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山地回忆》教案2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11-20


山地回忆 
孙犁 
教学目标:  
    一、 认真诵读作品,把握人物形象。  
    二、 体会小说的语言特点。  
    三、 了解作者的创作倾向。  
    教学重点:  
    一、 分析人物形象。  
    二、 体会小说的语言特点。  
    三、 分析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方法:  
    阅读指导、讨论分析。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战争影片境头枪林弹雨、炮火硝烟、流血、尸体。这是战争留给我们的记忆,是血腥、残酷、悲痛。然而战争是否总给人们留下的都是痛苦呢?当然不是。今天我们就接识一位用独特视角描写战争的作家,学习孙犁先生的小说《山地回忆》。  
    二、 关于孙犁及他的作品  
    [幻灯播放]  
    孙犁原名孙树勋,1913年生,河北省安平县人,中学毕业后无力升学,流浪北平(今北京),曾用“芸夫”笔名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1936年,到安新县同口镇小学教书,初步了解了白洋淀人民群众的生活。1937年冬参加抗日,主要在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39年,调阜平晋察冀通讯社工作。1944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和学习,并在这里发表了他的名作《荷花淀》等到短篇。1945年日本投降后,仍回冀中乡下从事写作。解放后,作者一直在天津,长期从事编辑工作。解放后写的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散文集《津门小集》,论文集《文学短论》等。1958年出版了作者的小说和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这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合集。其中的大多数篇目,并没有紧张的戏剧性冲突和曲折的故事情节,象是白洋淀里的茶花和冀中平原上的庄稼那样,以它们清香、美丽的花实和新鲜、活脱的气息吸引着读者,并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艺术经验。  
    三、 小说情节及结构  
    情节:  
    一次工业展览会看到故友穿的“阜平蓝”粗布短褂,引起了“我”的回忆,写“我”在阜平和妞儿一家的交往和深厚情谊及“我”对山地生活的纪念和妞儿一家现在的生活状态。  
    结构:  
    课文自然分成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故事的缘起及我与女孩子妞儿在河边相遇、相识。  
    第二部分写“我”与妞儿一家的交往和培养起来的深厚情谊。  
    第三部分写抗战胜利,袜子遗失,激荡着我对于那女孩子的纪念。  
    第四部分照应开头,交代妞儿一家现在的生活状态。  
    四、 人物形象分析  
    1、根据课文及课后练习二题由学生分析概括妞儿的性格特征:  
    爽快率直、泼辣;质朴善良;勤劳能干。  
    2、文中“我”(八路军)的特点:  
    大度、实在、坚强、勤快、热情、乐于助人  
    总结:  
    孙犁的这篇小说写的虽是家常闲话、纺纺织织,却表现了我们军民关系的团结融洽和根据地人民淳朴、愉快的生活气氛。文章刻划了妞儿形象,这是“很多山地女孩子的化身”。作者特别善于刻划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在他笔下,中国劳动妇女一个个都是那样坚贞美丽,活泼可爱;她们对待自己的亲人是那样温柔多情,细致体贴,对待敌人则是那样英勇顽强。我们可以在《荷花淀》中仔细体会。  
    五、 布置作业  
    1、诵读课文,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特点  
    2、阅读《荷花淀》(印发内容),体会孙犁作品的特色。  
      
    第二课时  
    一、 朴素自然清新的语言特点  
    1、 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话刻划人物。文章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用平易单纯的文字,写出了人物身心的内在的美。充分重视语言的锤炼,成为孙犁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并在形成他的独特风格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者曾这样讲到语言:“语言实际就是群众生活的一部分。”“因为你同群众一起考虑问题,一同把精神深入一个事件里去,生动的群众的语言,有力的表现手法,附带地收获到了。”我们通过阅读本文和《荷花淀》充分感受到作者朴素自然清新的语言特点。  
    2、 作者在描写人物的时候总是扣住时代特色,从人物身上可以感到强烈的时代气息。同时,作者在对话中从侧面来反映大的斗争。  
    “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  
    “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  
    ……  
    “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  
    ……  
    “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也是讲卫生吗?”  
    “这是没有法子么,什么卫生!从九月里就反‘扫荡’,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这时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  
    作者在这样的描写和对话中刻划了人物,又交代了时代或生活背景:“阜平的天气冷”,百姓艰难的生活,八路军艰苦的生活,抗战最困难的时期。把残酷的战争写得如此平淡,这是作者独特之处。  
    二、 简要的环境描写  
    1、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山地回忆》开头写阜平环境:“阜平的土地很少,山上都是黑石头,雨水很多很暴,”“阜平的农民没见过大的地块,他们所有的,只是像炕台那样大,或是像锅台那样大的一块土地。在这小小的、不规整的,有时是尖形的,有时是半圆形的,有时是梯形的小块土地上,他们费尽心思,全力经营。他们用石块垒起,用泥土包住,在边沿栽上枣树,在中间种上玉黍。”廖廖数语,白描手法,我们就看到了冀中恶劣的生存条件,看到了冀中人民的生活艰辛,也看到了冀中人民的勤劳智慧,更看到了冀中人民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支援抗战的牺牲精神和崇高品德。我们从简要的环境描写中,更加敬佩作者笔下的人民,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小说主题。  
    2、《荷花淀》也是写抗战,也有很精彩的环境描写,和本文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体会作者写作的目的。(同学讨论)  
    三、总结  
    孙犁的作品看来似乎平淡,但从平淡中显出新鲜;表现简朴,而于简朴中含着隽永;近乎轻柔,却从轻柔中透出刚强。他的作品没有离奇,不觉紧张,然而主人公的遭遇和命运却紧紧扣人心弦。自然景物,作者轻轻勾勒,浓淡适宜,既富地方色彩,又充满时代特色。可以说,他的白描手法做到既绘形又传神;作家关于乡亲和故土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描写,凝结着他对于人民和祖国的深沉爱恋,也饱含着对于他们命运的热烈关切。作品的语言凝炼优美,刻划人物抒情写景,十分准确细腻,而且基本上是群众化的语言,这就使作品更易在群众中传播。这是一位十分重视创造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小说作家。  
    四、布置作业  
    阅读孙犁的作品及有关评论文章,讨论交流,谈谈自己的体会。  
      
    板书设计[幻灯片]  
      
      
    山地回忆  
    孙犁  
    一、关于作者  
    《荷花淀》《白洋淀纪事》  
    二、情节结构  
    1、遇故友引起回忆  
    2、回忆山地的生活  
    3、写作缘由  
    4、必要交代照应开头  
    三、人物形象  
    妞儿爽快率直、泼辣;质朴善良;勤劳能干。  
    “我”大度、实在、坚强、勤快、热情、乐于助人  
    四、朴素自然清新的语言  
    1、简单平易的对话  
    2、讲话中暗含时代或生活背景  
    五、简要的环境描写  
    强调生存条件,深化主题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孙犁《山地回忆》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孙犁《山地回忆》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山地回忆》说课稿
《山地回忆》教学反思
《山地回忆》练习题
《山地回忆》教学设计4
《山地回忆》教案3
《山地回忆》同步练习
《山地回忆》导学案
《山地回忆》ppt课件3
孙犁《山地回忆》原文阅读
北师大版《山地回忆》ppt课件2
《山地回忆》扩展练习
《山地回忆》ppt课件1
《山地回忆》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