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永远的校园》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11-29


《永远的校园》教案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脉络,抓住作者的行文线索;

2、感受北大的人文精神,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思索自身发展进程;

教学难点:

让学生深刻理解“永远的校园”中“永远”的涵义;

教学设想:

将作者谢冕的怀念母校的感情与同学们的爱校联系起来,引起同学们的情感共鸣,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让同学参与进来,让他们和老师一起对自己所在学校的校园精神作一发掘和阐述,从而深刻体会作为教育教学重镇的学校所应该具备的精神内涵。

 

教具使用:幻灯机、常规教具

设计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刚来到我们的学校学习,我想问一下,我们的新学校感觉怎么样?在你们的印象中,我们学校的状况如何?诸如环境、设备、教学等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同学们自由发挥,踊跃回答)

(同学回答可能如下:美丽、清净、明亮、宽敞、和善(的老师)等等。板书同学回答)

 

很好,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我们来看一下同学们的回答。同学们说到的这些印象都是比较表面化的,如风景优美、绿树葱茏等等。有没有同学可以说出我们学校的校园精神是什么?她的本质内涵是什么?(稍停顿)大家可能因为刚到我们学校不久,接触到的东西来不多,所以回答不出来。好,那么我们就来看一位在自己学校里一待就是半个世纪的老人,在他眼里,他的母校——北京大学是怎样的印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谢冕的《永远的校园》。

2、背景资料

谢冕,著名作家、诗人,北大文学院教授,自他大学毕业以后,就一直在北大任教,一待就是50多年。有没有同学知道北大的历史由来?
北大,全称北京大学,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12月,是清末戊戌变法、维新运动的产物。1912年5月,改称北京大学。严复是第一任校长。

北京大学也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在“五•四”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一些核心人物,如胡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都曾在北大任教。后来为了 纪念“五•四”运动,继承“五•四”精神,北大就将“5•4”定为校庆日。

3、课文研读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下课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打出幻灯机)

①作者在前5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校园在他眼中是怎样一个概念?

(写了谢冕对北大美丽景色的真实感受。在文中主要是表层的概念,在他眼里北大校园是既具体又抽象的。)

②第6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如何?

(着重针对第6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我同样拥有精神上的一座校园”所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这里作者从具体的校园走向了抽象的校园。)

③作者在7—12自然段谈到了哪些抽象的校园精神?
Ⅰ、具有向习惯思维和因袭势力的抗争精神;

Ⅱ、不单纯、富有个性;

Ⅲ、校园里有一种特殊的气氛:机智、聪慧;洒脱、活泼;

Ⅳ、民主与科学:北大的精神支柱。

④在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北大不灭的精神——北大校园精神的延续)

⑤大家思考一下,“永远”的内涵。

(例如:“雷锋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精神和信念超越物质的力量。

永远

“子子孙孙无穷匮矣。”              精神的延续和不灭。

4、词语学习

曼妙   欢愉   怨尤   尤   弦诵   耿介不阿   虔诚   阻扼   肃杀
◣板书设计◥

对北大校园的表层认识

  命运安排我选择了北大

精神意义上的北大校园(第6自然段)
 

北大的校园精神

对北大传统的追溯 (具有向习惯思维和因袭势力的抗争精神;

不单纯、富有个性;校园里有一种特殊的气氛:机智、聪慧;           精神的延续和不灭

洒脱、活泼;民主与科学:北大的精神支柱。)

永远 

北大精神的延续和不灭   精神的延续和不灭

5、课后作业

请大家课后思考一下,总结概括出北大的校园精神,同时发掘出我们学校的校园精神。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谢冕《永远的校园》阅读练习及答案
《永远的校园》同步练习
《永远的校园》读后感
谢冕《永远的校园》原文阅读
谢冕《永远的校园》ppt课件2
肖复兴《永远的校园》ppt课件1
《永远的校园》教案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