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册数 |
篇目 |
作 者 |
体裁 |
主题·情感 |
突出艺术特色 |
常考品析句 |
|
七上 |
回乡偶书 |
唐·贺之章 |
七绝 |
久别回乡的喜悦和久客伤老之情 |
富有戏剧性的儿童笑问场面充满感慨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
夜雨寄北 |
唐·李商隐 |
七绝 |
游子羁旅巴山的孤独之感和思家之情 |
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
淮上与友人别 |
唐·郑谷 |
七绝 |
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 |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唐·王勃 |
五律 |
送别诗,依依惜别 |
与一般送别不一样,对将要离别的友人宽慰和劝勉,表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唐·刘禹锡 |
七律 |
表达作者二十多年转徙巴山楚水的悲愤心情和旷达的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
巧用典故、对比,自然贴切。格调高昂,豁达乐观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唐·李白 |
七绝 |
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也有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
借景抒情,想象丰富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
江南春 |
唐·杜牧 |
七绝 |
江南美景,热爱之情 |
笔调明丽,特征突出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
登飞来峰 |
宋·王安石 |
七绝 |
抒政治抱负,充满信心 |
借景说理 |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
望岳 |
唐·杜甫 |
五律 |
赞美泰山,抒发积极进取精神 |
不同角度进行描写,深含哲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
观沧海 |
东汉·曹操 |
古体诗 |
借大海广阔的胸怀抒发自己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
借景抒怀,歌以咏志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
七下 |
饮酒 |
东晋·陶渊明 |
五律 |
归复自然,人生追求 |
融景、情、理于一体,意境深远含蓄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
次北固山下 |
唐·王湾 |
七律 |
描写壮丽景色,抒发时光流逝之感 |
描写生动,蕴含自然理趣 |
海上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唐·韩愈 |
七绝 |
对早春景物的喜爱之情 |
语言清新自然,平淡中余味无穷 |
草色遥看近却无。 |
|
雁门太守行 |
唐·李贺 |
七律 |
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
意境非常苍凉,语气非常悲壮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
天净沙·秋思 |
元·马致远 |
曲(小令) |
深秋晚景图,孤寂愁苦情 |
景如画,情如诉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
迢迢牵牛星 |
汉·无名氏 |
古诗 |
借神话故事,抒爱情挫折之苦 |
叠字的运用 |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
渡荆门送别 |
唐·李白 |
五律 |
绘山川美景,抒远别壮游,心怀开阔之激情 |
远景近景结合,情景交融,景色壮阔,心怀开阔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
春望 |
唐·杜甫 |
五律 |
感时恨别,忧国思家 |
情在叙中,情在景中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边三月,家书抵万金。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唐·岑参 |
七言古诗 |
塞外冰天雪地风光,边塞将士豪迈气概和壮烈胸怀 |
奇情妙思,浓浓边塞风情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
西江月 |
南宋·辛弃疾 |
词 |
山村盛夏月夜图,清幽恬静,丰收在望,无限喜悦 |
侧面烘托,动静结合,活泼轻快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
八上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唐·杜甫 |
古体诗 |
饱受战乱之苦还忧天下寒士,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可见 |
描写生动、准确,叙事中抒发情感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
过故人庄 |
唐·孟浩然 |
五律 |
优美的田园风光,淳朴真挚的情谊 |
自然平白,情感真挚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
游山西村 |
南宋·陆游 |
七律 |
农村安静、欢悦的景象,热情好客的盛情,寄托诗人的希望 |
“游”字贯通,深寓哲理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
渔家傲 |
北宋·范仲淹 |
词 |
边塞萧条秋色,戍边将士思家忧国情怀 |
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巧用典故,苍凉激昂 |
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
浣溪沙 |
北宋·苏轼 |
词 |
抒发诗人力求振作精神的乐观态度 |
画面鲜明,情调高昂 |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
|
观刈麦 |
唐·白居易 |
古体 |
记叙农事,悯农主题 |
叙述曲折详尽,对比鲜明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
|
赤壁 |
唐·杜牧 |
七绝 |
借三国赤壁抒自己的感慨,借古讽今 |
托物言志,吊古咏怀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
过零丁洋 |
元·文天祥 |
七律 |
爱国主义诗歌典范 |
对仗工整,自然天成。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
己亥杂诗 |
清·龚自珍 |
七绝 |
辞官离京心情复杂,报效国家献身精神不减 |
构思新颖,移情于物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
山坡羊·潼关怀古 |
元·张养浩 |
曲 |
点出了封建王朝更替的实质 |
写景、抒情、议论结合自然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
八下 |
采薇 |
《诗经》 |
古诗 |
归乡士卒思乡之情 |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
|
|
十五从军征 |
《乐府诗集 |
乐府诗 |
兵役残酷、战乱频繁、灾难深重 |
第一称叙述,质朴感人 |
|
|
送别 |
隋·无名氏 |
七绝 |
对兵役繁重的怨恨情绪 |
巧用双关,影射、讥讽隋统治者 |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
|
清平乐·村居 |
南宋·辛弃疾 |
词 |
农家怡静舒适的生活和怡然自乐的情趣 |
如画卷,形象、活泼 |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
朝天子·咏喇叭 |
明·王磐 |
曲 |
讽刺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行径 |
借物咏怀,诙谐 |
|
|
长歌行 |
《乐府诗集》 |
乐府诗 |
借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 |
设喻巧妙,哲理深刻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唐·孟浩然 |
五律 |
干谒诗。渴望引见,积极用世 |
夸张、比喻、用典,委婉含蓄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坐妯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
山居秋暝 |
唐·王维 |
五律 |
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格调清新 |
诗中有画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
渔家傲 |
南宋·李清照 |
词 |
渴望自由,追求光明 |
画面壮阔,豪情万丈 |
九万里风鹏正举。 |
|
长相思 |
清·纳兰性德 |
词 |
孤寂伤感,厌恶扈从生活 |
借景抒情 |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
九上 |
使至塞上 |
唐·王维 |
五律 |
绘塞外奇特壮丽风光,抒抑郁孤寂情感 |
即景设喻,描绘逼真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
泊秦淮 |
唐·杜牧 |
七绝 |
忧愁伤感,讽刺权贵 |
情景交融,妙用互文 |
全诗 |
|
无题 |
唐·李商隐 |
七律 |
爱情诗。忠贞不渝,绵绵情深 |
比喻、象征巧妙贴切,对仗工整自然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
浣溪沙 |
北宋·晏殊 |
词 |
对年华流逝、好景不常的感伤之情 |
跌宕起伏,自然天成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北宋·苏轼 |
词 |
中秋对月,不无惆怅,但超然豁达,化为人生哲理,美好祝愿 |
浪漫豪放,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唐·杜甫 |
七律 |
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忽闻叛乱已平捷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
句式工整,语言酣畅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
滁州西涧 |
唐·韦应物 |
七绝 |
晚潮雨中恬淡幽静的景象 |
如清新淡雅的山水画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
约客 |
南宋 |
七绝 |
深夜约客不至的惆怅失落感受 |
对比、对仗、炼字精到 |
全诗 |
|
如梦令 |
南宋·李清照 |
词 |
憧憬、关注美好生活 |
用典型细节表现生活情趣 |
绿肥红瘦 |
|
菩萨蛮 |
南宋·辛弃疾 |
词 |
追昔抚今,抒恢复中原的不灭意志的必胜信心,格调苍凉沉郁 |
借江水抒情 |
下阕 |
|
九下 |
黄鹤楼 |
唐·崔颢 |
七律 |
凭吊古迹,抒思乡情怀 |
从传说中联想到现实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
钱塘湖春行 |
唐·白居易 |
七律 |
景色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有无限喜悦之情 |
意象事物鲜明,特征准确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
相见欢 |
南唐·李煜 |
词 |
清秋月夜,囚居生活,亡国愁苦 |
自然直率无雕琢之痕 |
剪不断,理还乱,是记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北宋·苏轼 |
词 |
描写出猎壮观场面,抒发为国效命壮志 |
场面壮阔,风格豪放 |
左牵黄,右擎苍,千骑卷平冈。
会搀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
行路难 |
唐·李白 |
古体诗 |
对理想的追求和自信 |
感情激荡起伏,用典精妙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长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
凉州词 |
唐·王翰 |
七绝 |
戍边将士边塞军营酣饮为乐,豪迈中不乏凄凉 |
边塞特色鲜明,情感错综复杂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
咏煤炭 |
明·于谦 |
七律 |
为国献身 |
托物言志 |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
|
虞美人 |
南唐·李煜 |
词 |
亡国之君的凄楚愁怀 |
设喻巧妙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