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上(初二上) >>期末试卷 >>
金川集团公司二中北师大版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作者:李绍新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11-17


金川集团公司二中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二语文期末试卷
友好提示:亲爱的同学们,这套试题比较容易,请你们认真审题,根据要求做答,文面要干净整洁,否则扣5分。老师相信你, 会用一个满意的分数,回报父母、老师和你自己的努力。希望你用自己的行动实现自己的愿望。

一. 基础知识与语言表达(28分)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线词注音(4分)
     A、坐着和躺着读书相比,这里有强制自己心无 p‚ngw”                        的意味。
     B、夜雨会使旅行者q‹w„ng            安逸,突然憬悟到自己身陷僻远、孤苦的处境,顾影自怜,构成万里豪情的 羁绊 。
    C、小水喜欢卧着,薄薄                 的,但并不浅薄             ,蕴含一种说不尽的韵致。
2、下列句子中共4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把正确的字规范地写在题后的横线上,找错或改错都不得分(4分)
        在克什克腾,远方的小溪栽着云杉的树影拥挤而来时,我愿意像母牛一样,俯首以口唇触到清浅流水。当我在草原上,不知站着坐着或爬着合适时,也想如长鬃披散的烈马那样用面颊摩挲草尖。草原上没有树,所以既使有风,也听不到啸声,但衣襟以被扯得飘展生响。我扯住衣襟,疑立冥想。
  (1)           (2)           (3)           (4)
3、下列句子课文中运用的是哪个词,将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3分)
 (1) 蝉儿禁声,苍蝇逃走,蚊子躲起来,人身上像               了 一层壳那么爽。(         )
         A. 脱落                    B.剥落                C.掉落              D 蜕落
 (2)世界被黄沙折腾得                  。躺不住,坐不了,心烦意乱,抓心挠旰。(         )
        A.乌烟瘴气          B.心烦意乱             C.坐立不安            D.烦躁不安
(3)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             着我们。我们开始             她那离合的神光了。(         )
       A招引 、追逐       B吸引、追赶          C招引、追捉         D引诱、赞许
4 、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处再仿写两个句子,并将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反问句。(共3分)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它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朋友一声真诚的祝福, ⑴               ,  ⑵                ……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续写⑴:  (1分)
      续写⑵:  (1分)
      反问句:  (1分)
5、根据语境解释词语:(共3分)
      A、我易感得像一个尚未发蒙的少年,读一些书时难以自持。有一次家中无人,我读着读着竟莫名其妙地痛苦起来,我哭得无所顾忌,酣畅淋漓。------《每天诞生一次》
[自持]
 [无所顾忌]
     B、一场雨,既然可以使一位军事家转败为胜,那么,它也能使一个非军事的人生计划改弦易辙。----------《夜雨诗意》
        [ 改弦易辙]

6、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王老师的许多事迹。
       B、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权,是很多国家动物保护法中的重要内容。
       C、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D、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7、下列所学篇章的作者、体裁、出处搭配有错误的是(       )(2分)
      A、《泰山日出》----------------------徐志摩------散文------《巴黎的鳞爪》
       B、《黄果树瀑布》------------------于坚---------散文-------《棕皮手记》
       C、《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柏杨---------杂文-------《西窗随笔---柏杨杂文选》
       D、《静默草原》---------------------楚楚----------散文------《寂寞有一张脸》
8、下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2分)
      A、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五种。
      B、余光中的《雷雨前》与高尔基的《海燕》一样,采用了象征的手法,都反映了当时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反动统治,表达了革命者昂扬的斗志,对革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C、唐代出现了不少的“边塞诗人”。如:王之涣、王维、王昌龄、杜牧、杜甫等。
      D、本册书中鲁迅的《读书杂谈》里,作者认为读书有职业读书和嗜好读书两种,我们中学生在校读书属于职业读书,为今后生计而读书。
 9、 下面的文字是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论读书》中的选段,认真阅读,就某一方面写出自己读后的感悟,字数100左右。(5分)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
我的感悟是:

    二、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6分)

10、根据本册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2分)
    A. 往事越千年,威武挥鞭,东临碣石有一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B. 昨夜雨疏风骤,沉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到海棠依旧。
    C.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D. 征蓬出汗塞,归燕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E.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参互,不能知其源。
    F.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1、填空 (5分)
   ① 敏而好学,                                。
   ②                                                 ,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③                                                   ,遥看瀑布挂前川。 
   ④                           ,                                ,似与游者相乐。
   ⑤ 《黄生借书说》中,作者针对黄生借书一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
12、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文黄生借书名句。(6分)
     ① 近年来,我国在西部实行的“退耕还林”“限牧还草”的政策,就是要再现当年《敕勒歌》中描绘的    的景色。
    ② 《 论语》中认为,学与思的关系是:        ,         。
  我们甘肃的玉门关,在唐代的许多诗人诗歌中都提到,请写出含有“玉门关”的诗两句      A   B

 13、课外诗文背诵积累 :(8分)
     ①天网恢恢,              。            ,人以群分。
     ② 盛名之下,             。        ,得来全不费工夫。
     ③                          ,天高任鸟飞。           一花独放不是春,          。
    ④ 书上得来终觉浅,                               。   古书不厌百回读,           。
     
                           解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4解释下面加点线词的意思。(4分)
(1)狐裘不暖锦衾薄      衾:__________     (2)散入珠帘湿罗幕     罗幕:__________     
(3)都护铁衣冷难着     着:____________  (4)瀚海阑干百丈冰      阑干:                       
15.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                                    。 (1分)
1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1分)
17.根据诗文用原句填空。(3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            
                                             ,                                                  。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
(3)巧用对偶、互文,极写边塞苦寒的句子是       ,            。
18.关于诗词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近体诗 可以分为三类:绝句、律诗、排律。
B.在诗歌发展史上,把唐代以前的诗歌和唐代讲求格律创作的诗叫“古体诗”。
C.律诗由四联组成,每联两句,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D.近体诗用韵很严,除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不入韵外,各联的对句必须押韵。
19、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根据诗歌最后四句,描绘一幅“雪地送别”图,力求有景有情,情景交融。(限100字以内)(4分)
 

三、古文阅读与理解(8分)

       A、 知之为 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为政》
       B、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雍也 》
       C、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述而》
       D、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  告子上》
20、在C句的横线上填入课文原句。(1分)
21、从上面的选段中找出三个通假字,并写出相通的字,然后解释。(2分)
    A、          通                  ,意思是
    B               通          ,意思是
22、A、B两则从内容来看是谈                        的;D则指出,学习的关键在于         。(2分)
23、翻译古文:(3分)
A、 知之为 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C、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

四、比较下列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18分)
  
     (甲) 唱鼓儿词的总在下雨天从我家后门摸索进来,坐在厨房的条凳上,唱一段秦雪梅吊孝,郑元和学丐。母亲一边做饭,一边听。泪水挂满了脸颊,拉起青布围裙擦一下,又连忙盛一大碗满满的白米饭,请瞎子先生吃,再给他一大包的米。雨不停,母亲就留下瞎子先生,让他晚上就在大厅里唱,请左邻右舍都来听。宽敞的大厅正中央燃起了亮晃晃的煤气灯,发出嘶嘶嘶的声音,煤气灯一亮,我就有做喜事的感觉,心里说不出的开心。雨哗哗地越下越大,瞎子先生的鼓咚咚地也敲得越起劲,唱孟丽君,唱秦雪梅,母亲和五叔婆听了眼圈儿都哭得红红的,我就只顾吃炒米糕、花生糖,父亲却悄悄地溜进书房做他的“唐诗”去了。
        八九月台风季节,雨水最多,那时没有气象报告,预测天气好坏全靠有经验的长工和母亲抬头看天色。云脚长了毛,向西北飞奔,就知道台风要来了,走廊下堆积如山的谷子,几天不晒就要发霉,谷子的霉就是一粒粒绿色的曲,母亲叫我和小帮工把曲一粒粒拣出来,不然就会越来越多。这工作真好玩,所以我盼望天一直不要晴起来,曲会越来越多,我就可以天天滚在谷子里拣曲,不用读书了。
     (乙)从心里来说,我从小就是个喜欢雨的人。记得在很小的时候,一旦下雨时,只要下得很小,我总是会跑到屋外去感受雨的若有若无与飘飘忽忽,甚至会伸出两只小手来接那如银丝线般柔柔的雨丝。如果是在黄昏之时,我还会借助于屋里的灯光,仰头向上看从屋瓦上滴下来的色彩斑澜的水滴,甚至在看着看着时,偶尔还会有水滴滴到我的头上脸上,然后顺着我的脸流到脖子里,让我产生一些温软凉润的感觉来。当然倘若一旦又被母亲或是姐姐们发现的话,自是免不了一阵喝斥的了。
       下雨的时候,大人们往往都不让我们跑出家门去玩,而只能一个人在屋子里孤寂地玩耍,时间略长后便很是感到独处的乏味了,于是只是盼着雨停,好一起聚到河边,再来寻找我们的乐趣。比如雨过天晴,在没有风的傍晚,我们几个小伙伴们时常爱折几只小纸船把它们放归到河水中,让它们与横过水面的槐枝上掉落的白色槐花一起缓缓地漂着。在夕阳下,排列整齐的船队与三三两两地飘散在水面的槐花,以及河水里我们的倒影就组成了我们最初的童趣。然而小纸船终究不能漂出去很远,微风吹来,它们便一个个地横倒在了水面上,不久后便全部淋湿了,只剩有几点色泽深浅的纸,堆在水中或沉或浮。
        夏秋时节的雨多下得大而猛。本来中午还是朗阳高照的,可是忽而天空中就布满了厚重的云层,继而就又变作了乌云。而风也说来就来,继而一阵雷声沉闷地滚过,当滚到头顶不远处时猛然一声霹雳,同时大雨就倾盆而下了,如同翻江倒海一般。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因为房子年久失修,很多的地方己开始漏雨。小雨时还不大觉得如何的漏,但一旦大雨时则立竿见影似的到处都漏开了。柜子上,蚊账顶,桌上,锅灶上,处处告急而应接不暇,正如同大姐所说的“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
 24、(甲)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文中的事例加以说明。(3分)
 
25、结合(甲)段所在的全文看 “我”是一个喜欢凑热闹而不愿意读书学习,一心想着玩的人吗?谈谈你的看法。(4分)
 

26、这里所选的两段文字中,两个孩子都盼望下雨,但原因不尽不同,请你分析一下他们各自的原因。(3分)

27、所选的两段文字中,反映出两个家庭贫富很有差异, 请结合选文谈谈 。(3分)


28、乙文最后划线的部分,正好印证了《水浒传》中的一句话:“                                         ,漏船又遇打头风。”(1分)
29、“下雨”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我们背诵的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诗句中都有“雨”,请你写出这样的诗句四句。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4分)
A、  B、
C、  D、

五、课外 阅读与理解(10分)
 
①当今社会,知识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知识的价值也被越“炒”越高。“学知识”确实是一件重要的事,而“学做人”却往往被人忽略,似乎它是件无足轻重的事,其实不然。“学知识”与“学做人 ”是紧密相连的,两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②首先,“学做人”是“学知识”的前提与基础。当你还是一个幼童的时候,你已经从父母的潜移默化或幼儿园老师的启蒙中开始做人了。上了小学,在各种课程中,你会发现一本《思想品德》课本,这正是为你今后的道路做铺垫,让你懂得更多道理的书。
③其次,“学知识”是“学做人”的进一步发展。当你知道要尊敬老师,要诚实……之后,你会感到不满足,这时知识填补了这个空白,你便开始了“学知识”的漫长历程。这个过程使你充实,令你更加聪明。但你应该知道,光有知识,不会做人,是无法立足于当今社会的。
④由此,可以引出第三点,“学做人”与“学知识”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学做人”的同时,需要“学知识”,在“学知识’中别忘了“学做人”。光会做人,没有知识不是“完人”;而光有知识,不会做人,同样也不是“完人”。厚此薄彼是不明智的。看看我们的同龄人,不少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现阶段的问题还不是很多,但将来碰壁之时是不会少有的。反之你将受益匪浅。“学知识”和“学做人”就如同你的左右臂膀,断了哪个都是残废。
⑤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让你既重视“左臂”,也重视“右臂”。好好地保护这左右“臂膀”吧。它们会伴随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顺利地走下去。
30、解词:(2分)
     [厚此薄彼]
     [受益匪浅]
31.本文的作者针对当今社会上的什么现象提出的中心论点 ? (2分)
答: 。

32.文章中的“左臂”是指 ,“右臂”是指: (2分)
33.文章的第②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第④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________。(2分)
34.将第①段中“忽略”换成“轻视”好不好?请说明理由。(2分)

六、作文(50分)
       
 (一)我们的身边处处有风景,山川、草原、大地、清风、明月……是一道道美丽的自然风景,你看到它,心中会有怎样的感受?生活中平凡而动人的故事、朴实而美好的情感,也是人生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 请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二)藏在心底的                                      
    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横线上可以填“秘密、回忆、烦恼、故事”等词语。
    要求:
       1. 两个作文题任选其一。自拟题目,自选角度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否则扣除3分。
       3、文从字顺,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姓名 , 600字左右。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甘肃省民乐县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张掖市2015-201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
甘肃省高台县2015-2016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2013—2014学年度北师大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复习资料汇编
滕州市张汪二中2012学年北师大版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末总复习试卷合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综合性练习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期终教学质量综合测评试卷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及模拟试卷
北师大版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