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九年级上(初三上) >>月考试卷 >>
茂华学校语文版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9-15


茂华学校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唐炯武
一、           积累及运用(30分)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相应的字。(6分)
(1)我怀念着绿色,如同hé________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xiá______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2)它虽然曾经使我们zhuì zhuì___________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xīn________香。
(3)黄昏夕照,勾勒出圆明园残损的门柱和颓垣断壁,衰草连天。颓_______  衰_______
2.按照原文填空或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文的句子。(14分)
⑴、《使到塞上》中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景象是                                 
⑵、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___                      ___,____                 __。
 ⑶、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无题》)的执著与奉献。
 ⑷、《泊秦淮》一诗中,诗人借斥责“商女”,直指那些身负天下安危,醉生梦死的权势显达的是               ,                 
 ⑸、 根据下列语境,各用两句连续的古诗句填空。(不能填写本试卷中已出现的诗句)
  漫游祖国各地,面对名山大川,人们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感慨。站在黄河边上,我们会想起“                   ”;站在高山之巅,我们会想起“                   ”;置身于古战场,我们会想起“                ”。与古诗同行,我们的旅途才不会单调和寂寞。
 3. 模仿原有句子,补写出后面的两个空缺的句子。(4分)
  因为只能陪人一程,你应该学会珍惜。他们饥饿时,你的关爱要成为一只苹果;他们寒冷时,你的呵护应是一件温暖的棉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面文字划横线的句子中有三处语病,请找出并在下面横线上加以改正。(3分)
A是否有荣辱观决定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B不仅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而且影响着社会的风气。荣辱观念,古已有之。C我国历来古代的思想家十分重视荣辱观念。“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等格言警句,D都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一样重要的地位。                                                                      
(1)          句应改为                                                         
(2)          句应改为                                                         
(3)          句应改为                                                          
5. 初中三年,你一定读了很多名著。下面是《水浒》《西游记》中三个精彩的打虎场面,请分别指出打虎英雄的名字。(3分)
⑴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十七拳,那老虎的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了鲜血。(         )
⑵拽开步,迎着猛虎,道声:“业畜!哪里去!”那只虎蹲着身,伏在尘埃,动也不敢动,却被他照头一棒,就打得脑浆迸万点桃红,牙齿喷几珠玉块。(           )
⑶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老虎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老虎粪门。……那老虎朝他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老虎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老虎颔下。
(           )
二、           阅读(60分)
(一)文言阅读(15)
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二十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②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6分)
   ①、貌若甚戚者(    )               若毒之乎(    )
②、安敢毒耶(    )              孰知赋敛之毒(    )
③、谨食之(    )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
7、根据文段内容填空。(5分)
   ⑴、选段①中有一句话是统摄蒋氏答话全文的一个中心句,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⑵、蒋氏捕蛇12年,“几死者数矣”,他不以为“病”,反以为“幸”,表面上是庆幸,却蕴含着凄苦之情,乡村中十室九空,亦可谓百无聊赖,然而蒋氏自陈心曲的一大段话是一种    ____       ____的情调,惟其不伤,____         ____。(2分)
  8、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
  君将哀而生之乎?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17分)
(甲)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手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9、选文划线句子运用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主人公的遭遇?他之所以这样说明什么?(4分)


10、选文乙中作者运用了夸张的讽刺艺术手法刻画范进这一人物的,达到了怎样的效果?(3分)


11、选文甲画波浪线句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状?(4分)


12、选文乙中作者反复描写了范进__________的动作。(2分)

13、结合两篇的选文的全文,试着多角度分析造成孔乙己和范进悲惨命运的原因。(4分)  



(三)课外阅读《我长大了》(28分)
   (1)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2)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3)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4)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5)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6)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7)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8)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9)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10)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11)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12)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13)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14)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4、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小的时候想长大 :
   ②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 :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16、在叙述中,详写了哪一件事?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6分)
 

   17、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从中反映出“我”具有哪些好的品质?(6分)
 

   18、“我”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和教育,请从文中举出例子加以说明。(4分)

   19、简要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2分)

   20、仿照“长大,意味着责任。”的句式另写一个句子,并结合实际谈谈对自己所写的这个仿句的理解。(3分)
   仿句:
   句意理解:
四、作文(60分)
21、
            题目:珍惜            (生命、幸福、荣誉、青春、亲情……)
            要求:(1)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语,使命题完整后再写作;
                  (2)书写请工整,否则给予重扣。
                  (3)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6分,每格1分)
(1)涸         暇           (2)惴惴     馨         (3)tuí  shuāi
2.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⑵、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⑷、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⑸、符合题意即可。如依次可以填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3、略
4、A 荣辱观决定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B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C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历来十分重视荣辱观念
5、⑴武松 ⑵孙悟空 ⑶李逵
6 ①、好像;你     ②、怨恨,毒害         ③、喂养;吃食 (3分)  
7.⑴、则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3分)⑵哀而不伤;反而使人愈觉得悲痛。(2分)
 8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谁知道搜括老百姓的毒害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4分)
9、肖像(外貌)描写,说明封建科举制度和那个社会对孔乙己的迫害之甚。
10、夸张的讽刺。使范进发疯的丑态跃然纸上,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尖锐抨击了它的罪恶。
11、我对孔乙己冷漠,鄙弃的心理,反映了当时世态炎凉,人和人之间冷漠的感情和麻木不仁的心理。
12、拍手与笑着
13、范进和孔乙己这样的封建知识分子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揭露并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罪恶。
14.(4分,每小题2分)①进入中学,成为大人。 ②能够承担责任(或“懂得什么叫责任”。意思对即可。)
   15.(3分)本文叙述了“我”成长过程中不同时期对“长大”的不同理解的一些相关的事情。(意思对即可)
   16.(6分,每问3分)详写邻家孩子用自行车捎“我”时撞倒一位老太太的前后经过,突出“我”对“长大”的认识由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从而揭示“长大”的含义,突出文章的中心。(意思对即可)
   17.(6分,每问2分)面对被撞倒的老太太,“我”有些惭愧。帮她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送她回家,并决定常常去看她。从中反映出“我”的道德良知,敢于承担责任、善良、诚实等品质。(其中“敢于承担责任”占1分,意思对即可)
   18.(4分。举例2分,说明2分)(事例)①当“我”对“长大”的含义有曲解时(认为“进中学”和“有青春痘”就是“长大”),父母能够一脸笑意地纠正和教育“我”。 ②当“我”送被撞的老太太回家并决定要常常去看望她时,父母赞赏和鼓励我。(说明)要点提示:引导“我”明白了“长大”的真正含义。(能举一事例并稍加说明,意思对即可)
   19.(2分)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长大”不在于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成熟,而是意味着能够承担责任。(意思对即可)
   20.(3分)示例:长大意味着独立。以前在生活上,我总是一味地依赖父母,什么事情都需要父母帮忙拿主意;而现在,我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遇事能够独立思考,生活能力明显增强了,活动范围明显扩大了。我认为,独立让我真正长大了。
21.作文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高莞中学2018-2019学年度语文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福建省惠安县2018届语文版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湖南省耒阳市2018届语文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7年语文版九年级级月考语文试卷(2,7单元)
2017年下期年仁居中学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
2016年秋槐树乡中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湖南省娄底市2017届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泉州市惠安县2017届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南安市四校2016届语文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2016年下期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16届语文版九年级12月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2015年春季九年级上语文周末检测(第一单元1-3课及第六单元)
旭川中学初2015级语文版九年级上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第四版)
贵州省遵义市2014年语文版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4-2015学年度语文版九年级第一学期十六周联考语文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上考卷第二阶段考试试卷
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周测试卷
宾居镇2015届语文版九年级上第1,6单元月考试卷
2014年语文版九年级(上)一、六单元测试题
遵义市十五中2014年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语文版)
遵义市第十五中2014年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语文版)
2014年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3年语文版九年级上阶段考试卷
侨光中学2011年秋语文版九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考试卷
2013学年辽宁省沈阳地区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语文版)
2014年语文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11周)
后西中学2013年语文版九年级上月考试卷
凌海三中2013年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试卷
2011年语文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坪梅中学2013年语文版九年级上九月份月考试题
云霄将军山学校2013年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考卷
云霄将军山学校2013年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试卷
云霄将军山学校2013年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漳州北斗中学2013届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卷(12月份)
高莞中学2012年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莞中学2012年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2年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沈阳地区语文版九年级上月考试卷(1、2、6单元)
骑龙镇九年制学校2012年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三周周练语文试题
祥城二中2012年语文版九年级上9月份考试卷
2013年龙岗中学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查语文试卷(语文版)
吴家中学2012年语文版九年级上第一次学情调查语文试题
柑九校2012年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第四周测试卷
柑九校2012年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第三周测试卷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