根据课前预习,巩固基础。

踉踉跄跄 毛骨悚然 如愿以偿 小憩 涎水 讥诮

销声匿迹 优胜劣汰 不省人事 羁绊 麋鹿 篝火 

浮想联翩 大相径庭 梦呓    扳机    龇咧   蹒跚

(设计说明:这篇文章的字词量比较大,在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课堂要进一步巩固加强,可由学生课前准备小考条,课上互考相评。)

(三)理顺情节,提炼精华

1.概述故事,显现精彩情节。

    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内分工,每人讲一部分,以做到各有特色,精彩纷呈,要求突出重点。

2.在概述的基础上,用40个字总结。

身处困境 危机四伏 撞翻雪橇 危在旦夕 突发意外

梅森垂死 人狗之战 优胜劣汰 挑战死亡 战胜悲痛

    设计说明:本设计的优势在于既调动学生个人的参与意识,又能发挥他们的团体力量,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团结协作精神。

(四)研读课文,分析感悟

1.猜测文中人物在干什么?“雪原”指什么地方?你对此了解多少?

    故事发生在广袤的阿拉斯加荒原,天寒地冻,食物短缺,为了实现发财梦,淘金者和一群狗在荒原里跋涉着,此时“人如一具幽灵”,“生命仿佛如一缕尘埃,无足轻重”。为了生存,他们进行着惨烈抗争,与严酷的自然抗争,与凶残的同类抗争。

2.文中的人物所面临的困难是什么?面对困难,这几个人和一群狗的表现怎样?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1)面临的困难:梅森、鲁斯、基德三个人在荒无人烟的雪原上跋涉,食物不足,初步显现了人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冲突。

(2)三个人:一方面 ,面对严酷的生存环境,人在保存个体生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照顾群体(妻子、朋友),甚至照顾对自己有用的狗(用牙咬狗爪子上的冰)。

    另一方面,人不仅仅是求眼前的生存,而且有长远的目标和追求。小说中梅森对于“热气腾腾的玉米饼”和对“大世界”的憧憬,是小说严峻险恶总体基调中的一次放松调整,令读者也获得了一时的轻松。

(3)一群狗:面对生存危机,狗作为人的朋友和伙伴,已慢慢退去了它的忠诚,取而代之的是“眼巴巴看着人进餐”,“它们变得很凶了”。甚至是自相残杀,吞吃同类,乃至“打破了主人铁的禁令,蜂拥而上去抢吃干粮”。

(4)启示:在小说描写的雪原中,人和狗都是绝境中求生,狗是出于本能的残酷,人是为了求得更好的生活不得不变得残酷。越是在困境、绝境中,越能显示出人性的美好:不仅尽可能照顾同类,而且尽可能同情异类——狗。

    设计说明:这个问题力求做到让学生从整体把握,细处捕捉,找出差别,发现本质。在谈启示时,不必求同求全,能谈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五)课堂小结

    沉浸在这冷峻的文字中,耳旁响着呼呼的风,慢慢地走回现实,会觉得斗志在升腾,血液在升腾,遥望天边那抹微光,侧耳倾听杰克·伦敦的声音如天籁传来,他能使人的微笑变得执著、热情和无畏……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曾听过这样一个问题:爱斯基摩人在行进过程中,如果遇到有孕妇临产的情况会怎么办?答案有三种,选取其一,一是,整个队伍停止下来待孕妇生产之后,继续前进;二是,留下几个妇女与她为伴,照顾她,然后再一起追赶大队伍;三是,大队伍继续前进,不停留,只把这个妇女独自留下,并给她些许食物。问: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个呢?(答案是三)

    答案是残酷的,但残酷的背后是顽强,是自然赋予人类的不屈不挠的抗争力。

(二)重点研读,分析感悟

    小说的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尤其短篇小说更是以它简洁、紧凑的情节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使读者“窥一斑略知全豹”。那么,这篇文章中,你认为最具表现力、最能感染你的情节是什么?

1.梅森遇险,生命垂危

(1)偶然的突发事件,是人与自然抗争过程中的必然。在与自然的奋斗过程中,人一方面力求战胜它、征服它、甚至超越它,以显示人力的伟大;另一方面,又显示了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所以一定的付出与牺牲是必然的,这种痛苦是人们必须承受的,也是能够承受的。

(2)生命的悲剧中,闪烁着人性的光芒。

    梅森重伤,三个人似乎都看到了上帝在微笑。面对死亡,作者没有大加渲染,还是那样冷静地讲述。但冷静平实的行文中,奏出了坚强生命意志的悲歌。梅森在弥留之际,毫无慌张恐惧,平静地安排妻子的生活,而且不让朋友和妻子做无意义的等待。基德和鲁斯面对这种情况,冷静地处理,充分显示了人物坚韧的性格。在荒凉、寒冷的雪原上,人性的光辉如星辰、如火种,闪耀着、温暖着,带给读者的是无声的强大的心灵震撼。

2.梅森之死

(1)战胜悲痛,挑战死亡。

    基德和鲁斯面对“三条有望生存的生命对于一个必死无疑的人”的选择,稍有踌躇,但还是决定丢下梅森前行。这不是冷酷,在那特殊的环境中,这恰是战胜悲痛的一种坚强,荒原上“响起了短促的枪声,于是梅森死在悬空的坟墓中”,这极具震撼力的结束,就像那“一响鞭”一样,永远刻在读者的脑海中,回荡、回荡……

(2)可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讨论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这个结尾好不好,如果不好,你设置一个结尾;二是作者如此结尾的好处是什么?

    设计说明:这个问题灵活性大,发挥空间大,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认知能力,并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充分融入课堂环境和文章阅读感受中。教师在此过程要适当提示、启迪、引导。

(三)延伸拓展

    1.困难是一所大学,是前进中的动力。越是处在困境,越能显示人力的伟大,意志的坚韧。什么样的挫折都能顶住,这才是生活的强者。在你读过的文学作品中,在你熟知的故事中,具有这些精神的人物都有哪些?举例说明。

    2.杰克·伦敦的作品大都充满浪漫色彩和英雄气概,描写淘金、冒险、狩猎者在严酷的环境中同大自然顽强搏斗,唱出了一曲人类坚强意志、蓬勃生命力的热情赞歌。基德和鲁斯最终冲出了雪原,谱写了生命的最强音,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你想到了什么?

(1)基德和鲁斯最终克服困难,返回“大世界”的温暖生活之中,对此,我们满怀着崇敬。崇敬他们的勇敢、无畏、乐观、坚强。

(2)人不能永远处于温暖舒适之中,如果没有了严峻的考验和殊死拼搏,人的意志也就会衰退、萎缩、消靡。而坚强的生命力,是人在任何环境和条件下都必不可少的。

(四)总结

    生存是人类的本能,生活也是内在自然的愿望。我们受苦、受累、奋斗、挣扎,我们也享有诗歌、朝阳、自然和亲情。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我们每个人都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登着,为生活也为生存。人生有很多事情,转折往往就在最后那一步坚持之中。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沉寂的雪原》说课稿
《沉寂的雪原》赏析
《沉寂的雪原》读后感
《沉寂的雪原》导学案
《沉寂的雪原》ppt课件3
《沉寂的雪原》ppt课件2
《沉寂的雪原》教案4
杰克·伦敦《沉寂的雪原》原文全文阅读
《沉寂的雪原》表格式教案3
《沉寂的雪原》ppt课件1
《沉寂的雪原》教学参考
《沉寂的雪原》教案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