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梦和泪》教学设计3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8-11



 【教学目标】 
1.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冰心“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的伟大人格。 
2.能领会课文详略得当、点面结合的取材、剪裁特色。 
3.能了解课文设疑与释疑、比较与衬托、记叙与议论想结合的写作特色,理解这样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冰心的伟大人格。 
    2.文章选材、构思的特色。 
【教学难点】将对人物精神和品格的理解。 
【教学方法】1.自主探究法。   2.诵读法    3.练习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学生通读全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探究冰心的形象特征及文章的中心;初步领会文章在选材、剪裁上的特色。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每个人都会做梦,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梦的内容和意义却大不相同。有这么一位喜欢做美梦的老人,她曾经在世界上整整走过一个世纪,她个世界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爱”。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人的精神世界,去感受以下她的伟大人格和魅力。 
二、打开课本到P13,先看“阅读提示”,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本文的基本程序。 
三、初读课文。 
注意:阅读的方法可以自由选择,比如默读、小声诵读等。 
要求:读后能基本了解文章的内容,看看文中的冰心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四、讨论交流: 
1.从文中可以看出,冰心老人是怎样一个人?她有哪些品格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答: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代表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从文中所写的材料看,冰心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她爱做美梦,因为她“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她是一位充满真、善、美理想的老人;二是她又曾经声泪俱下地豪恸过,因为她“有深仇有大恨”也“有大情”,她是一位时刻不忘民族屈辱,有着强烈爱憎情怀的爱国老人。 
冰心身上那种真诚、善良和充满爱心,她那种敢爱敢恨的爱国情怀都是令人敬佩的。 
(学生回答时,要求结合文中具体的内容事例等来分析) 
2.课后“思考和练习”第四题,借此把握课文的主题思想。(见书) 
五、再读课文,分析研究文章在选材、组材方面的特色,完成“思考和练习”第一题: 
本文叙述事件的顺序和事件发生时间顺序不完全一致。试按时间顺序把文中讲述的事件梳理出来,然后比较一下,说说本文采用这样的叙述顺寻有什么表达效果。 
事件 事件发生的 
时间顺序 本文的 
叙述顺序 这样写的作用 
冰心的哭 

冰心的梦 后 

先 先 

后 以梦和泪为线索贯穿全文,打破叙述的时空限制和一般的叙述顺序,突出表现冰心的“赤子之心”,集中展示冰心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伟大人格和人生追求,从而使文章成为众多描写冰心的文中中与众不同的一篇。 
六、小结:本文选取独特的视角和材料,以“梦”作为文章的经纬,以“泪”为焦点,作为人物形象传神的写照,着眼点小,而立意却非常深刻,主题非常鲜明。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继续探讨文章构思和写法上的特色,完成本课相关练习。 
【教学步骤】 
一、学生再读课文,选择以下问题中的一两个深入思考: 
1.作者选取了那些材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这些材料那些是作者的亲历和见闻,哪些是作者转述冰心所讲的内容? 
(答案略) 
2.文章细致地描写了冰心的哭,这对表现文章的中心有什么作用? 
答:冰心的哭是一种真正的大哭,一种“毫不掩饰”的“声泪俱下”的“号啕大哭”,其声势“荡气回肠”,“像火山爆发”,感情流露是“最真挚的”。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一向微笑的老人如此“豪恸大悲”呢?“为了可爱的朋友,为了多难的祖国,为了民族遭遇的屈辱和劫祸”,这种感情是“最博大、最无私”的,它是诗,“字字都厉害,铿锵有声”。总之,写泪是为了更深刻地表现主题。 
3.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叙述冰心的父亲和母亲,这与写冰心有什么关系? 
答:冰心的泪不是偶然的,她的爱国情愫、赤子之心是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于是,作者回过头去叙述关于冰心父母的故事。福州主街上的“白榜”,母亲怀揣的“大烟”,大连水域的炮火,烈士死难的故事,中国士兵不屈的精神,时时牵动着冰心的心,直到95岁高龄,“她梦寐以求的头等大事就是记下少年时父辈们多次讲述的那段可歌可泣的血泪史”,“正是它们不止一次地引得老人号啕大哭”。这就是冰心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民族的灵魂,冰心之泪的思想基础。 
4.文中写冰心“爱做美梦,很美很精”,这与冰心的泪有什么关系? 
答:仅仅是写泪,冰心的形象是不全面的,文章的妙处在于将此时的冰心和她的一生巧妙地联系起来,给读者以一个完整的形象。于是,作者写冰心的梦。“她爱做美梦,很美很精”,清晨写作,“思绪仿佛由梦境中直接流淌出来”,记下欢乐与痛苦,记下亲情与离别,记下成功与失落,她用梦的经纬,“织出了一个璀璨多彩的美丽黄昏,为永不止息的生命做了一个高大的天幕”,这就是她那“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永远充满朝气”的赤子之心的伟大创作,这就是她爱国情愫的具体写照。至此,冰心的梦和泪融合在了一起,冰心个人的情感与祖国的命运也紧紧地联在了一起。文章以点带面,详略结合,将深刻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5.文章中有好几处都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法,找出有关的句子或段落,说说有什么表达效果。 
为了写好“梦和泪”,文章进行了多层次的对比、烘托和渲染。一面写冰心的放声大哭,一面则强调冰心她“并不有泪轻弹”,在丈夫吴文藻先生病逝时,“她把泪藏在心里”,写成“一篇纪念长文,文字却非常活泼”;一面写冰心的泪,一面则写冰心很美很精的梦;一面要写一部大作品,一面则说写短文是冰心“近年的一种文学主张”;一面写他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可贵的执着精神,一面又写她对艺术的可贵的执着精神。在不同层次的对比、烘托和渲染中,冰心的“梦和泪”得到了升华。 
6.文中有不少议论或抒情的句子,用笔在课文中画出来,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作用。 
(参看“思考和练习第三题)总之,这些文字是在大量叙述的基础上的直抒胸臆,既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又能深深打动读者,有力地表达出对冰心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的赞美和景仰之情。 
二、讨论上述问题,重点落实: 
1.文章的中心和材料。(答案见上) 
2.文章的构思、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主要答案和分析见上面各题),补充“语言特色“: 
本文的语言质朴而又真挚,凝练而又形象,晓畅而又含蓄,作者或叙述,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时而娓娓而谈,时而慷慨激昂,时而节奏明朗,时而深沉隽永,值得细细品味。 
三、巩固性练习 
完成《学习指导用书》上本课的作业。 
四、课外阅读推荐: 
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儿童文学作品集《小橘灯》,课文中提到的冰心作品《病榻呓语》《我梦中的小翠鸟》《我的家在哪里》等。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梦和泪》ppt课件4
《梦和泪》ppt课件3
《梦和泪》教案4
舒乙《梦和泪》原文阅读
《梦和泪》教案2
《梦和泪》教案1
《梦和泪》ppt课件2
《梦和泪》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