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产主的背景
|
|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9-05 |
会员:果木 友情提供
《敕勒歌》产主的背景
一对语文教参一条注释的探究
兰州三十三中 郭志刚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每当读到这首优美的民歌时,眼前即闪现出一幅草原美景。勤劳、豪放的敕勒人民在广亵如茵的草原上放牧着如云如雾的牛羊。这时,更觉得有必要搞清楚这首民歌产生的背景。
敕勒又叫铁勒、丁零。北方人称之为敕勒,南方人称他们为高车(见《魏书》(“蠕蠕传”)。关于他们的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敕勒人的活动区域很广,东到已尼陂(今贝加尔湖),西到今土拉河以西、阿尔泰山及塔尔巴哈台一带;以后继续向西发展到鹿浑海(今新疆布伦托海)一带(见《北史》“高车传”、“乌洛候传”)。漠南也有很多敕勒人驻牧。
敕勒自东汉时期(公元一世纪)就进行过大规模的南迁。当时,一方面由于匈奴日渐衰败,无力阻止敕勒南迁;另一方面中原地区长期处于分割状态,漠南丰美的牧场吸引着敕勒.到魏晋期间,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南迁时,丁零人也随着南迁。到北魏时(公元420年),又有一次大规模的南迁。数十万敕勒人从贝加尔湖南迁到“东至濡源”(今河北丰宁),西到“五原阴山,竟三千里”的广大地区(见《魏书》“世祖纪”、“蠕蠕传”) 从此,辽阔富饶的漠南成为敕勒人聚居的地方。敕勒人民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马、牛、羊、骆驼、制皮、毛织)兼狩猎,学习农耕,学习汉人,很快敕勒成为北方一个最强大的游牧民族。敕勒人造车业很发达。他们造的车“车轮高大,辐数至多”(见《魏书》“高车传”)。正因为如此、当时的南方人称他们为高车。
敕勒族有很多部落,最初有六个姓氏。到南北朝时,又出现了十二个姓氏(见《魏书》“高车传”)。每部各有自己的“君长”:(即酋长)。敕勒内部很早就出现了私有财产。他们各自的牲畜都有自己的“记识”(即标志)。敕勒内部争夺王权,以及不断向邻族发动掠夺性的战争,表明他们早已出现奴隶主贵族。
北魏时(公元四世纪末),驻牧在鹿浑海西北的敕勒部落日益强大起来。“常与蠕蠕(柔然)为敌,亦每侵盗于魏”(《魏书》“高车传”)。北魏道武帝拓跋王圭(鲜卑族),在公元404—一409年间多次发兵攻打西北敕勒,并亲率大军渡弱洛水至鹿浑海,兵发三路分别击败敕勒三十余部落。同时,卫王仪率部从漠北攻破逃散的敕勒七个部落。“高车大惧,诸部震骇”很多部落归服北魏。先有敕力健归服,北魏封他为杨威将军,置司马参军。后有幡豆建率三十余部归服,北魏封他为威远将军,也置司马参军。从此,西北敕勒成为北魏王朝的属部。拓跋王圭为完成统一敕勒的大业,又派将军伊谓率部二万余骑,攻击北部、东部的敕勒人。这些部落闻风归降。至此,除贝加尔湖一带的敕勒人,因“人畜甚众,势力强大”尚未归服,其余全部归服北魏。
公元42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左仆射安原将军率部将一万余骑进军贝加尔湖。这一仗,使东部敕勒人十万多人归服北魏,拓跋焘最后完成统一敕勒各部于北魏的伟业。北魏王朝将新归服的贝加尔部落十万多人迁至漠南一带。这几十万敕勒人民由于共同辛勤劳动,使漠南一带畜牧业有较大发展,农业也有较大发展,使漠南出现一派兴旺景象。
公元五世纪中叶(公元452——465年),北魏文成帝拓跋睿视察漠南。当时敕勒人用“五部高车合聚祭天,众至数万大会走马杀牲,游统歌吟忻忻。其俗称自前世以来,无盛于此。“真是敕勒民族历史上的空前盛况。漠南地区因为主要是敕勒人聚居的地方,故称这一带为“敕勒川”。当时流传的这首敕勒民歌,就是漠南一带畜牧业兴旺发达的景象,也是敕勒人民勤劳豪放性格的真实写照。
初中语文教学参考书上有这样的注释:《敕勒歌》是“斛律金从高欢攻周玉壁在东魏孝静帝武定四年(公元546年)所唱。”那其实是另外一回事。
北魏王朝统一敕勒后,利用敕勒人进攻南朝,敕勒人民为此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敕勒人不愿南下打仗,多次举行起义,但屡被北魏统治者镇压。以后北魏势力渐弱,到公元534年,分裂成西魏、东魏,以后又出现北齐、北周等国。高欢政权依靠并州六镇的流民起家,后投靠鲜卑贵族。为表示忠诚鲜卑贵族,宣称自己是鲜卑人,甚至在公开场合对军队用鲜卑语讲话(见《中国通史》第二册)。以后又发展到以武力挟持魏孝武帝。高欢自公元532年进入洛阳至公元547年死,前后十六年的经营,基本具备了灭东魏立北齐的条件。公元546年,高欢率兵攻打周玉壁,士卒死者十四五、恚愤疾发。周王下令曰:“高欢鼠子,亲犯玉壁。剑弩一发,元凶自毙。”高欢闻听,“勉坐以安士众,悉引诸贵,使解律金唱《敕勒歌》,自己和之。”以鼓舞士气。
如果按此注释,则根本看不出敕勒歌产生的积极背景,也无法正确理解敕勒民族兴旺发达和他们豪放的性格。何况高欢他们唱敕勒歌的目的是为了鼓舞士气。语文教学参考书应将这段历史写清楚,使青少年了解这段历史。
敕勒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开拓了我国最北部的广阔疆域,对祖国的历史作出了贡献。他们创建了东自贝加尔湖、西至阿尔泰山和塔尔巴哈台一带的古代草原文化。敕勒人民对漠南地区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也起过重要作用。敕勒民族又是一个富有光荣传统的民族,五世纪末、六世纪初,他们对北魏王朝的反动统冶和柔然贵族的掠夺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写下了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
刊登于兰州《教育研究动态》1996年第1期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