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MAIL:lmux@eyou.com
第一单元 走进经济
单元要求:
1.了解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报告的写法。
2.培养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
3.关注经济发展,关注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观,消费观,道德观的变化。
单元分析:本单元是一个活动型的单元,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语文知识和掌握的语文技能,选定一个与自己、家庭或社区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课题,展开调查分析,撰写调查报告,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了解市场经济活动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复杂关系,学习调查问卷的设计,学写调查报告,从而带动速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收集整合材料能力、实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
单元内容:
1.《钱》——王其柯;
2.《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林其屏;
3.《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关于青少年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沈杰
单元重点:学写调查报告
一、单元设计:第一课时:阅读《钱》和《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讨论相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问题,谈谈自己最感兴趣的经济问题。 第二课时:阅读《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以及本单元点击链接的内容,学习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报告撰写的方法。组成5-6人的课题调查组,确定本组的活动计划。 第三课时:总结交流本次活动,评价各组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语:读文
1.认真阅读《钱》和《规》两篇课文,完成课后思考题;
(1).课文为什么说“‘钱’变为‘纸’,表面上轻了,实际上重了”? (2).钱是如何推动历史的发展的? (3).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带来了哪些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异?
参考答案: (1).钱表面上轻了,是它外在形式变了,由兽皮、贝壳甚至铁块,变成特殊印刷的纸币,保存携带方便了、轻了。但实际上货币的功能更强大了,钱在历史的沿革中变得比以前更重了,已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特殊工具。 (2).钱由最初的“硬通货”而发展为纸币,再到电子货币,期间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促进了全球的交往,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曰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3).略,可从钱带来的负面影响去谈。
2.阅读《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哪些活动应讲规则,哪些行为应讲信用?规则和信用构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2).谈谈你自己最感兴趣的经济问题。(如:汽车经济、旅游经济、房产经济、月饼经济、人民币升值、大学报考热门专业、彩票、股市、保险、大学生就业、社区再就业等)
参考答案: 1.略,二者关系:市场经济既要讲法制,也要讲道德;既要讲规则,也要讲信用。规则是外在的约束,信用是内在的自律,二者都是市场经济的基石,缺一不可。 2.略。
二、选题:
联系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实际,与同学交流、讨论自己最感兴趣的经济问题,确定活动的课题,按课题组成“走近经济”语文学习活动探究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学习活动探究小组共同讨论、制定活动计划,明确探究题目,确定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分工与合作的要求、成果体现形式。(详见课本第2页“活动指引”) 附:备课组提供的参考选题:1.中学生的消费现状2.家庭文化消费状况3.家庭超前消费状况4.绿色消费5.市场经济中的道德与法制6.加入WTO与市场规则7.人民币升值8.经济与环境9.中美贸易摩擦
三、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报告的写作指导
指导学习“点击链接”短文:《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的开展和报告的写作》。结合学生设计的问卷和写作的调查报告进行分析。参考课件。
附加:参考内容
1.调查题目:家庭经济状况调查
2.调查目的:(1)锻炼与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增长见识。
(2)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与分析社会经济状况,培养其分析,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3.调查对象:不少于3个家庭
4.反映经济状况的时间:2008年1月——9月
5.任务:(1)认认真真做好调查
(2)在做好调查的基础上,写一篇文章,可谈自己的体会,感想,领悟……或者
写一篇调查报告
6.调查项目:(供参考)
家庭经济收入来源及金额:种植业收入、养殖业收入、商业收入,办企业收入,事业
收入,事业单位工资,打工工资,股票收入,其它收入
(1) 总收入数目
家庭经济开支项目及金额:种植业开支、养殖业开支、商业投入,办企
业投入,饮食开支,学杂非开支,住房水电开支,电话及网络开支,医疗开支,化妆品及衣
物开支,车费开支,人情开支,其它开支
(2)总开支数目
第二课时
一.阅读《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以及本单元点击链接《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的开展和报告的写作》,推断此调查报告的调查问卷是如何设计问题的。
二.熟悉调查报告的格式:
1.开展调查(着力点要明确)
(1)确定调查的选题 (2)确定调查的对象
(3)确定调查计划:①深入调查,占有材料(第一手材料)②认真分析,找出规律(注意筛选对比)③立场正确,观点鲜明(判断、评价)④概括事实,有叙有议(分析.议论)
2.报告格式要规范
(1)标题
①单标题。例:《关于中学生中的“韩潮”现象的调查报告》以清楚交代调查的内容。
②双标题:例:《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关于青少年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一个是正题,一个是副题,正题点明主题,副题揭示内容)
③标题不用:“调查报告”字样也可用一般文章的题目形式,例《中学生应理性面对“韩潮”》等。
(2)前言:调查报告首先要在正文之前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旨在对调查的选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要介绍,总领全文。如:“以中学生群体中‘韩潮’为主题”这个例子,可以将某某中学整所学校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也可以将高二整个年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还可以随机抽查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主要是中学生在这股韩潮下的态度和表现。也有写调查报告为了突出调查报告结论,而把结论放在第一段的,如《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就是这样处理的。
(3)主体:主体具体叙述调查内容,列举事例和数据并做恰当的议论和分析,概括出经验或规律,是表现调查报告主旨的关键部分(情况——调查结果——问题——建议)
在材料的安排上,要把调查得来的大量材料归纳整理出若干条目,采用小标题式写法,要注意层次清楚,条理分明。有的可按问题的几个方面或几个问题并列地安排材料,即采用“横式结构”;有的可按事物发展过程的顺序来写,即采用“纵式结构”
(4)结尾:结尾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一般要写明调查者对所调查的问题的看法,向有关部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
三,研读课文,巩固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
二.归纳设计调查问卷的要点:
1.学生自渎一遍,自我巩固,发现疑难。
2提出疑难,全般合作探究,共同掌握难点。
3.提出讨论话题:这份调查报告表明,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追求生活质量和享受,你是否同意这个结论?你认为在本校或者在本地区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形式中,有那些现象值得关注?
4.全班分组合作讨论,提出看法见解。
5.参考:第一问:对这个结论,持赞同态度。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相对于非独生子女来说优越一点,他们的父母在消费观念上比较开放,相对超前,这对他们的孩子有直接的影响。独生子女家庭负担较轻,消费相对高,后顾之忧少,消费水平也相对高涨。
第二问:现象一:享乐型消费过高,投资型消费较少;现象二:子女消费高,父母消费低;现象三:物质消费高,精神消费低。
第三课时
一,设计问卷调查
(一).问卷形式:开放式、封闭式、半开放式 (二)调查问卷设计具体步骤:
1.定问卷名称,形式。一般由“调查课题+问卷调查”组成。
2.定调查对象。
3. 精心提出问题。
(三)具体设计选项要讲究技巧,设计选项要注意:
1.问题的表述要具体明确
2.问题的表述要通俗易懂
3.问题提出要单一
二、以第三课为例子,请每个四人小组讨论写出此调查问卷的设计轮廓,并展示出来。
参考答案: 关于青少年消费观念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是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的,是为了了解我国青少年的消费观念,为进一步认识与研究青少年的消费现象提供依据。请您支持我们的问卷调查。 调查曰期:2008年 月 曰 调查地点: 市 您的身份是:A.初中生 B.高中生 C.大学生 您是否是独生子女A.是 B.不是 以下均为单项选择题,请您根据自己的情况回答下面问题。 1、 您认为就目前我国的发展水平而言,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应该把握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A. 以经济实惠为主 B. 兼顾实惠和高标准 C. 尽量追求高标准 2、 您个人的消费标准是怎样的? A. 以经济实惠为主 B. 兼顾实惠和高标准 C. 尽量追求高标准 3、 您如何看待勤俭节约这种精神? A.完全是一种美德,永远不会过时,可以在全社会提倡B.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 C.现在已经过时 4、 您赞同人应该及时享受吗? A. 赞同 B.一般 C.不赞同 5、 您赞同要体现人生的价值,就应该努力追求眼前最大程度的享受吗? A. 赞同 B.一般 C.不赞同
6、 如果有机会,您是否愿意通过打工挣点钱,补贴家用甚至养活自己? A. 非常愿意 B.比较愿意 C.不愿意 7、 您攒钱的情况是怎样的? A. 正在攒 B.准备攒钱 C.以前攒过,现在不攒了 D.从来没攒过钱 E.没有钱可攒 非常感谢您参与我们的调查!
共青团中央宣传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2002年6月
比较学生与老师的设计 温馨提示: 1.问卷调查一般都有前言,说明问卷意义、提示回答问卷应注意的事项。 2.问卷中的语言要体现出对调查者的尊重,如用“您”来称谓调查者,开头和结束时的感谢的话等。 3.问题的排列应注意内在的关联,或先易后难,或同类组合,或按时间顺序等。
4.选项的排列次序应有一定的条理性、阶梯性。 三。写一份调查报告
以“家庭经济生活状况”为话题,写一份调查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