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皇帝的新装》《古代英雄的石像》教案及练习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9-13


1. 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 
2. 学习《古代英雄的石像》一文 

二. 重点: 

  1. 了解有关作家作品、文学常识。 
  2. 了解童话的文体特点,把握本文的情节和主题。 

三. 基础知识: 

  1. 读准带点字的读音: 
    xuàn    chèn       jī      bì      hài 
炫耀      称职      滑稽       陛下      骇人听闻 
xián    qīn chāi           hè      cì 
头衔      钦差大臣      随声附和     赏赐 
yù pìn    jué        xūn      chóng    jū 

御聘        爵士        勋章      崇拜      鞠躬 

piǎo      xiè    zhuó 

瞟       不屑      着实 

  2. 解释词语: 

炫耀:显示,夸耀。 

不可救药:病势严重,无法医治,常比喻坏到极点,无法挽救。药:用药物治疗。 

呈报:报告(上级)。 

滑稽:(言语,行动)引人发笑。 

陛下:对君主的尊称。陛,宫殿的台阶。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震惊。骇:震惊。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没有主见。 

御聘:皇帝请的(人)。御,指皇帝。 

精致:精巧细致。 

无双:没有第二个(能够相比)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崇拜:尊敬,钦佩。 

瞟:斜着眼睛看。 

不屑:轻视,认为不值得。 

  3. 认识几个多音字: 

称       的         系  
铺          模  
  4. 区分几个形近字: 

                   
                                 

  

四. 文学常识: 

  1. 关于作家、作品: 

作者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168篇。包括《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皇帝的新装》写于1837年,是他最著名的童话之一。 

早在《皇帝的新装》发表之前,丹麦就因战败成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2. 《古代英雄的石像》作者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字圣陶,我国最早的童话作家,作品《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收在《叶圣陶集》里。 

  3. 关于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五. 线索与结构: 

全文以新装为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以时间为顺序展开情节,刻画人物。 

皇帝的新装  
  

六. 阅读下边几段描写皇帝的爱好、心理和语言的句子,回答问题。 

通过对这几句话的理解,了解作者对皇帝形象的刻画。 

  1. 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第一句强调的重点是什么?“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是夸张,这个夸张有什么表达效果?) 

强调的重点是“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说明皇帝什么也不喜欢,什么都不关心,只在乎他的新衣服。这句夸张把皇帝爱穿新装的癖好强调到了极点。 

  2. “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 

(皇帝为什么会“感到不大自然”?) 

联系开头那句话的描写,不难看出,皇帝自己其实心很虚,他很怕自己看不见,被人知道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而且对自己是否聪明也不自信,所以他想起这句话,心里感到“不大自然”。 

  3.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几句心理描写,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用了“极”“十分”等程度非常高的修饰语。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相反,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骄横。 

  4. 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皇帝已经感觉到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为什么反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他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 

  

七. 

《古代英雄的石像》 

开端:石像雕成 为下文做铺垫 

   

发展:石像骄傲              石像骄傲、狂妄、忘恩负义 

                 对话表现 

高潮:石像倒坍              小石块不满、追求平等、真实 

  

    结局:铺成石路 揭示中心:说明人们只有平等地结合在一起,团结一道做实事,生命才有意义。 

  

八. 下边这几句话写得很好,联系上下文,说说好在哪里。 

  1. 石像的整个姿态应该怎样,面目应该怎样,小到一个手指头应该怎样,细到一根头发应该怎样,他都想好了。 

    这句话写雕刻家想象石像应该是什么样子,从整个姿态想到面目表情,想到一个手指头甚至一根头发,突出了思考的周密、细致,强调了他对这个雕刻的认真和重视。 

  2. 他这话不是向浮游的白云说,白云无精打采的,没有心思听他的话;也不是向摇摆的树林说,树林忙忙碌碌的,没有工夫听他的话。他这话是向垫在他下面的伙伴大大小小的石块说的。骄傲的架子要在伙伴面前摆,也是世间的老规矩。 

先说两个“不是”,然后强调“是”,突出了被雕刻成石像的石块在朋友面前骄傲自大、不可一世的心理。最后一句则把这种心理推而广之,讽刺了人世间的这种陋习。 

  3. 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 

这个比喻十分新颖,说明大石块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再度骄傲起来。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1. 带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1)滑稽(jī)              陛下(bì)          庇护(bì)          混沌(dùn) 

(2)头衔(xián)      附和(hè)          烟囱(cōng)       骨髓(suǐ) 

(3)钦差(qīn)      妒忌(dù)          懦弱(nuò)         巍峨(wēi) 

(4)御聘(yù)        赏赐(cì)          雕像(diāo)       炫耀(xuán) 

  2. 根据拼音填字  

明xī(    )    gōng(    )敬    yāo(    )喝     jīn(    )骨 

  3. 选出带点字的正确解释 

(1)不可救药(    ) 

A. 药品    B. 用药治疗    C. 治疗 

(2)钦差大臣(    ) 

A. 恭敬    B. 钦佩    C. 有关皇帝的 

(3)随声附和(    ) 

A. 依附    B. 应和    C. 一起 

(4)骇人听闻(    ) 

A. 震惊    B. 奇怪    C. 害怕 

  4. 选择恰当的词语,在下面画“√”。 

(1)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秘   神奇   奇妙)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   盼望   期望)借这个机会(检验   测验   测试)一下:…… 

(2)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长   探   钻)出一丝丝的嫩芽。上面那石头故意让语声(柔和   温和   温柔)一些,用(商量   商议   商讨)的口气说:“……” 

  5. 选出词语感情色彩相同的一项(    )  

(1)炫耀            发动              吸引              袒护              饱经风霜 

(2)伟岸            狭隘              宽敞              笑容              花枝招展 

(3)灵巧            美观              勇敢              杰出              能工巧匠 

(4)镇定            夸张              卑鄙              冷漠              骇人听闻 

  6. 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    ) 

(2)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 

(3)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 

7. 判断正误 

(1)《皇帝的新装》以皇帝爱新装为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 

(2)“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文中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作用。(    ) 

(3)文中写皇帝与他的亲信三次察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展现了整个宫廷的愚蠢和虚伪。(    ) 

(4)故事的结局是让一个小孩子说出真话,是要说明小孩子比大人要聪明,能够看出事情真相。(   ) 

  

8.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xū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fù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根据文中的音节填字。 

    xū                  fù               

(2)这一段是事情的(    ) 

① 高潮和结局                   ② 经过和高潮 

③ 结局和尾声                   ④ 发生和发展 

(3)“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那他为什么还要摆出“更骄傲的神气”?理解正确的是(    )。 

① 说明他精神实在是空虚,借此满足他的虚荣心。 

② 说明他傲慢到了极点,目空一切。 

③ 他是为了掩饰内心的恐慌,说明他的愚蠢与虚伪。 

(4)这篇童话的中心思想是(    )。 

① 指出了骗子的卑劣行径,他们利用人们的信任骗取他人的财物。 

② 讽刺了皇帝图漂亮,求虚荣,反而被骗得赤裸裸地出丑。 

③ 揭露了封建统治者贪婪、愚蠢、昏庸、腐朽的本质,歌颂了儿童的天真无邪。 

④ 说明了只有无私欲、无邪念的人才会说真话,讽刺了那些自欺欺人的人们,剥下了他们虚伪的面纱。 


【试题答案】 

1.(4)    2. 晰;恭;吆;筋 

3.(1)B  (2)C  (3)B  (4)A 

4.(1)神奇;测验   (2)钻;柔和;商量 

5.(3) 

6.(1)比喻   (2)反问   (3)夸张 

7.(1)√ (2)√ (3)√ (4)× 

8.(1)须;副   (2)①  (3)③   (4)③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