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单元练习 >>
绵中英才学校初2008级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六单元检测题
作者:邓东阳  上传者:admin  日期:08-12-12


绵中英才学校初2008级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六单元检测题
拟题  邓东阳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1. 下面加下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xīn)   
不闻机杼声(zhù)       同是宦游人(huàn) 
B .诲人不倦(huǐ)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     遂携拯如初(zhěng)  
C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yuè) 策勋十二转(zhuǎn)  
      歆辄难之(zhé)           朔气传金柝(tuò) 
D. 思而不学则殆(dài)      尊君在不(fǒu)   
王欲舍所携人(shě)      著我旧时裳(zhuó)  
2.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相委而去(丢下,抛弃)            B.敏而好学(敏捷,轻松) 
 C.思而不学则殆(危险,学业上陷入困境)  D.愿为市鞍马(买) 
3.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   ) 
A.巴山楚水  剪烛西窗  儿女共占巾 B.扑朔迷离  君向潇湘  敏然众人矣 
C.磨刀霍霍  出郭扶将  默而识之   D.沉舟侧畔  不耻下问  择善而从 
4. 朗读下列诗句,节奏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与君/离/别意     B.巴山/夜雨/涨秋池   
C.扬子/江头/杨柳春   D.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5. 解释句子有误的一组是(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聪敏而且爱好学习,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6.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3)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4)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7、古诗文运用:
(1)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_______。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扬子江头杨柳春,________________。数声风笛离亭晚,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无常师,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孔子关于这方面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5)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则想象了与友人剪烛夜谈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习与思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此,孔子有如下论述                                         
(7)《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8)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                ,                    
(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现诗人十分复杂心情的句子是:                 ,
                        。当你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而灰心丧气时,你可以用这首诗中的两句来勉励他:_______________,                  。
二、文言文阅读 
(一)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诗的开头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  

 
(二)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下面句中加点词与“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中“之”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歆辄难之  B、 默而识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友人惭,下车引之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俱乘船避难(           )           ②幸尚宽(            )
③纳其自托(             )           ④遂携拯如初(        )
3、翻译句子。
①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①王朗让那人搭船的原因是什么?后来,为什么又要抛弃携带的那个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②华歆认为不应该抛弃那人的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5、分析故事经过,说说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你从本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德化县2016年秋语文版七年级第三单元练习
德化县2016年秋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练习(二)
德化县2016年秋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练习
2016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检测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2015年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七单元复习题
2014年语文版七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综合复习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自测题
2013年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七单元测试语文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重点字词复习汇总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重点字词汇总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重点字词汇总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七单元能力训练测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一、二单元重点字词复习
2012年秋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蒸阳中学2012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同步练习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同步练习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同步练习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同步练习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过关测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基础练习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重点字词复习汇总一识记音形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重点字词复习汇总一识记音形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重点字词汇总一识记音形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重点字词汇总一识记音形
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语文版七年级上单元练习(全单元)合集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检测题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题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2010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鹿邑老君台中学语文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课本知识测试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