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中考考点、题型讲义
文言文翻译
一、主要考点:
1.解释文言实词的含义,尤其是通假字、多义字、古今异义字、活用字等。
2.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之、其、以、为、而、虽)
3.翻译文言文语句。
二、突破方法
1.积累掌握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弄清牢记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
2.熟练掌握文言文翻译“九字诀”( “信、达、雅,留、换、调、引、增、删”)。
三、例题: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1.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 )2.项为之强( )( )( )
3.徐喷以烟( )4.温故而知新( )5.可以为师矣( )6.不亦说乎( )
7.或凭或立( )( ) 8.相委而去( ) 9.故时有物外之趣( )( )
10.温故而知新( ) 11.死而后已( )12.鞭数十( )
(二)指出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项:( )和(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广为流传 B.其恕乎/神游其中
C.作青云白鹤观/洋洋大观 D.鹤唳云端/风声鹤唳
(三)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吓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选出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A、细察其纹理(细小) B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C、方出神(正) D、徐喷以烟(慢慢地)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蹲其身,使与台齐。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四、练习:
(一)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不亦说乎( )通( )________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通( )________
3、诲女知之乎( )通( )________4、一切乌有 ( )通( )
5、裁如星点 ( )通( )
(二)对下列“而”字的用法归类
1、学而时习之2、人知而不愠3、温故而知新4、为人谋而不忠乎5、学而不思则罔6、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任重而道远8、死而后已
表顺接: 表转接: 表并列:
(三)邓攸弃儿保侄
邓攸,晋人也,有弟早亡,惟有一儿,曰遗民。时值动乱,胡人入侵京师,掠牛马。邓攸挈妻子亡。食尽,贼又迫,谓妻曰:“吾弟早亡,但有遗民,今担两儿,尽死。莫若弃己儿,怀遗民走。”妻涕如雨。攸慰之曰:“毋哭,吾辈尚壮,日后当有儿。”妻从之。
【注释】:①胡人:匈奴人。②京师:京城。③挈:带着。④毋:不要。
1、解释:①惟( ) ②值 ( ) ③迫( ) ④但 ( )
⑤担 ( ) ⑥莫若 ( ) ⑦从( )
2、翻译:①怀遗民走
②吾辈尚壮
3、比较:上文有三个“亡”,依次分别解释为:① ② ③
(四)《论语》四则
①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②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佞④,损矣。”(《季氏》)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④子夏日:“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
【注释】①[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②[便辟]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③[善柔]善
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④[便佞]善于花言巧语,而言不符实。⑤[所亡]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⑥[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择其善者而从之 ( )(2)学而不思则罔 ( )(3)可谓好学也已矣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思而不学则殆。
(五)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日:“君之楚,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选自《战国策》)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实词。
(1)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 (2)吾用多。(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4分)
(1)君之楚.奚为北面?
译文:
(2)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译文:
(六)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1----3题。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生而眇(miǎ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yu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
(节选自苏轼《日喻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蔽林间窥之 ( ) (2)稍近益狎 ( )
(3)驴不胜怒,蹄之( ) (4)扪烛而得其形( )
2.甲乙两文中共有四个句子含“者”字,其中一个“者”的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这个句子是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2)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