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文言文 >>
苏轼《新城道中(其一)》赏析(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4-28


苏轼《新城道中(其一)》赏析(一)

              新城道中(其一)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今译】

      东风像是知道我要到山里行,吹断了檐间连日不断的积雨声。岭上浮着的晴云似披着丝棉帽,树头升起的初日象挂着铜钲。矮矮竹篱旁,野桃花点头含笑;清清的沙溪边,柳条轻舞多情。生活在西山一带的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吃了好闹春耕。

【赏析】

      此诗描写作者出巡时途中所见的美丽景色,愉快地赞美了山村人家和平的劳动生活。

  绵绵春雨多日不停,诗人有事需要进山,只好准备冒雨前行。不料天快亮的时候,房檐下滴滴答答地雨声忽然止住了,天放晴了。诗人兴奋之极,心想,这是东风知道我有进山的打算,特意把阴云吹散了吧。

  雨后的早晨,山中景色焕然一新。一座座峰峦眉清目秀,头上顶着洁白的云朵,宛如戴上轻软的丝绵帽子;太阳刚刚升起,挂在高高的树梢,好像一面黄橙橙的铜锣。

  诗人一路前行,路旁景色使人目不暇接。你看,矮矮的竹篱后面,盛开的山桃花探头探脑,红扑扑的脸儿满含笑意;清清的沙溪边上,柳树摆着轻盈的枝条,自由处在的翩翩起舞。一花一木都是这样春意盎然,这样殷勤好客啊。

      诗人正为满山花木左顾右盼,忽见西面山间几缕炊烟袅袅上升,那里的农妇,有的正在烧饭做菜,有的已经提着饭篮走下山来。山下平原上,早有人吆喝着牛儿,趁雨过天晴,忙着春耕了。优美的山野风光,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世间最快乐的,恐怕无过于此了!诗人在这次山行中确实感受到了极大的乐趣。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中间四句组成一套山水画屏。前两句描写远景,用的是比喻手法:山峰戴上洁白的絮帽,树枝挂着明亮的铜锣,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后两句描写近景,用的是拟人手法:山桃花倚篱而笑,杨柳枝无风自摇,自然景物被赋予人的神态举止,真是妩媚极了。诗的开头两句:多情的东风很会察颜观色,猜透了诗人心中的忧虑,并且立即慷慨相助,吹得雨散天开,这怎能不使诗人喜出望外呢!所以进得山来,桃花笑,柳条舞,一路喜气盈盈。新奇的比喻,巧妙的拟人,不仅描绘出山野花木之美,而且烘托出诗人山行之乐,内心之乐和景色之美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这就是人们最爱追求的那种艺术境界:情景相生。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新城道中(其一)》导学案2
《积雨辋川庄作》《新城道中》学案
苏轼《新城道中(其一)》赏析
《新城道中(其一)》ppt课件(27页)
《扬州慢》《新城道中》学案
《新城道中》(一)学案
《扬州慢》《新城道中》教案1
《新城道中》练习
《旅夜书怀》《新城道中》《积雨辋川庄作》ppt课件
《新城道中》ppt课件2
《新城道中(其一)》教案2
苏轼《新城道中》mp3音频朗读
苏轼《新城道中》教学设计2
苏轼《新城道中(其一)》赏析(2)
《新城道中(其一)》教案1
苏轼《新城道中(其一)》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