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说课稿 >>
《黄山记》说课稿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2-27


黄 山 记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黄山记》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内自读课,这是一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徐迟用大手笔描写黄山雄放瑰奇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热爱。 
《黄山记》虽是本单元的课内自读教材,但文章语言优美,构思谋篇独具匠心,体现了游记散文的又一特色:大手笔绘景,突出景物特点。 
2、教学要求: 
根据高考考纲、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以及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教学理论,我制定了如下教学要求: 
⑴、欣赏课文所描写的黄山奇景、理解作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赞美伟大时代的情感,以唤起学生热爱我们的时代、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激情。 
⑵、欣赏本文别出心裁的构思和大手笔的写法。 
⑶、通过和叶圣陶的《黄山三日》对比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 
⑷、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和遣词造句的表达能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 
⑴、教学重点是思想内容的理解和独特的谋篇布局特点。 
⑵、难点是一、二部分在全文的结构和表现方面的作用,以及在对比阅读时对比点的确定上。 
二、说教法: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本文感情色彩鲜明,所以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抒发的深情、引起学生的共鸣,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很重要的,并且本文是课内自读课文,就一定要体现课内自读课文的特点,要放手让学生自读,在学习内容上一整体理解为主,不要求面面俱到。为此我采用“点拨法”。所谓“点拨法”教学是在现代教育科学思想理论指导下,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综合运用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一种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充分发挥教师“教”的职能和学生“学”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点拨教学分五步:1、导入2、研究3、鉴赏4、反馈5、迁移。其目的让学生学会然后达到会学。同时,为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课堂效率,适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 
三、说学法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在上述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运用“自读讨论法”,掌握“读”“想“划”议’结’的学习方法,通过读达到所思,有所得,认真思考,划分重点词句,议出问题的关键,总结各部分特点,帮助学生把握训练的重点。 
四、说教学程序 
  ㈠导入性点拨(激发情感.整体感知)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计算机软件《黄山风光》在屏幕上显示配乐的黄山风景镜头:险峰,云海,日出,摄身光等奇景。用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激发情感导入课文,板书课文题目。 
  ㈡、研究性点拨(明确自读目标,放手让学生自读,全面理解课文) 
1、然学生用两个字概括黄山特点:险、奇。 
2、文章自成四部分,让学生通过自读讨论拟定各部分小标题(要求尽可能用诗的语言概括)。 
3、学情预测:甲、能概括但语言不简练。 
乙、语言简练。 
丙、诗句。 
丁、四句话连成一首诗。 
4、选诗句板书:①黄山胜景天造就(险奇)。 
②千古黄山几人登(险)。 
③攀登天都寻常事(夷)。 
④天下奇景数黄山(奇)。 
  ㈢、鉴赏性点拨(精读课文,解决难点,突破重点) 
1、幻灯投出自读讨论题目:课文一、二部分在全文的结构和表现方面各起什么作用?有人说,如果把这两部分删去,三、四部分也可以独立成篇,且不失为一片优秀的游记之作,你怎么看?二、三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2、学生展开自由讨论。 
3、教师点拨总结,板书要点。 
  ㈣、反馈性点拨(复读课文,巩固提高) 
1、交流各自欣赏的片断(学生个体不同,各自欣赏情况不同),并讲述欣赏的道理。 
2、作者为什么写的这么好? 
3、点拨总结:①“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热爱黄山的美景。 
②语言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 
③谋篇独具匠心。 
㈤、迁移性点拨(通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是知识转化为能力) 
1、导入语:美的表现形式是无比丰富的,徐迟大手笔写黄山气势磅礴的美,同学们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雄壮是美,平凡中也有美;华丽是美,质朴同样也是美。 
2、让学生将《黄山记》与另一篇写黄山的文章《黄山三天》(作者叶圣陶)进行对比阅读,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 
3、指导方法,教学生学会对比阅读的方法,达到会对比阅读。 
板书: 
对比阅读 
①、对比什么 
②、怎样对比:对比要又广度(内容、结构、表达方式、语言等) 
对比要有深度(作者写作目的) 
4、幻灯投出阅读对比表格,组织学生自读讨论,发挥群体作用。 
5、组织评价,让学生熟练掌握对比阅读的方法。 
五、说板书设计 
1、板书设计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的。 
2、板书设计要突出重点、难点。 
3、整个板书设计构成统一的一个整体。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黄山记》ppt课件(33页)
《黄山记》ppt课件(30页)
《黄山记》学案2
《黄山记》读后感
《黄山记》教案6
《黄山记》教案(第二课时)
《黄山记》学案
徐迟《黄山记》——“一路撰联览胜”导读课例
徐迟《黄山记》赏析
《黄山记》课堂实录
《黄山记》表格式教案
粤教版《黄山记》《巩乃斯的马》《瓦尔登湖》教案1
《黄山记》同步练习
《黄山记》ppt课件4
粤教版《黄山记》ppt课件3
《黄山记》ppt课件2
《游黄山记》教案1
《游黄山记》译文
奥教版《黄山记》教案4
《黄山记》教案3
《黄山记》教案2(内含练习)
《黄山记》ppt课件1
《黄山记》教案1
《游黄山记》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