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诗经《邶风·静女》课堂实录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8-14



 诗经·邶风·静女》课堂实录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一、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诗歌·卫风·氓》和《秦风·无衣》,知道了《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和赋比兴、重章叠句、微言大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邶风·静女》,看看它有什么特色,这首诗的诗味、诗性与诗情、诗美在何处? 
   二、自习 
   师:下面请同学自由朗读原诗,你发现这首诗哪些地方令你感到有趣、激动与惊奇?请你在书上划下来或写下来,等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一下。 
   三、交流 
   生自习完毕,请学生交流发言。 
   生1: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写作方法。 
   师:体现在何处? 
   生1:静女其姝-静女其娈 
   师:《秦风·无衣》的重章叠句可是一叠到底,这首诗第三章是否与前二章构成重叠? 
   生2:就其表面而言不是,但内在是一样的。因为它仍然是写静女。 
   师:如此看来,这首诗在写作方法上还有一定的创新,它是一种重章叠句的变式。 
   师:既然大家都认为,此诗仍然用了重章叠句,我们在前面讲过,这种写法有利于背诵和歌唱,同时,也具有极高超的暗示技巧,即大框架一样,里面个别地方稍作改变,以此推动整个思想线索或故事情节向前发展,从而抒发诗人浓郁的思想情感,我们认为这叫微言大意。 
   依照我们对《秦风·无衣》的解读:“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同泽-同裳。王于兴师,修我戈矛-矛戟-甲兵,与子同仇-偕作-偕行。”请同学们找出其内在的同型结构,并破译其情节发展的线索。 
   生3:其姝-其娈-其美,俟我城隅-贻我彤管-归我牧荑 
   师:能说出它们内在的发展线索吗? 
   生4:这首诗其实跟《秦风·无衣》一样,描写了三个镜头,采用了蒙太奇手法(这是上堂课讲的)。第一章主要约会,或者说是初恋,第二章是热恋,第三章应该是结婚。 
   师:前两章,我们一看便知,第三章如何说是结婚? 
   生5:不是结婚。 
   师:为什么? 
   沉默……(看来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 
   师:也许这个问题带有难度,但只要我们看一看注释12就明白了。不是有个成语叫结草衔枚么?大概就是与此相关的。但同学们要注意,第三章是写结婚么? 
   生6:不是,只是表示求婚。 
   师:你看书很仔细。你觉得是写结婚好,还是写求婚好? 
   大家热火朝天,莫衷一是。 
   师:为何不是结婚?我这里给同学介绍一个概念,叫“最富孕蕴性的瞬间”,是德国美学家拉辛在《拉奥孔》中提出来的。他曾经举米隆的《掷铁饼者》为例来说,这个雕塑表达的是运动员快要掷出铁饼的一霎那,这时他的肌肉是结实,一旦掷出去,肌肉就会松驰下来,就无法表现力度美了。虽然诗歌艺术与雕塑艺术有些不同,但它也是要塑形象的,此处如果写结婚,感情上就会有一定的松驰,从而把我们完全拉回到现实中。 
   师:如此看来,这三组镜头,三幅画面,如烘云托月般推出了一个形象——静女。请同学们概括一下静女的性格特点,我请几个同学到黑板来写。 
   请四名同学上台板书,他们依次写下了:俏皮,害羞,细腻,热情,主动,忠贞…… 
   师:请上台的同学说说你为什么写这些词?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四、欣赏 
   师:同学们觉得这首诗还有哪些绝妙之处吗? 
   生7:我觉得这个静女主动约人家来,又藏起来,很好玩。 
   生8:我觉得静女很会送东西。“彤管”从颜色上看,是鲜艳的,热烈的,令人心旌摇曳的,给人视觉上的喜悦感;另外,那时没有手机与电话,约会自然很不方便,于是静女想起一个主意,给他支乐管,要约会则吹起他们熟知的乐曲,对方不就知道了吗? 
   生9:他们约会选的地方也很好,很幽静,很浪漫,没人打扰的。 
   师:我觉得同学们讲得非常棒,我在读这首诗时,常常不自觉地将其与《卫风·氓》对比起来。同学们能对比一下吗? 
   生10:《氓》是悲,《静女》是喜。《氓》是对爱情的怨歌,《静女》是对爱情的恋歌。 
   师:同学们,人生没有美好的爱情来支撑,这是最遗憾的。玫瑰花是美的,然而它如果开错了季节,是要枯萎的。如果缺少精心呵护,即使开对了季节,也是要凋谢的。我想,静女,作为牧女;《氓》中的女主人公作为蚕娘,他们都是社会化的成人,而不是像我们这么大的在校生!祝愿同学们拥有生活的诗意! 
   五、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尝试背诵一下这首诗,看看有什么诀窍?(我一贯要求学生找背诵诀窍) 
   生11:抓重章叠句的线索。 
   生12:抓押韵。 
   生13:抓修辞方法,如第二章“彤管”顶针。 
   生14:还有第二章与第三章内在的“回环”——“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师:所以,我们背到第二章,背第三章时,倒过来,从后面往前背,这样便于记忆! 
   师生齐背。 
   六、作业 
   1、 课后用现代诗的形式改写或扩写《静女》。 
   2、 综合《氓》《无衣》《静女》,归纳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诗经》——“安意如式意读情解”之课例
诗经《邶风·静女》mp3音频朗读
《静女》ppt课件5
《静女》ppt课件4
诗经《静女》ppt课件3
《邶风·静女》ppt课件2
《静女》教学实录
《邶风·静女》教案2
《诗经》三首教案1
《静女》原文和译文
《氓》教案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