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教学参考 >>
《药》写作时代背景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8-29


《药》的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之一

鲁迅先生的《药》写于1919年4月25日,发表于1919年5月《新青年》第6卷第5号。以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家秋瑾被害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

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对外勾结帝国主义,投降卖国;对内加强反动统治,残酷镇压革命运动,另一方面又在思想上愚弄和麻痹人民,使人民任其宰割,穷苦大众处于极端的悲苦之中。

到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兴起了,1905年前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光复会”、“同盟会”等相继成立。但是由于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使广大民众在思想上麻木、愚昧,民主革命的思想得不到响应,革命总是陷于失败。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秋瑾也因此被告发而入狱,7月15日在绍兴就义。1911年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满清皇帝,中国社会并没有发生任何实际变化。继之而来的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军阀混战,中国仍处于异常黑暗的境地。

鲁迅早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十分关心中国的革命问题。在仙台学医时,他看了日本人杀中国人,而另一大群中国人却来“鉴赏”杀人“壮举”的电影以后,深切感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由此他得出结论:革命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秋瑾烈士的被害,他更感到“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必要。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创作了《药》。

时代背景之二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民国,但由于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软弱性,未能完成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仍然统治着中国,中国仍停留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广大劳动人民在沉重的剥削和压迫下陷于穷困落后状态,觉悟低,迷信思想浓厚。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不发动、不组织群众,革命事业不为广大群众所理解。作者以一九○七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党人秋瑾被杀的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现实。 

时代背景之三

《药》脱稿于五四运动前夕一九一九年四月二十五日,发表于同年五月《新青年》六卷五号。从作品所处理的题材来看,作品中人物所处的时代是在戊戌政变后,辛亥革命前的期间,也就是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先驱者之一秋瑾烈士一九○七年就义那个时候。秋瑾烈士就义后四年,即一九一一年,爆发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自然是一次很重要的革命,因为它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次革命,它是一次全国规模的革命运动,而且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它的历史任务,即民主革命的任务。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仍然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之下,并未实现真正的独立和真正的民主政治,国家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更确切地说,当时中国出现了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等相结合的黑暗统治,人民仍然在严重的剥削和压迫下,处在贫困的愚昧的落后状态。这种情况一直到五四运动后。这就是《药》的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之四

冯雪峰 

辛亥革命及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生活,在鲁迅的作品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最著名的《阿Q正传》,它的人物和题材的时代背景就是辛亥革命时代;同时在《阿Q正传》中对于辛亥革命还有十分深刻和尖锐的批评。在不少篇的杂文和散文中,鲁迅都曾经回忆、谈论和批评到辛亥革命及其前后的时代。这篇《药》,也是描写辛亥革命时代的作品;从它所处理的题材和人物的具体社会环境来说,则作品中人物所处的时代是在戊戌政变后,辛亥革命前的期间,也就是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先驱者之一秋瑾烈士被杀害(一九○七年)的那个时候。

但是,辛亥革命前和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并没有在根本上有所改变。辛亥革命,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自然是一次很重要的革命,因为它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次革命(请看毛主席的分析,《毛泽东选集》六三七——六三八页)。它是一次全国规模的革命运动,而且推翻了满清皇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还没有完成它的历史任务,即民主革命的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变成为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辛亥革命以后,统治中国的仍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势力;就是说,在革命以后,并未实现真正独立和真正民主的政治,而是出现了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等相结合的黑暗统治;国家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社会上,笼罩着的仍然是封建的黑暗势力;劳动人民仍然在严重的剥削和压迫之下,处在穷困的落后的状态里;人民的觉醒程度,自然也还是十分低下的。这样,黑暗的统治既没有根本的改变,则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的落后的状态,在辛亥革命前和辛亥革命后,也不可能有基本上的改变。事实上,社会的封建势力是只有实行彻底的民主革命才能改变和消灭的,人民群众的觉醒程度也只有革命运动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逐步地提高,因此,这种情况就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后才从根本上开始有逐步的改变,即在有共产党深入群众领导彻底的人民民主革命以后,人民的觉醒程度才在一次一次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地和迅速地提高起来,社会也跟着有些进步。例如到了1924—1927年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期间,人民的物质生活自然还是同样的穷苦,但觉醒的程度已经有基本上的改变,社会中民主革命势力和封建反动势力的斗争也空前地尖锐起来了。总之,像上面所说的《药》中所写的社会环境,是辛亥革命前后一直到五四运动初期时的真实情形,而并非只是1907年那一年或那几年的情形。

这就是《药》所写的人物和事情的时代背景。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鲁迅《药》ppt课件(40页)
《药》评点ppt课件1
浅谈《药》中人名暗示的艺术
《药》教学设计(四课时)内含练习
鲁迅《药》备课札记
鲁迅《药》ppt课件13
鲁迅《药》mp3音频朗读
《药》说课稿
《药》缩写
《药》中的“看客”与“茶客”
《药》课堂实录
《药》公开课教案8
《药》ppt课件12
《药》评点·教学设计2
药中的动物描写
《药》教学设计7
《药》ppt课件11
沪教版《药》评点·教案1
《药》能力训练
《药》基础训练
《药》练习题
《药》综合能力测试题
《药》练习测试题(二)
《药》练习测试题(一)
《药》教案6
《药》教案5
《药》教学设计4
《药》教案3
《药》同步练习
鲁迅《药》wma音频课文朗读
《药》flash课件1
《药》ppt课件10
《药》要点讲解
《药》的暗示艺术举隅
《药》关于“如何理解花环?”的思考
《药》的续写
《药》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药》教案2
三个标点一堂课——《药》的教学设计
《药》每一课时
《药》教案1
《药》简案
《药》ppt课件9
《药》ppt课件8
《药》ppt课件7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