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课文练习 >>
《基因畅想》同步练习2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11-24


基因畅想
【疑难解析】
1.课文中提到的“堪称20世纪最出神入化、最富前瞻性的创举”是什么?
科学家成功地将人心脏的基因转录到猪身上,制成了猪身人心。让需要心脏移植的人不再抱憾而去,不必心有余悸。
2.说说人类研究猪身人心的探索过程。
1960年,哈迪将黑猩猩的心脏移入病人身上,首开心脏移植先河;尔后,贝利又将狒狒的心脏移植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身上;经过20年的探索,终于将人心脏的基因转录到猪身上,制成了猪身人心。
3.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作者对基因技术的前景作了哪些畅想?
甲生:外科医生就能像修理工为汽车或自行车换新零件一样,为晚期或先天性心脏病人换上簇新的生物零件——猪身人心。
乙生:根据某人的基因身份证,预测他何年何月何日会心脏病发作,还知道发作的方式,并能适时为病人换上超立体设计、生产好的基因心脏。
丙生:大大增加人类的寿命,可使人活到500岁。

【重点品析】
1.猪还特别善解人意,它喜欢偎在你脚边,温厚恭良,从不暴躁。
这段话如果陈述的对象不标明是小猪的话,你还以为在陈述一个依偎在父母身边的乖巧的孩子。
2.医学专家为病人量体裁衣的手法,将胜过世界上最神奇的设计师。
作者在这里不用“妙手回春”“医术高明”这一类词语,而用“量体裁衣”一词,显得俏皮,充满生活气息。
3.“您走好,不必心有余悸,我们的产品保质四十年。”
“心有余悸”的运用既富有新意,又深入浅出,使语言余味无穷。
【同步达纲练习】
一、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你知道下列词语的含义吗?
(1)前瞻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有余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用一句话概括第六段的内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语言生动活泼,全文通俗易懂,你还能举一些例子加以说明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转基因作物
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
转基因作物目前在世界上已种植有1000万公顷左右,种植最多的是棉花、玉米和西红柿等。在实验室种植的还有莴苣、西瓜、稻谷等品种。实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外,还在于提高这些品种的抗病毒能力。
但同时也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比如在美国栽种的那种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出现。这类作物所有的分子都分泌出一些微量的“杀虫药”,一种像任何一种农药一样能选择杀死某些害虫的“雾剂”。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剂的作物,它们一旦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就会因此而成为除莠剂无法除掉的变种了。
对于这种技术,尽管还有些问题需要继续研究,但这确是人类九千年作物栽培史上一场空前的革命。
5.划线句子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科学是把双刃剑,基因作物也不例外,它可能造成截然不同的两种影响:
有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利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语境,说说加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表姐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能举出一些转基因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提高训练
遗传与智力的关系
王德兴
智力是一个诱人的话题,也是科学家和哲学家致力探求的难题。人类发展史上,类似爱因斯坦、牛顿、爱迪生等智力超群的科学家、发明家应该更多,但现实情况是这样的人寥若辰星,太少了。
人的智力高低究竟与什么相关呢?是否与家庭遗传史有关呢?科学家、哲学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英国人类学家高尔顿曾调查过300位名人的家史,认为这些高智商的社会名流都是家族遗传的。他说,4位著名法学家的儿子中,有一个可能成为法学家,如果是普通工人家庭,要4000人中才有一个法学家。
遗传学家托尔曼为验证高尔顿的观点,曾用大白鼠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首先将白鼠放进迷宫“考试”,看谁进去后出来最快。然后选出最“聪明”的雌雄鼠,让其交配生仔;同时选出“最笨”的老鼠作对照。繁殖一代,考察一代,7~8代后发现,“聪明”的鼠生下子代,一代比一代“聪明”。“笨”鼠的子代,则一代不如一代。
瑞士生理学家海登,对这些实验老鼠的脑细胞进行化学分析后发现,凡“聪明”鼠脑中的dna比“笨”鼠的高10%。如果将这种神经多肽的物质,注射到“笨”鼠体中,奇迹出现了:笨鼠变得聪明起来了。以富尔克为首的几位学者对245位青少年进行了为期7年的跟踪研究,也证明了智力与遗传密切相关。
不过,也有科学家发现,尽管是“聪明”的白鼠,若将其关进小笼子,生活富裕,但无所事事。同时,将另一只“聪明”的白鼠与其他的老鼠生活在一起,不仅有丰富的食物,还可以参加游戏活动,尽情享受。几个月后再进行“考试”,结果发现,每天生活丰富多彩的要比生活呆板无所事事的白鼠“聪明”得多。教育家凯洛夫曾说,“天赋仅给予一些种子,而不是现成的知识和德性。这种种子需要发展,而发展必须借助教育和教养才能达到。”
中国著名作家夏衍说得更富有哲理。他说:“勤能补拙,业精于勤。无数事实证明,任何人的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众所周知,爱因斯坦、爱迪生在学生时代就曾被老师和家长看成是没有发展前途、不受欢迎的学生,甚至还被学校除名。但他们发奋图强,都功成名就。当人们称爱迪生为天才时,他却用亲身的经历阐述了智力先天和后天的关系。他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牛顿、华罗庚等虽然出生在农村,但却成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达尔文在神学院是并非出众的学生,但经历了27载的考察研究,最大限度开发了自身潜在智能,写出了划时代的《进化论》。
木匠齐白石,半路出家学画画,日日磨砺,成了一代国画宗师。李时珍30年修出了《本草纲目》。歌德58年终成《浮士德》。显然,这些都不能用“遗传”来解释。
总之,天资聪慧者是幸运的,因为遗传注进了大器的胚胎。但遗传的天赋只是智力发展的内部条件,并非成才的决定因素。当然,真正揭开智力之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9.本文阐述了遗传与智力的关系。想一想,作者认为二者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6、7、8段介绍了爱因斯坦、牛顿等人成功的情况,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文章回答:类似爱因斯坦等智力超群的科学家太少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假如你一直抱怨头脑不灵活,学习起来自暴自弃,那么读了此文后,你对今后的学习有什么打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1)指超前性。
(2)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还令人害怕。
2.文章的结构采用倒叙的手法,这样写能扣人心弦,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3.作者对基因的发展进行科学的畅想。
4.提示:开放性题目。抓住语言的生动性和文学性作答即可。
5.不能去掉。这些事例是为了说明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害。
6.有利影响:能使作物产生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给作物栽培带来一场空前的革命。
不利影响:可能给环境带来危害。
7.表姐妹:本指亲戚关系,这里指与之相关的植物。这种技术:转基因作物技术。
8.提示:只要所举的例子是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即可。
9.天赋仅给予一些种子,而不是现在的知识和德性。
10.天才更多的是靠后天的刻苦努力。
11.像他们那样专心致志地学习,目标明确,坚持不懈的人太少。
12.不要自暴自弃,而是找准目标,发奋图强。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基因畅想》教案5
《基因畅想》导学案3
《基因畅想》导学案
《基因畅想》ppt课件(21页)
《基因畅想》学案
《基因畅想》ppt课件(15页)
漆孝诗《基因畅想》原文阅读
《基因畅想》《三峡》教案及练习
《基因畅想》练习题
《基因畅想》教案及练习
《基因畅想》教学设计4
语文版《基因畅想》ppt课件3
语文版《犟龟》《小溪流的歌》《基因畅想》《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及练习
《犟龟》《小溪流的歌》《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基因畅想》教案及练习
《基因畅想》ppt课件2
《基因畅想》教案3
《基因畅想》教案2
《基因畅想》教案1
《基因畅想》ppt课件1
《基因畅想》同步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