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教学参考 >>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参考资料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12-10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晚唐绝句自杜牧、李商隐以后,单纯议论之风渐炽,抒情性、形象性和音乐性都大为减弱。而郑谷的七绝则仍然保持了长于抒情、富于风韵的特点。 
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 
一、二两句即景抒情,点醒别离,写得潇洒不着力,读来别具一种天然的风韵。画面很疏朗:扬子江头的渡口,杨柳青青,晚风中,柳丝轻拂,杨花飘荡。岸边停泊着待发的小船,友人即将渡江南去。淡淡几笔,象一幅清新秀雅的水墨画。景中寓情,富于含蕴。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唤起一种“柳丝长,玉骢难系”的伤离意绪;蒙蒙飘荡的杨花,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勾起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美好的江头柳色,宜人春光,在这里恰恰成了离情别绪的触媒,所以说“愁杀渡江人”。诗人用淡墨点染景色,用重笔抒写愁绪,初看似不甚协调,细味方感到二者的和谐统一。两句中“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等同音字的有意重复,构成了一种既轻爽流利,又回环往复,富于情韵美的风调,使人读来既感到感情的深永,又不显得过于沉重与伤感。次句虽单提“渡江人”,但彼此羁旅漂泊,南北乖离,君愁我亦愁,原是不言自明的。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正面抒写握别时情景。驿亭宴别,酒酣情浓,席间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即景抒情,所奏的也许正是象征着别离的《折杨柳》吧。这笛声正倾诉出彼此的离衷,使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耳接神驰,默默相对,思绪萦绕,随风远扬。离笛声中,天色仿佛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握别的时间到了。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君向潇湘我向秦。诗到这里,戛然而止。 
这首诗的成功,和有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富于情韵的结尾有密切关系。表面上看,末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的叙述语,既乏寓情于景的描写,也无一唱三叹的抒情,实际上诗的深长韵味恰恰就蕴含在这貌似朴直的不结之结当中。由于前面已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结句的截然而止,便恰如抔土之障黄流,在反激与对照中愈益显出其内涵的丰富。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在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达。“君”“我”对举,“向”字重迭,更使得这句诗增添了咏叹的情味。 
郑谷,字守愚,唐朝袁州(江西宜春)人。乾宁三年(八九六),昭宗避难华州,他也赶去,“寓居云台道舍”,因而自称诗集为《云台编》。《鹧鸪》为时传诵,被称“郑鹧鸪”;《雪中偶题》亦被画家采作题材。诗属唐末流行的那种轻巧清快的格调。  
唐朝时,有个法名叫齐己的和尚,住在江陵龙兴寺,学识渊博,能诗善文,自号衡岳沙门。冬天的一个早晨,他刚做完早课,一个小和尚喜形于色地跑进佛堂连声喊道:师父,后园的梅花开了,快去观赏!”齐己一听,立即起身到后园。进入后园,远远望去,确有几枝梅花已傲然怒放。“嗬!真是太美了,简直就是一首诗!”齐己赞叹着、观赏着,一首咏梅诗便在他脑海中酝酿而成,脱口而出:“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早梅》诗写好后,齐己和尚照例又拿去请他的文友们品评。文友们看了后,都觉得写得不错,其中有个人说:“袁州(江西宜春)的郑谷,善写‘鹧鸪诗’,人称郑鹧鸪。这人诗文的特点就是用词准确、生动,师父不妨去请他看看。”齐己听了,立即带了自己的早梅》诗,动身去郑谷家。郑谷读了《早梅》一诗后,深思片刻说:“既为《早梅》,昨夜数枝开’这句不足以点名‘早’字,不如把‘数枝’改为‘一枝’的好。”齐己听了郑谷的话,觉得十分有道理,佩服极了,便口称老师,跪下来虔诚地向郑谷行礼。其他文人觉得郑谷只替齐己的诗改了一个字,全诗就显得确切、生动多了,便都说郑谷是齐己的“一字之师”。 
后人为纪念郑谷,将宜春市袁州区东风大街以南名为:鹧鸪路.(现为袁州区灵泉街道鹧鸪居委会管辖范围内) 
题邸间壁 
作者: 郑谷 
酴醿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 
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 
【按】此为作者旅行至常山,忆家而拟作闺中思己之诗。 
【酴醿】一花三叶,其香清远 
【玉钗】烛花 
淮上与友人别 
作者: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风笛】风中传来的笛声 
【离亭】古人在驿亭送别,因有“离亭”之称 
闲题 
作者: 郑谷 
举世何人肯自知,须逢精鉴定妍媸。 
若教嫫母临明镜,也道不劳红粉施。 
中年 
作者: 郑谷 
漠漠秦云淡淡天,新年景象入中年。 
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苔色满墙寻故第,雨声一夜忆春田。 
衰迟自喜添诗学,更把前题改数联。 
   
【故第】旧家第宅 
旅寓洛南村舍 
作者: 郑谷 
村落清明近,秋千稚女夸。 
春阴妨柳絮,月黑见梨花。 
白鸟窥鱼网,青帘认酒家。 
幽栖虽自适,交友在京华。 
   
  【秋千】女子在清明节打秋千为戏是时俗 
  【柳絮】晴日有风飞扬,阴湿则难 
  【梨花】色白,无月色夜亦能见 
  【白鸟】鹭鸶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广西玉林市中考题)
《淮上与友人别》教案3
《淮上与友人别》ppt课件(16页)
《淮上与友人别》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淮上与友人别》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淮上与友人别》ppt课件4
《淮上与友人别》ppt课件3
《淮上与友人别》教学设计2
《淮上与友人别》阅读练习及答案2
《淮上与友人别》阅读练习及答案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ppt课件2
离别诗《淮上与友人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说课稿
古代送别诗二首(淮上与友人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ppt课件
《淮上与友人别》教案1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mp3音频朗读
《淮上与友人别》原文和译文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ppt课件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诗歌鉴赏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