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上 >>课文练习 >>
《装在套子里的人》基础练习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8-29


装在套子里的人 

  

基础练习 

  1.读下列句子,分别选出对句义理解准确的一项。 

  (1)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这说明他:( ) 

  A.责任心强,极力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B.多管闲事,惹人讨厌。 

  C.心胸狭窄,墨守陈规。 

  D.思想保守,观念陈旧。 

  (2)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 ) 

  A.说明别里科夫这类人顽固地维护旧制度、旧思想,限制人们的言论、行动自由。 

  B.从反面说明城里人缺乏斗争精神,只能是屈服高压,战战兢兢地生活。     

  C.影射沙皇专制制度对自由思想的禁锢和高压。 

  D.用的是反语,讽刺别里科夫这类人的虚伪与虚弱。 

  (3)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 ) 

  A.小卧室说明别里科夫还是单身一人,为后面写华连卡与之恋爱打下伏笔。   

  B.别里科夫生活在箱子式的屋子里,反映了当时小城生活水准落后。 

  C.这是环境描写,形象地说明别里科夫生活在套子中。 

  D.说明别里科夫的生活习惯完全是套子式的。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幽默讽刺手法的一句是:( ) 

  A.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甩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B.“我一看见您的姐姐,眼前就变得一片漆黑。一位小姐,或者一个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 

  C.他也真怪,即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D.等到他站起来,华连卡才认出是他。她瞧着他那滑稽的脸相,他那揉皱的大衣,他那雨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为他是一不小心摔下来的,就忍不住纵声大笑,…… 

  3.写别里科夫和华连卡婚事失败这个情节,是为了:( ) 

  A.揭露别里科夫顽固守旧的精神面貌。 

  B.讽刺别里科夫丑恶的神经质的变态心理。 

  C.表现华连卡朝气蓬勃,敢于向旧秩序挑战。 

  D.表现别里科夫同华连卡两人性格是格格不入的。 

  4.课文末尾指出:“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这样写的深刻含义是:( ) 

  A.别里科夫是令人讨厌的人,生活中现在和将来都会遇到这样的人。 

  B.一个别里科夫死了,还会有许多别里科夫存在,预示社会的黑暗腐朽现象还将继续下去。 

  C.别里科夫的存在和出现不是孤立的个别现象,是一定社会的产物,只要旧社会存在,就会有它的支持者、维护者。 

  D.号召人们为获得自由,与旧社会及其支持者、维护者彻底斗争。 

  5.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情节,说明这样安排情节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1)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尾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高兴”的原因是辖制了全城十五年的沙皇卫道士别里科夫死了。 

  (2)“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句中“谦虚”是不自满的意思。 

  (3)契诃夫是19世纪末具有世界声誉的俄国短篇小说大师。 

  (4)别里科夫是一个胆小怕事、因循守旧、顽固保守、惧怕变革的知识分子。 

  (5)讽刺手法就是靠讽刺、嘲讽的语言去描写敌对的或落后的事物,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 

  (6)作者通过别里科夫这一形象,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宣告禁锢人们思想的生活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综合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即(jì)使      暖和(huo)     削(xiāo)铅笔     

  B.胆怯(qiè)     憎(zēng)恶    规矩(ju) 

  C.违(wěi)背     祈(qǐ)祷     降(xiáng)服 

  D.禁(jīn)闭     周济(jì)      孤僻(pǐ)     

  2.下列词语中,词性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陶冶    辖制    减低    B.通宵    体统    恶梦     

  C.显然    诚恳    难堪    D.正在    事先    甚至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①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________,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 

  ②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________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谈话的内容报告校长。     

  ③契诃夫生活在俄国农奴制崩溃和无产阶级革命________兴起的时期。 

  ④这人总想把自己________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 

  A.通知    以至    逐步    装   B.通知    以致    逐渐    装 

  C.通告    以至    逐步    包   D.通告    以致    逐渐    包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睛朗    车篷    辨护    歌颂         

  B.吃荤    怂恿    撮合    游说     

  C.讨厌    促狭    歹毒    兴高采烈      

  D.搓手    沉默    烦脑    安然无惹 

  5.本文运用讽刺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下面分析不当的是:( ) 

  A.开头对别里科夫肖像和生活习惯的描写,使人感到滑稽可笑而令人憎恶。 

  B.用“千万别出乱子”“只求不出什么乱子”等口头禅描写别里科夫套子式的论调,讽刺他谨小慎微的性格,令人可笑。 

  C.“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这“差点”二字是对别里科夫的嘲弄。 

  D.“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一句,深刻表现了对别里科夫的轻蔑、鄙视。 

  6.本文运用的讽刺手法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1)结合上下文来看,画线句子反映的是:( ) 

  A.沙皇专制统治的长期性、残酷性。 

  B.沙皇统治剥夺了孩子们享受完全自由的权利。 

  C.对少年的美好生活的眷恋。 

  D.一个人必须善于应付不同的场合才能生存。 

  (2)“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应该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段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称别里科夫为“装在套子里的人”,你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自读课文,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列表格,说明别里科夫平时都有哪些套子,这些套子反映了别里科夫怎样的性格特点。 

  
 套子内容 

  
 性格特点 

  
  
(1) 

  
 衣着 

  
   
   
  
(2) 

  
 用具 

  
   
   
  
(3) 

  
 职业 

  
   
  
(4) 

  
 思想 

  
   
  
(5) 

  
 论调 

  
   
  
(6) 

  
 生活 

  
   
  

  

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练习。 

  住进高层,看窗外远远的电线上挂着蝉翼彩裙,这肯定是楼上晒衣不慎吹下来的,奇怪的是裙的主人连着几天没发觉自己少了什么,一任它在高高的电线上飘忽。 

  我看不过去,就仰起头来喊:“谁家裙子掉下来了?”那微弱的音量也似彩裙飘去。老伴儿说:“算了吧,她什么时候要穿了,自然会想起。大楼房子,各管各,叫也白费劲!”但也还是想了办法,在电梯口贴了一张提醒告示。 

  门口来了中巴,一群人带着悲泣的面容走了下来,一个孩子捧着一张照片,是个姑娘,姣好面容,说是为了护一个孩子(就是捧照片的人),自己被一个外地人飞快的摩托车撞上了,碰巧撞在水泥柱子上,晕了过去,最后是颅内出血,治不了! 

  “摩托车撞死人,天下奇闻,不是鬼找替身?” 

  “几楼的?” 

  “要表扬了,雷锋没死呀!” 

  隔天,我看见老伴儿把根长长的晾竿用绳子扎了起来,伸出窗外去。 

  “来,帮帮忙!”老伴儿叫着。 

  “是她的吗?”我嫌老伴儿多事了。 

  “不是她的就不管了?” 

  “不是……” 

  四只老皮皱囊的手,颤悠悠的竹竿拨动着裙子飘处,轻轻地,轻轻地——主人还要穿呢!   

  1.对该小说情节发展的阶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发现彩裙——关心彩裙——挑拨彩裙 

  B.见彩裙——说彩裙——拨彩裙——忆彩裙 

  C.彩裙飘忽——彩裙飘因——彩裙丢落 

  D.彩裙飘——彩裙落——彩裙归——彩裙失 

  2.对该小说线索和中心事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明线写姑娘,暗线写老夫妇,中心事件是人们悼念姑娘牺牲。 

  B.明线写老夫妇,暗线写姑娘,中心事件是姑娘为救人而献身。 

  C.明线写老夫妇,暗线写姑娘,中心事件是老夫妇俩为裙分歧。 

  D.明线写老夫妇,暗线写姑娘,中心事件是彩裙飘落到电线上。 

  3.这篇小说构思十分巧妙,巧就巧在:( ) 

  A.悬念设置精巧                B.对话推进情节     

  C.以衣写人,侧面展示          D.以裙为一,一贯到底 

  4.对围观群众的对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反映了他们对英雄因妒嫉而嘲讽、鄙视。 

  B.反映了他们对英雄献身的行为不了解也不理解。 

  C.反映了他们对时代精神的看法不正确的歪曲。     

  D.反映了他们思想畸形,精神麻木,观点错误。     

  5.小说结尾说:“主人还要穿呢!”这样写的用意是:( ) 

  A.姑娘虽死犹生,她将永远活在人们心里。 

  B.留下裙子,表达对姑娘的哀思之情。     

  C.心理感觉,好像裙子的主人并没有死去。 

  D.前面弄错,裙子的主人的确未死,奇峰突现。     

  6.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的典型环境是门口窗外,运用了顺叙和插叙两种叙述方法。     

  B.老伴儿对彩裙所表现的两个行动是贴告示和拨彩裙。 

  C.这篇小说运用的两种主要描写方法是心理描写和行动描写。 

  D.这篇小说的中心思想是歌颂姑娘舍己救人的献身精神。     

  

  

  

  

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 

1.(1)D  (2)C  (3)C  2.D  3.A  4.C   

5.(1)别里科夫两个月前去世;(2)别里科夫生活中的子;(3)别里科夫的思想套子和婚姻风波;(4)别里科夫与柯瓦连科的争论;(5)埋葬别里科夫大快人但将来还不知道有多少别里科夫。作用:由现象到本质揭示了别里科夫顽固、守旧,对统治秩序的奴性害怕、反对一切新生事物的性格特征,结尾暗示了别里科夫这个典型人物深广的社会意义。 

6.(1)√(2)×  (3)√  (4)√  (5)×  (6)√ 

综合练习 

1.B  2.B  3.D  4.B  5.C   

6.(1)用漫画式的夸张手法造成幽默讽刺效果;(2)人物荒谬绝伦的语言用一本正经的口吻表达出来,构成强烈的讽刺;(3)用套中人与新派人物对比描写进行讽刺。 

7.(1)A(2)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带给人们的喜悦太短暂了。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这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专制现实的失望、不满与无奈的心理。(3)指出别里科夫这样的人是一种社会现象,只要旧的社会基础存在,就必然有类似的人物出现。这既揭示了别里科夫形象的典型意义,也启示人们应当同旧制度及其维护者作斗争。(4)提示:这个典型形象从外表、言论、生活习惯到思想方法,无不是“套子”式的。  

8.套子内容:(1)棉大衣、雨鞋;(2)雨伞、表、小刀;(3)教古代语言;(4)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一清二楚;(5)“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6)卧室小,床上挂着帐子,用被子蒙脑袋,关紧的门、叹息声,躺在被子下,战战兢兢,怕小贼溜进来,通宵做恶梦。性格:保守,反对、扼杀一切新思想,反对变革,是沙皇制度的卫道士。 

拓展练习 

  1.A  2.B  3.C  4.D  5.A  6.C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装在套子里的人》ppt课件(11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pptx课件(32页)2
2020年江苏省优质课展评活动《赤壁赋》《装在套子里的人》《变形记》
《装在套子里的人》人物介绍
《装在套子里的人》情节概括(3篇)
《装在套子里的人》思维导图
《装在套子里的人》知识点
《装在套子里的人》pptx课件(32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装在套子里的人》ppt课件(21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ppt课件(13页) 2
《装在套子里的人》ppt课件(39页)
李开杰《勇敢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装在套子里的人》能力拓展阅读练习
《装在套子里的人》检测题
严歌苓《审丑》阅读练习及答案
《装在套子里的人》语段练习
《装在套子里的人》测试练习题
《装在套子里的人》读后感(3篇)
《装在套子里的人》ppt课件(17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反思2
《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6
谁杀死了装在套子里的人ppt课件(35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8
《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5
《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学案4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赏析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参考
《装在套子里的人》ppt课件(23页)
契诃夫《柔弱的人》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装在套子里的人》ppt课件(15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案例(获奖)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7
《装在套子里的人》ppt课件(26页)2
《装在套子里的人》ppt课件(27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ppt课件(13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学案(含答案)
《装在套子里的人》mp3音频朗读
《装在套子里的人》ppt说课课件1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堂实录4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堂实录3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实录
《装在套子里的人》ppt课件(18页)
《装在套子里的人》学案
《装在套子里的人》ppt课件14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