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幼学纪事》教案3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9-01


幼学纪事
【教学要求】
1、领会课文所叙述的旧社会劳动人民经历的苦难和他们执着的追求,以及对今天年轻一代的启迪意义。
2、理清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文章的记叙顺序,理解文章的叙事特色。
3、了解文章的语言风格,感受文章中有特色的语句。
【教学重点】
   各部分之间内容的联系,记叙顺序。
【教学难点】
   语言的幽默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这是一篇回忆幼年求学艰辛经历的文章,以叙事为主。
      第一部分,写作者幼年的生活环境。  第一段交代作者贫寒的家境,祖母、母亲寡居穷困,没有文化。第二段作者周围的环境——大杂院,同样没有文化。这一段,插叙了“我”  帮老郝叔起草“请会通知”的事,与文章主线看似没有直接联系,而意在说明劳动人民没有文化的痛苦。
     第二部分,概述年幼第一部分,写作者幼年的生活环境。
 第一段交代作者贫寒的家境,祖母、母亲寡居穷困,没有文化。第二段交代作者家庭周围的环境——大杂院,同样没有文化。这一段,插叙了“我”帮老郝叔起草“请会通知”的事,与文章主线看似没有直接联系,而意在说明劳动人民没有文化的痛苦。
     第三部分,概述年幼求学的情况,回忆两位良师对自己的影响。孔德小
学一位忘了姓名的老师,引导作者接近文艺,并给予阶级解放、民主革命
等思想启蒙。卫天霖老师“曾是一位默默的播种者,他曾在孩子们的心里
播下了美的种子”——用他的艺术,更用他的人品。
第三部分,写作者因家境困窘,被迫辍学,过着一当二押三卖的生活。这一部分不是文章记叙的中心,但少年辍学,是作者求学历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必须予以说明;记叙待业期间的凄苦生活,则是为下文记叙作者在这种境遇中苦心求学作铺垫。
第四部分,写作者辍学后苦心求学的经过。这一部分主要写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我”在待业期间,侥幸进辅仁大学中文系旁听的经过;第二件事写找到职业后边做事边上夜校学法语的经过。
二、文章材料安排的特色
本文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文章,从作者出生到十五六岁,十几年间,值得回忆的事情很多,选哪些事情来写,为什么要选这些事情写,这是学习本文所要弄清的问题。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归纳各部分内容要点的基础上,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的题目是“幼学纪事”,即记幼年求学之事。围绕这一中心,课文是这样安排材料的;在什么情况下求学?环境条件如何呢?于是,首先交代一下家庭及周围环境。在恶劣的环境、困苦的条件下,“我”为什么“还喜欢读点书”,并且终有所成,“没有胡乱地生长”呢?这“全靠我幸运地遇到了校内外的许多良师益友”。于是,对“良师益友”尤其是启蒙教师的怀念,自然成了回忆的中心。正是志学之年,又遇上这么好的老师,本该可以好好读书了,可是,生活迫使“我”不得不中途辍学。这是“我”求学过程的一个转折点,必须有个交代。辍学之后如何继续求学呢?这一段经历是最难忘的,自然是最值得记一笔的。整个求学过程大体分两个阶段:先正规上学,后业余求学。文章以时间为顺序来记叙这一过程,二、四部分是记叙的中心,一、三两部分别交代两个阶段的背景,与求学无关的其他往事,统统删去不记,重点突出,条理分明。
本文在叙事的过程中,对那不堪回首原黑暗年代,作了深沉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那时恶劣的政治制度的深恶习痛绝和对良师益友的深挚怀念,字里行间,寄寓着对今天年轻一代的殷切希望,希望他们珍惜良时,好学上进。阅读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文章在叙事过程中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通过叙述事件所要表达的旨意,进而领会这些往事对今天的年轻一代的启迪意义。
三、通俗、幽默的语言
   文章运用第一人称叙述,多用口语,通俗,亲切,在幽默的话语背后,流露出辛酸之情,使读者深受感染。幽默的语言风格,是本文的一大特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教师要讲清幽默的表现形式,并举例说明本文所用的幽默语言的表达效果,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反复朗读,仔细体会。
幽默有两种形式:用貌似轻松的笑话,来说严肃的事情,或故意将笑话说得十分严肃。本文综合运用这两种形式:本是凄凉辛酸的往事,作者却说得俏皮轻松,叫你听得忍俊不禁;正待你想笑时,却分明听得作者说得那么严肃,几乎要催人泪下。比如,文章第一段,交代作者出生于一个“完全没有文化的家庭”,家里根本没有一本书,却偏说,“家里的藏书每年一换”,接着一个转折,“但只有一册”,再来个解释,“就是被俗称为‘皇历’的那本历书”。这“笑话”是说得多么严肃。又如文章第三部分,作者写到辍学后找事做的艰难,“母子两个茫茫然地等着,等着一个谁也不愿多想的茫茫然的未来。”这是多么沉痛的往事!然而文章没有“哭”出声来,接下去便是一句轻松的俏皮话;“茫然中还是有事可做的。子承母业,去当当。”这貌似“轻松”的“俏皮话”,却要比涟涟的泪水更沉痛。
四、作业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幼学纪事》ppt课件(29页)
《幼学纪事》读后感
《幼学纪事》测试练习题
《幼学纪事》ppt课件3
《幼学纪事》ppt课件2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获得教养的途径》《幼学纪事》教学参考
于是之《幼学纪事》原文阅读
《幼学纪事》教案5
《幼学纪事》教案4
《幼学纪事》ppt课件1
沪教版《幼学纪事》教案2
《幼学纪事》重难点分析
《幼学纪事》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