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教学设计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2-18


《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驳论文,学生初次接触驳论文,我认为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本单元开篇文章《“友邦惊诧”论》,学生学起来较难,于是决定把《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文提到前面来讲,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初步认识驳论文的论证过程。

2、掌握作者的相关知识和本文的生字词。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找出文章的驳论点。

2、学会品味文中富有特色的语言,同时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本文跌宕起伏

的感情。

1)体会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对比手法,体会其中的由衷赞美。

之情。

2)体会文中的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中的愤慨和谴责之情。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朴素的爱国情感,感受雨果伟大的人格魅力。



教法设想(朗读法、讨论分析法)

雨果的作品语言精美,感情跌宕起伏,富有音乐美。所以课上应注重“读”,采取各种形式来读:听读、默读、跳读、诵读、品读。重视学生个人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让学生用圈点法精读,体味其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讽刺侵略者的充满睿智的反语,让学生在读中感知美的语言,欣赏美的语言中激起情感的波澜。在合作讨论中,唤醒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灵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沟通作者与学者情感交流的目的。最后和学生一起体悟作者的批驳过程。



其次运用多媒体手段介绍圆明园,通过丰富的图片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事半功倍地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性目标。

课题
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雨果致巴特雷上尉的一封信 (法 雨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初步认识驳论文的论证过程。

2、掌握作者的相关知识和本文的生字词。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找出文章的驳论点。

2、学会品味文中富有特色的语言,同时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

受本文跌宕起伏的感情。

1)体会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对比手法,体会其中的由衷赞美

之情。

2)体会文中的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中的愤慨和谴责之情。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朴素的爱国情感,感受雨果伟大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同能力目标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课 型
新 授

教学难点
同情感目标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 时
第一课时

授课人
邓金玲
班 级
二(3)班
授课时间
2007、4、4

教学过程及步骤

教学设计(师生活动、教学环节)
教学意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以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为了能得到大家的认同,我们还要有充足的理由来作支撑,前边我们已经学了不少这样的文章(如典型的议论文《谈骨气》)。但有时我们也会认为对方的观点不正确,这时我们就想反驳他,那怎么样才能驳倒对方而确立自己的正确的观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法国大文豪雨果的《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看看会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简介作者)



二、检测预习

字词检测



三、进入新课

1、师范读课文

生思考:本文是雨果给巴特雷上尉的回信,信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 

教学设计(师生活动、教学环节)




从生活入手,解决学生所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因为已经学过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所以要学生简介作者





语文学习,基础知识很重要,通过预习排除生字难词,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师范读把学生带进课文情境,学生在听读中能感受到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而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也许不能很好的概括出作者的

观点,但可能能说出雨果的愤怒控

教学意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2、分析第一段,得出巴特雷上尉的错误观点(板书:简要写出错误观点)



3、既然雨果不同意巴特雷的观点,他是如何批驳的呢?品读第三段

思考:1、这段写了什么内容?

2、找出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并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鉴赏品味。

示例:

集中表达雨果评价圆明园的句子:

是世界奇迹;

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是亚洲文明的剪影。

(可明确此段作者的观点:圆明园是世界奇迹,属于各国人民,属于全人类)



3、如此令人惊骇的杰作却毁于一旦作为中国人,我们能不痛恨吗?能不记下这耻辱吗?作为侵略者的同胞——雨果,他明确的表述了自己对此的感情态度。让我一起走进作者的心灵。 
阅读5---10段回答下列问题:
自读5-10段,分析作者是怎样谴责英法的侵略罪行的

(可明确作者观点: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洗劫、放火是野蛮的强盗行径,将受历史制裁)

四、小结:依据板书概括本文论证过程,帮助学生整体把握作者批驳思路认识驳论文

五、作业(见课件)
诉与谴责,由此可引导学生看课文第一段

带领学生分析批驳过程

学生可能能答出赞美评价的词语,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学生自己分析,只要依据文本,能感受到雨果对圆明园的赞美之情即可

对圆明园幻想的描写、对比手法以及重点语句的理解学生能分析多少分析多少,以鼓励为主,师点拨,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体悟的能力



出示圆明园被毁前的图片

可作简单介绍





出示圆明园被毁后的图片

通过图片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有直言谴责的如:“强盗”、“洗劫”、“放火”、“行窃”等词语一针见血表达作者极度愤慨之情。

其次运用反语:“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词语讽刺揭露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揭露侵略者强盗罪行的实质是毁灭人类文明的野蛮行径。表达作者无比愤慨之情。

引导学生分析重点句体会作者对英法政府的的强烈不满




板书: 

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雨果致巴特雷上尉的一封信

法 雨果

错误观点 间接批驳 直接批驳

远征 体面 出色 地位 联军 强盗行为

两国 共同分享的光荣 价值 政府 野蛮行径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ppt课件2
《“友邦惊诧”论》《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教案1
《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