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人教版选修《匡超人》教案1
作者:linsen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1-20


作者:linsen
作者EMAIL:6809@126.com
 
导读提纲:
    1、课前阅读《儒林外史》15-18回(参考材料1),全面了解匡超人的性格特征和生活经历;
    2、读出自己的感受;
    3、思考: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匡超人的蜕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否突然?
《匡超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立足文本,疏通文意,从作品的语言文字描能够读出作者的情感态度;
    2、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评述人物的形象特征;
    3、从教材提供的选段出发,辐射到小说的有关章节,全面了解匡超人在那样的儒林环境中 ,是怎样从一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堕落到可笑可鄙的人的 ;
    4、了解小说讽刺的艺术手法,进一步深入挖掘作品的社会和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立足文本,疏通文意,从作品的语言文字描能够读出作者的情感态度;
    2、从教材提供的选段出发,辐射到小说的有关章节,全面了解匡超人在那样的儒林环境中 ,是怎样从一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堕落到可笑可鄙的人的。
难点:
    1、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评述人物的形象特征;
    2、了解小说讽刺的艺术手法,入挖掘作品的社会和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以范进 、周进等典型的儒林怪事引入正文的学习)
 
二、初步了解吴敬梓和他的《儒林外史》(参看《立体课堂》及相关的材料)
 
三、疏通文意(对照课下注解,交流不理解的词句)
 
四、谈出阅读小说后的初步感受(内容、形式不拘)
 
五、探讨匡超人的形象特征及其社会意义
作者对笔下的匡超人及其其他人物的态度只是批判和抨击吗?阅读课文,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讨论并分析匡超人的形象特征。
1、讨论一:
课文节选部分的匡超人,已经从一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堕落成为无耻之徒,他的无耻行为是通过哪些具体的事情反映出来的?结合小说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匡超人的无耻行为
为自己开脱辩解
你的独特感受
对待家人的态度
执意送夫人下乡
 
 
隐瞒婚史,再结夫妻
 
 
置办丧事
 
 
对待儒林旧友的态度
潘三入狱,恕不探望
 
 
怕承担赏罚明之虞
 
 
恬不知耻自夸
误用“先儒”,酿成笑话,不以为耻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虚伪狡诈、迂腐辛辣的士林丑恶之人,他的言行举止与众儒林众生相比,有过之无不及。他的语言、心理活动已使儒林众生丑相毕现,他的行为结果却令人生厌和不屑。然而,作者笔下的匡超人最初却并不是这样一个人,他善良纯净,讲孝道、重情义。
 
2、讨论二:小说是如何描写这个心地善良、讲孝道、重情义的青年的?
(让学生回顾小说15-18回中读到的匡超人形象,师生共同参与探讨)
教师明确:(见参考资料2)
 
3、讨论三:者塑造匡超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小说工55回,却用了5回多来塑造匡超人这个人物形象,作者的用意到底何在?同学们可以展开讨论。
说明作者所处的儒林已经四一个大染缸,匡超人的变质堕落的过程正是儒林熏染的结果,这充分说明了匡超人这个人物在《儒林外史》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地位。
 
六、小小辩论会:
围绕匡超人变质的责任问题,进行小组辩论赛。(旨在培养个性化的解读,并能够根据文本有责任大胆地谈出自己对主题的理解)
辩题:匡超人由善良变丑恶、由勤勉变迂腐的过程,责任到底在谁?
正方:责任在于儒林众生,是他们的熏染、腐蚀导致他的变质。
反方:责任全在于他本身,如果他坚守自己善良,就不会变质。
辩论过程(选定主持人 , 安排好时间和环节)
教师评价、总结
 
七、探讨本文的艺术成就
1、独特的结构——“虽允长篇,颇同短制”
小说结构上与通常的长篇小说以中心人物、中心事件来结构的方式不同,它 以连缀的故事、相互衔接的人物 ,既独立又 前后呼应地结成艺术整体,奠定了我国讽刺小说的基石。
2、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辛辣的讽刺
作者因久阅文坛,对文人的心态自然非常熟稔,一旦发为讽刺,不但穷形尽相,往往还剔骨见髓,使有疾者霍然汗出。他的观察点是:人物、冲突。
4、细节描写,夸张的语言,写实手法,等等,都是讽刺小说艺术的基础。
 
八、作业:写作练习(任选其一)
    1、假如匡超人活在今天的社会,会变成什么样的人?(题目自拟)
    2、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定匡超人的形象特征。(概括形象特征)
九、教学后记: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匡超人》ppt课件(15页)
《匡超人》导学案
中国小说欣赏之《匡超人》ppt课件(25页)
《匡超人》ppt课件4
《匡超人》ppt课件3
《匡超人》ppt课件2
《儒林外史之匡超人》教学设计2
《匡超人》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