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童趣》学案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11-17


《童趣》 

二. 教学目标 

1. 整体把握文言文的内容;提高朗读文言文的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 

2. 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3. 培养在生活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 教学重点、难点 

1. 培养文言文语感。 

2. 主动积累词汇、语汇,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 


四. 知识分析 

《童趣》 

1. 作者介绍:作者沈复,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卒年不详。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工诗画、散文。至今未发现有关他生平的文字记载。据《浮生六记》来看,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陈芸感情甚笃,因遭家庭变故,夫妻曾旅居外地多年,历尽坎坷。妻死后,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2. 正音解词:                                                 

童稚(zhì)   藐(miǎo)小    项为之强(jiāng)   鹤唳(lì)云端  

怡(yí)然称快        凹(āo)凸(tū)        土砾(lì)  

壑(hè)         庞(páng)然大物           蛤蟆(há ma) 

3. 读好停顿,注意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5)作/青云白鹤/观。  

(6)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7)蹲其身,使/与台齐。   

(8)见/二虫斗草间。   

(9)盖/一癞蛤蟆。 

4. 揣摩下列句子所表现出来的心情。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眼前出现想象中的画面之后的惊喜。)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看得出神,陶醉其中,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3)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徐喷以烟”之举,非童稚不能为也,小小素帐之中,竟出现“鹤唳云端”之奇观,能不为之怡然称快?)  

(4)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既然“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为丘壑,则小小癞蛤蟆便为“庞然大物”,所到之处,山为之拔,树因之倒,观“二虫斗草间”的乐趣正浓,忽为蛤蟆所坏,岂有不怒之理。惊魂既定,便捕之归案,以鞭打之,一下两下不解恨,数十下仍不解恨,“驱之别院”而后快。) 

5. 本文主旨: 

本文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物外之趣”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它是观物者的主观体验作用于物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因物而生成之意趣。本文中所说的夏蚊及草间之虫皆极细小之物,可以诱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意趣即由此生成。 

  

【典型例题及分析】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空,即飞泉亭也。纵横丈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砚,可沦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1. “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是         句式。 

2. 解释下列词句。 

(1)天籁人籁 

(2)合同而化 

(3)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 

3. 选文第一段“写亭”,侧重于什么?为什么? 

4. 选文第二段侧重写“声响”,具体有哪些?这与“特异”有何联系? 

    答案: 

1. 判断。 

2.(1)自然的声音和人的声音。(2)合在一起。化,融合。(3)没想到观赏瀑布的乐趣,竟到了这种境界! 

3. 亭与瀑的关系;为下文写声音服务。 

4. 有“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吟咏之声”等,观瀑之中有这些声响,全在于地点的特殊,“亭之功大矣”。 

分析:古汉语的表达习惯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在句式上多表现为语序的变化。如定语后置、主谓倒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也有的表现在表述的方式上,第1题“即飞泉亭也”在翻译时要带上一个“是”字,表判断,即“判断句”。常见的判断句格式为“……者,……也”、“……者也”、“……也”等。第2题可先分析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然后再解释整个词句,第3题,作者赞扬“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是因为“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这也是作者在本文中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所以作者“写亭”必然侧重“亭”与“瀑”的关系。也正因为“亭”与“瀑”有这样的密切关系,才有了下文的“声音”,所以这样写是为了下文写声音服务。第4题抓住“亭之功大矣”一句理解即可。 

  

【模拟试题】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1. 下面各项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还以与妻                                     陈太丘与友期行 

B. 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自以形陋 

C.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羊子尝行路 

D. 得遗金一饼                                 画饼充饥 

2. 翻译:“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3. 这个自然段虽短小,却完整地写出了一个故事。请按照帮事开端、发展和高潮、故事结局将这段文言划分为三个层次。(用“|”标在原文上) 

4. 有一个成语可以概括这个故事中主人公的好品质,请把它与出来。 




【试题答案】 

1. C 

2. 羊子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到野外,到远处去寻找老师求学。 

3. ……还以与妻。│妻曰:“……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 

4. 拾金不昧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描写儿童的古诗大全
《童趣》ppt课件(40页)
《童趣》改写作文范文
《童趣》教学反思2
《童趣》框架教案1
《童趣》ppt课件(12页)
《童趣》知识点归类及比较阅读
童年趣事作文:拔牙
《童趣》知识点归类及比较阅读
《童趣》ppt课件(27页)
《童趣》复习练习
《童趣》复习学案
《童趣》ppt课件(23页)
《童趣》ppt课件(42页)
关于童趣的作文(10篇)
“童年趣事”作文(3篇)
《童趣》教案10
《童趣》ppt课件(24页)
《童趣》表格式导学案
《童趣》复习ppt课件(23页)
《童趣》ppt课件(11页)
《童趣》改诗
《童趣》练习题3
《童趣》ppt课件(48页)
《童趣》课堂教学案例
《童趣》ppt课件(29页)
《童趣》专项练习
《童趣》ppt课件(16页)
《童趣》阅读练习
《童趣》读后感(2篇)
《童趣》表格式学案
《童趣》导学案4
仿写《童趣》
《童趣》课堂教学案例
《童趣》mp3音频朗诵
《童趣》pps课件1
《童趣》板书设计(6篇)
《童趣》练习题2
《童趣》评课稿
《童趣》说课稿4
《童趣》ppt课件(8页)
《幼时记趣》中考题汇编(2005-2011年)
《童趣》练习题
《童趣》说课稿3
《童趣》ppt课件(39页)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