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职高中专试卷 >>
四川省福源灏职中2008年职高高考模拟语文试卷
作者:   上传者:%u4f1a%u5458%u6ce8  日期:09-02-09


四川省福源灏职中2008年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卷 
(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150分钟完卷)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睚眦必报(yá zī)   翌日(yì)      眷恋(juàn)     杳然(yǎo) 
B.濒临绝境(bīn)      通衢(qú)      扁舟(piān)     星宿(sù) 
C.窈窕(yǎo tiǎo)   倭寇(ǎi)      范畴(choú)     旮旯(gē lá) 
D.邯郸(hán  dān)   虫豸(zhì)     广袤(mào)      贻误(yí)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别出心裁    南辕北辙     大相径庭    断章取意 
B、文过饰非    旁征博引      翻云覆雨   振聋发聩 
C、入不敷出    缘木求鱼      开源节流    焕然一新 
D、恬不知耻    一暴十寒      不容置疑    因地制宜 
3、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郭昶主演的电视剧《外来媳妇本地郎》曾创下我国电视剧的佳绩,被喻为最具品味的广式系列幽默喜剧。
   B. 中国文化,在“亚洲价值”的架构里,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一个群体文化,而西方文化,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个人文化。
   C.霍英东的成功,不仅仅因为他在商界、政界、体育界经营多年所累积的影响力,更因为他被历史赋予重任,在内地和港澳之间、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穿针引线。
   D.网名称作“江*湖”的匿名艺人用义演方式和朋友一起募捐,帮助筹集医疗费。在他的号召和组织下,就连那些听风就是雨的网络歌手也加入了筹款行列。 

4、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印尼政府在难民营中临时搭建了教室,让无家可归的孩子信在这里上学,一些受灾害影响较小的学校也        了不少学生。 
②任长霞作为一名公安局长,从不       自己的情感,她的泪总是为民而流,情总是为民所动,深得老百姓的爱戴。 
③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清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条例,采取有力措施,从源头上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发生。 
④自己的强大并不能保证获得很大的成功,唯有        群体的力量,才能达到成功的峰顶。A、吸纳    掩盖    防御   依赖   B、接纳     掩饰    防止    依靠     
C、接纳    掩盖    防止   依靠   D、吸纳     掩饰    防御    依赖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历经50年风雨,广交会铸就百届辉煌,浓缩了中国外贸发展、经济腾飞和对外开放,已经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
   B.李大为用尽力气把落水群众救起,自己却被洪水卷走,英勇牺牲。2006年8月3日,广东省军区给李大为追记一等功;8月5日,广东省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C.能否从制度设计上保证2007年高考更公平、更公正、更准确地评估考生的学习成绩,更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将直接给首批实施新课程的四省区带来积极的影响。
   D.作为今年唯一一项代表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世界文化遗产评审组织格外青睐开平碉楼,广东世界文化遗产零纪录也将有望打破。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芳香中暗藏危机
在人们的意识中,芳香总是与美联系在一起,正是人类对花香的过于青睐,各种人工合成的芳香剂才应运而生。它们不仅在化妆品中广泛使用,宾馆、商场、饭店、厕所、汽车中也天天喷洒各类芳香剂。 
香气致病,古人早有认识。古代医家认为,香气善于走窜,过浓易耗散正气,可出现头晕等诸多不适,故把此症名为“香晕”。从化学角度看,芳香剂一类的化工产品成分复杂,大多含有挥发性物质,滥用则容易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化学反应。它会对人们的呼吸道、皮肤产生不良作用,对神经系统产生的副作用也不可小视,少数还会损害造血系统,刺激小孩呼吸黏膜。更糟糕的是,经常处在芳香剂环境中的孕妇,生下的宝宝会更容易发生拉肚子和耳朵感染等小儿科疾病。 
人工合成的芳香剂和自然花香不同,人工合成的芳香剂能给人带来更大的危害。无论是单纯芳香剂还是效用芳香剂,其危害都是绝对的,但具体的危害应取决于芳香剂的成分和吸入量。液体或气体芳香剂喷出后,都会形成颗粒物弥漫在空气中。这些颗粒物本身就可以进入人的呼吸道,对肺部和眼黏膜产生直接刺激,损害肺功能,引起咳嗽和眼部不适。同时,这些颗粒物又可以作为一种载体,使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附着其上,一同被人吸入体内。此时,它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取决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多少。固体芳香剂虽然不至于形成有害的颗粒物,但它同样含有乙醇、香精等有害物质,因此就会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时候,进入到空气中,被人吸收。 
近年来人工芳香剂造成污染引发的病例时有发生,有的人在喷洒过香水的环境中呆上一段时间,会出现皮肤瘙痒、头晕及咳嗽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突发哮喘。有的人一接触某种香型的芳香剂便会出现瘙痒难忍的皮炎,甚至恶心、呕吐。这些,既与个人的过敏体质有关,更与芳香剂的污染有关。患有过敏性哮喘、皮炎、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尤其应尽量少接触香水或芳香剂。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人们对滥用芳香剂的危害已有警觉,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家庭,处处充满着“芳香”的状况已有所改善。人们开始认识到,经常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对健康是十分有宜的。  (《北京青年报》2005年4月13日,有删改) 
⒏根据文意,下列对“芳香中暗藏危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香气不仅在化妆品中广泛使用,宾馆、商场、饭店、厕所、汽车中也天天喷洒各类芳香剂。 
B、香气可能致病,会对人们的呼吸道、皮肤、神经系统产生不良作用,少数还会损害造血系统,刺激小孩呼吸黏膜。经常处在芳香剂环境中的孕妇,生下的宝宝会更容易发生拉肚子和耳朵感染等小儿科疾病。 
C、芳香中暗藏危机与个人的过敏体质有关,更与芳香剂的污染有关。患有过敏性哮喘、皮炎、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尤其应尽量少接触香水或芳香剂。 
D、经常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是防止芳香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⒐下列对“无论是单纯芳香剂还是效用芳香剂,其危害都是绝对的”一句中,加点的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里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了人造芳香剂对人的危害具有普遍性。 
B、这里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了人造芳香剂的危害非常大。 
C、这里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了所有的芳香都具有危害性。 
D、这里用哲理的语言说明了芳香对所有的生物都有极大的危害。 
⒑下列对“香晕”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对花香的过于青睐,使各种人工合成的芳香剂应运而生,这是造成“香晕”的主要原因。 
B、香气走窜,因过浓易耗散正气所引起的头晕等诸多不适症状。 
C、滥用成分复杂,含有挥发性物质的芳香剂所产生的一些难以预料的化学反应。 
D、香气对人们的呼吸道、皮肤产生的不良作用和对神经系统产后的副作用。 
11、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花香不会对人产生危害,而人工合成的芳香剂则会对人造成危害。 
B、患有过敏性哮喘、皮炎、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绝对不能使用香水或芳香剂。 
C、香气之所以对人体有害,主要是因为它作为一种载体,能使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附着其上。
D、香气包括人工合成芳香剂的香气和花卉的香气两大类。      
三、(共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0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日徐公来           明日:第二天 
B、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土地方圆 
C、臣诚知不如徐公        诚:诚恳 
D、徐公何能及君也        及:比得上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徐公来,孰视之 
B、臣之妻私臣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C、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D、皆以美于徐公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1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结构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15、下列对文中人物形象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全文看,邹忌是一个实事求是,有自知之明,热爱齐国,善于讽谏的国相。 
B、在文中,齐威王是一个广开言路,虚心接受臣民谏言的开明君主。 
C、本文中,妻子赞美邹忌,用语十分肯定,表现出对丈夫的偏爱。 
D、本文中,客赞美邹忌,用语谦和,表现出对邹忌的尊重与敬佩。 
16、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标题中的“讽”,即讽喻,就是用暗示或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说明道理,规劝别人,使别人接受的一种方法。 
B、文章一开始就用抒情的笔调称赞邹忌的身材与相貌,肯定他是一个很美丽的人,这就为后文写他被妻、妾、客赞美埋下了伏笔。 
C、同邹忌以一家之事受蒙蔽相比,齐威王因拥有“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有宫妇私、朝臣畏、庶民求,所以他受蒙蔽必然更深。 
D、文章结尾段,前一句概述了威王纳谏的效果,后一句点出了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深刻意义。 
第二部分(102分) 
四、翻译、默写(共2小题,共10分)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3分,共6分) 
⑴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⑵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出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①有人说,诗的第二句中的“冲”字与第四句中的“缺”字用得很传神,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②这首诗描写了一次边塞战事,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塑造了戍边将士怎样的形象。(4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2                 ,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3)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五、(共3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珍惜牵挂
何山
牵挂,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深深惦记,它可以连接亲情,连接友情,连接爱情,连接乡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牵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乡情魂系梦萦的牵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距离遥远却无法阻断彼此友情的牵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爱人缠绵悱恻的牵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家人血浓于水的牵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牵挂的缺憾;“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是牵挂的寄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牵挂的蕴含;“子归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是牵挂的执著……  
牵挂是人生最纯洁最美好的情感。 
人间的温情需要用牵挂来表达。 
牵挂,其实就是一封满是错别字的简短家书:丫儿,你在外边还好吗?  
牵挂,其实就是悦耳的电话声带来的亲切的问候——“你好”、“妈,我想你了”、“豆子,在哪发财呢?”  
牵挂,其实就是小小手机荧屏上彩色的信笺——“亲爱的,我在北京,想你。”、 “冬天了,家里买煤了吗?”  
牵挂,其实就是来自大洋彼岸温馨浪漫的伊妹儿:满天星星都是我思念的眼睛在凝视着你。 
牵挂,其实就是你身后那双期盼的眼睛,那份刻骨铭心的惦念…… 
   有了朋友和亲人的牵挂,人生才会远离孤独和寂寞。 
当你从母亲温暖的身体里挣脱,来到这个充满诱惑的大千世界。从蹒跚学步到哑哑学语,从嬉笑怒骂到举手投足,都无一例外地牵动着母亲的心;村中的小学,乡里的中学,城里的大学,我们一天天进步,一天天成长,就一天天地远离家乡,远离母亲。当你终于独立飞向更广阔的天空时,就带走了母亲心中那份对儿女永远的牵挂,却把自己那份生疏粗糙的牵挂留给了母亲……  
一个人在他乡打拼,心灵和身体经受着艰苦的历练。繁重的工作压力、紧张的生活节奏、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得那份留给母亲的牵挂,更加生疏粗糙。  
你说:我在外面努力打拼,艰苦创业,等我有能力挣下了温馨可人的家园,就把母亲接过来享福;  
你说:我在外边很好,不用母亲惦记。我独自承受艰难困苦,一个人面对失败和挫折,不能告诉母亲,免得她担心和忧虑;  
你说:我会按时寄钱回来,让母亲衣食无忧;  
你说:母亲的身体还很硬朗……  
于是你封锁了自己的一切消息。一个月、半年、一年、两年……十年过去了,母亲日日在村头的小河边徘徊,幻想着路口的车上突然跳下你熟悉得有些陌生的身影;任凭渴盼的眼睛望穿秋水,任凭思念的愁绪日夜煎熬,皱纹刻满了额头,白发染遍了两鬓,岁月让母亲迅速苍老,牵挂让母亲寂寞和消颓。孩子啊,你可知道,母亲不需要冰冷的钞票,只想跟你吃一顿土豆白菜;母亲不需要富丽豪宅,只想跟你在一铺炕上唠唠嗑;母亲不可能给你物质上的帮助,可是,母亲的老屋是你永远的依靠和港湾;无论你富贵还是贫穷,母亲的怀抱永远是你休憩的家园……  
你终于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了,迎接你的却是杂草丛生的荒坡上那一抔寂寞的黄土……  
“子欲孝而亲不在”是人生最大的遗憾。朋友,多给亲人一些牵挂吧,其实很简单,就是轻轻拨动一下手指,亲切地叫一声“妈”,她永远乐于分享你的快乐和痛苦,成功与失败。常回家看看,不用带一大堆东西,就是跟母亲聊聊天,听听她的唠叨,让她永远保持着骄傲和自信。让她觉得在孩子心中,母亲,永远最重要,母亲,永远是你最亲最近最爱的人! 
  生活需要别离,也需要牵挂。因为人生就是一首牵挂的歌,谱出生活律动的乐章,唱出人生的悲欢离合! 
(原载2005年11月18日《青年文摘》,略有改动) 
19、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具体表现“有了朋友和亲人的牵挂,人生才会远离孤独和寂寞”?(5分) 
20、根据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儿女留给母亲的牵挂“更加生疏粗糙”的原因是什么?(3分) 
⑵文章通过哪个情景来印证“‘子欲孝而亲不在’是人生最大的遗憾”?(3分) 
21、文中“母亲日日在村头的小河边徘徊,幻想着路口的车上突然跳下你熟悉得有些陌生的身影”,思念儿女的母亲为什么对儿女的身影既熟悉又陌生?(3分) 
22、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    本文是一篇散文,以“牵挂”为感情线索,重在讴歌充满温馨的亲情、友情、爱情和乡情。 
B、    本文通篇所写的牵挂之情就是指父母对儿女的思念之情。 
C、    作者在文章中直抒胸臆,呼唤人们一定要珍惜牵挂,要多给亲人以牵挂。 
D、    本文最后一段对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日益冷漠的现象进行了无情的讥讽,表达了作者对现代社会人们追逐功得而迷失亲情的极度愤慨。 
E、    本文语言优美,开头引用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使读者沐浴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从而产生对“牵挂之情”的感动、回味和联想。      
六.(共6分) 

18.把下面的几个句子的内容用一个单句表述出来,原句的主要内容不能省略。(6分) 
4月25日,国家劳动保障部发布第九批新职业。本次共发布10个新职业,以服务业居多。新职业的出现,反映了第三产业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持续发展的态势。 
答:                                                                                    
                                                                                                 
七.(共60分) 

19.下改下面这封自荐信。(10分) 
本人现年二十岁,今年毕业于杭州职业学校对外贸易专业,各门功课成绩优秀。我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英语口语较流利,还能熟练地操作电脑。我曾担任学校学生会副主席,有较强的社会工作能力。 
我虽然刚从学校毕业,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但我想像贵公司那样重能力、重水平、重开拓、有远见的单位,是一定会把能力、水平与经验等同视之,给新人以一显身手的机会。因此今天特写此信自荐。假如贵公司招聘外贸工作人员,希望能考虑我,我迫切盼望早日成为贵公司招聘外贸工作人员,希望能考虑我,我迫切盼望早日成为贵公司中的一员。 
如果贵公司录用了我,那将是贵公司的一大幸事。我将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奋工作,开拓创新,创造佳绩,以报答公司对我的信任。 
随信附上本人各种证书的复印件。 
录用与否,务必在三日内给我回信。 
此致 
                                                       王逸秉 
        2001年6月5日 
43、此信格式上有三处不恰当的地方,请指出来。(6分) 
44、文中有两处语句使用不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答:(1)格式方面的修改:(6分)
                                                             
(2)语言表达方面的修改:(4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50分) 
有位哲人说得好: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决定成败的不是尺寸的大小,而在于做一个最好的你。请以“做最好的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以至”可表示在时间、数量、范围等方面的延伸,有“直到”“直至”意;“积愤” 
   与“多年来”相照应;“明朗”与“凄惘”“神秘”对比,且音节和谐。) 
19、文章通过五个事例来具体表现“有了朋友和亲人的牵挂,人生才会远离孤独和寂寞”的:  
一封满是错别字的简短家书; 悦耳的电话声带来的亲切的问候;小小手机荧屏上彩色的信笺;来自大洋彼岸温馨浪漫的伊妹儿;那份刻骨铭心的惦念。(每个事例1分。共5分) 
20、⑴繁重的工作压力、紧张的生活节奏、复杂的人际关系。(3分)  
   ⑵你终于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了,迎接你的却是杂草丛生的荒坡上那一抔寂寞的黄土。(3分) 
21、因为母亲与儿女分隔久远。(3分) 
22、 B  、D  (每个3分,共6分) 
42. (1)写景手法答绘声绘色、以声衬静、比喻、白描绘景其中之一皆可。(1分)意境特点答“清”、“清静”、“凄清”、“宁静”皆可。(1分)分析要紧扣前面提及的手法和具体例句:如“人如鹄,琴如玉,月如霜“三个比喻渲染了环境的“宁”和色的“清”,洁白;“晚溜琅琅”和“一曲清商”反衬了环境的清静,等等。(2分)
(2)应是隐逸之士,或意趣高雅的隐逸者。(1分)理由至少有三:①词中的景物环境描写是隐逸者的典型生活环境; ②小序中提及交往的“故人陈公辅萧然有尘外趣”; ③写景中提及的松菊以及注释中提及的陶渊明也暗示了人物的追求和分身(2分;3点中写出其中两点即可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出塞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①有人说,诗的第二句中的“冲”字与第四句中的“缺”字用得很传神,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②这首诗描写了一次边塞战事,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塑造了戍边将士怎样的形象。(4分)
①第二句“冲”字写将士顶风冒雪奔赴战场的情形,(1分)表现出戍边将士一往无前,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1分)第四句“缺”字运用使动用法,写战士宝刀砍到缺了刃口,(1分)极言拼杀之惨烈,战斗时间之长久,表现出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1分)
②作者塑造了戍边将士信心百倍、斗志昂扬、机智勇敢、英勇无畏的形象。(4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中职高一升大班月考试卷(一)
2011年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浙江省2010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浙江省2009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湘南职校对口升学班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老对口语文试题
2012届职高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泉州市2010年春季中等职业学校会考语文试卷
2011年上期西眉中学高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职高语文高一升大班月考试卷(一)
2011年职高上期10级高考班语文第一学月考试题
宝安职业技术学校(西)04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宝安职业技术学校(西)04级第二次周考语文试题
2011学年宁波鄞州职高高三语文九月月考试卷
农艺2010年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
职高第一册单元测验语文试卷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职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2010-2011学年2010级幼师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浙江省2010年职高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大岭山职业技术学校2010—2011学年度高考班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职高2009年春学期高二期末语文试题
2009年福建省漳平职专《语文》会考试卷
2009年漳平市高职二《语文》半期试卷
泰兴职教中心校高二语文月考试卷
湖南对口试卷中方县职业中等学校高考冲刺试卷
射洪县职业中专校09高职08年(下)期末语文试题
2008年河南省职高高考试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