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中考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 >>
陕西省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专项分析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7-19


陕西省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专项分析
 
杨凌区西大寨中学  张联京
 
一、对试题的分析与评价            
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这两部分符合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知识点覆盖及内容结构合理, 仍然是从实词、虚词、语句翻译和文段理解方面考查学生的,突出整体把握,但在实词的考查上改变了去年的选择为今年的释义,难度略有增加;不过在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上,由语言表述的形式改为选择,难度有所降低。
试题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实践性的特点,考查学生课内文言文阅读能力为出发点,知识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避免死记硬背。题目所考察实词其实在课内教学过程中均已体现和渗透,例如第16题解释加点词语中“居”的解释在课内中已有体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题中的“居”课内的“居”的意思一样,意为“处在、处于”;而多数考生只是表面化、肤浅化。顾名思义,其实在常用成语“居安思危”、“居高临下”仍保留此意,考生的作答教条化严重,知识迁移能力差。
还有“谓”字,在《隆中对》中:“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谓”的意思为“说、认为”,该词虽然出自课内,但是真正理解掌握词义的考生甚少,考生的答卷中释义五花八门:“所谓、是、告诉、明白、觉得”等。第18题翻译句子“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大部分考生不注意从整体上把握句意,在句意通顺、明白方面处理不当。关键词“奋”正确意思为“举起、拿起、挥起、抡起”等,“奋”被翻译成“用”语法上虽然可行,但上下文意思衔接不到位,扣一分。“奋”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的成语“奋袖出臂”中“奋”的意思相同。关键词“一”正确意思是“全、整个”,该词也是出自课内,如“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范仲淹《岳阳楼记》),还有“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绝大多数考生把“一”理解成了“一个”,对整个句子的翻译更是各具情态,而且考生翻译的句子也有歧义,比如一个考生把这个句子翻译成“曹沫挥起长剑,一个军队也阻挡不了”。
试题难易程度适中,题型也有梯度,实词解释、句子翻译能够考查出不同学生的各自水平。只要整体把握,理清句意,蕴含的道理毫无难度,在第19题的答案中五花八门,考生答错的人不少,还有人多选、不选。再如第20题,对“乱”字的理解,大多数考生只是从表面上进行描述,认为“乱”是“杂乱、烦乱、嘈杂、凌乱”等,其实,“乱”在课内也出现了,也属于我们应该掌握的古文言实词,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文中的“乱”与题中的“乱”意思相近,文中形象地描绘了林中此起彼伏的人的说话声,题中形象地描绘了林中此起彼伏的鸟叫声,表现黄莺林间飞舞、穿梭的动感,突出春天的生机勃勃、热闹等。可惜的是深入理解的考生较少。
二、对学生答卷情况及中学教学情况的分析与评价
1、学生答卷情况
文言文阅读考生得分平均在8分以上,古诗赏析考生得分平均为2分。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是:不注意文言语段及整首古诗的整体把握。在翻译句子时脱离上下文,意思与文本主旨风马牛不相及,笑话不少。古诗赏析对“乱”的理解不到位,对诗人的思想感情没有弄通、弄懂,属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式的理解。例如,第21题“全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只要弄通诗的主旨就明白正确答案是“愉快的、快乐的心情”,但有不少考生却答成了“寂寞的、孤独的、痛苦的心情”,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答案,是因为由某一句、某一个词语来把握诗人的情感,属于断章取义的错误。所以,考生失分的第一个原因就是不注意从整体上把握题目。
考生失分的第二个原因是对题目要求理解不清,对题目不知道从何作答或者答题角度偏移。例如第20题“乱”字的好处,有一部分考生理解成“使诗句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或者“使整首诗有生机有活力”,令人啼笑皆非,模棱两可。再如第21题,考生把诗人的“心情”有一部分考生把它理解成“豪迈、旷达”,没有准确理解“心情”一词的含义,把心情与心态、态度、胸怀相互混淆,把心情与胸襟、人生态度等混为一谈。
2、对中学文言文及古诗词教学、复习备考的相关建议
(1)注重文言实词的积累,善于归纳总结文言文及诗词方面的相关知识点。
(2)加大对课内文言文及诗词赏析题目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教学中同时重视对文本内容的深层理解。
(3)在学习过程中善于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进行知识迁移,真正达到“得发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4)平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良好习惯,准确规范书写,通顺明白表达,夯实语文基本功。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年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初中文言文阅读整合(按内容分类)ppt课件
2022年北京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济南市2022年中考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2022届北京市各区中考一模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21年中考“课内+课外”比较阅读67卷
初中文言文翻译技巧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40题)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况钟传、夏日学书说、庄周家贫)
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多义词
初中文言文翻译的十个方法
2022年青岛市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2022年中考语文23篇文言文重点句子整理
2018各地中考试题精选78套——文言文阅读
2021年上海市中考二模文言文汇编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二)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一)
2021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21年中考文言文专项练习
常考文言实词分类汇总
中考文言文断句类解题指导学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七种题型答题技巧
初中课外文言文分类及人物品质概括
初中文言实词填空练习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课内文言文阅读(21套)
2021年山东省中考语文一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年初三语文中考古文26篇重点复习讲义
2021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考试范围:古诗文背写篇目(部编版)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人物形象(一)
2021届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汇编:文言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之传统美德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分类阅读训练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
中考课外文言文之治国谋略篇
中考复习:文言文实词的方法及实词总结一览表
七—九年级古今异义字表
七—九年级常见通假字表
中考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整理ppt课件(79页)
中考复习:文言文断句pptx课件(38页)
2021年上海市各区初三语文一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初三文言文常用虚词简表
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初中文言文笔记必记
齐之国氏大富阅读试卷讲评ppt课件
历年北京中考文言文汇编(2005-2020年)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