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渐》教案5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10-15


《渐》教学设计
 
郁文中学      韦时英
 
教学内容:广东版第二册第三单元第11课《渐》
教材分析:
《渐》是丰子恺的一篇富有哲理性的议论散文,文章以自我的情感体验和观察为基础,抒写个人的见解和主张,作者观点非常独到、深刻,表达含蓄。它通过对人的生命历程中渐变规律的描述和分析,揭示时间的隐秘性和欺骗性,告诫世人要珍惜时间,把握渐变,坚持做一个明达、谦让、平和的人,呼吁社会的谦让与和平。文章不仅从哲理深思方面给学生以启迪,更从处世做学问方面给学生以点睛。因此把握作者写作目的,并从中获得的人生启示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文章在写法上铺得开,挖得深,横向铺陈,联想丰富,纵向挖掘,深刻厚实。结构上看似笔随兴致,仔细分析,却可见处处关联。文章谈论的话题不离“人生”:时间的渐进中,人的不知不觉的渐变;文章中所举的事例都是集中于一个事物——不自觉变化而真正发生渐变的“人”本身。
    文章在内容上虽然是以日常生活中事物——“渐变”为写作对象,但作者的感情、寄寓的哲理较隐晦,学生较难理解,而作者对于所要表达的主题点到即止,并不赘言,加之举了一些寓言性的事例,增加了学生阅读和理解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我先讲述一个与渐有关有趣实验,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渐变事例:小孩—老人,“纨绔子弟”—“偷儿”,季节转变……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现象,让学生对渐先有感性认识。但由于本课哲理性蕴涵较深,学生可能无法顺利的挖掘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因此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后半部分,关键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说:“试看乘火车的旅客中,……就少有这样的明达之人。”理解作者所赞扬的“大人格”,“大人生”。由这些事例的寓意归纳出文章的写作目的。另外新课标语文强调学有所悟,但更注重学有所获和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提升自我。因此在教学最后我巧设讨论题,让学生通过讨论畅所欲言,把所学到的,所悟到的,所收获到的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的: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抓住重点语句,把握作者写作目的,并从中获得人生启示。
三、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讲述一个与“渐”有关有趣实验导入。
二、       推进新课:
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渐变事例:小孩—老人,“纨绔子弟”—“偷儿”,季节转变……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现象,让学生对“渐”先有感性认识。
三、       作者简介:
丰子恺先生是中国现代漫画家、翻译家、文学家、美术教育家。浙江桐乡人。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曾受业于李叔同(弘一法师),后游学于日本。在东京学习绘画和音乐时,受到了画家竹久梦二画风影响。回国后开始以漫画描绘故事意境、儿童生活等。丰子恺博学多才,除了漫画、散文、翻译,还在美术音乐理论、书法及艺术教育等诸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有《子恺漫画》,《缘缘堂随笔》等众多作品行世。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他的散文多为关于艺术、儿童和人生的感怀与颖悟。可分为三类:(1)探究人生和自然的奥秘;(2)写儿童情趣;(3)写本人生活经历和社会世态炎凉。《渐》写于1928年,收入《缘缘堂随笔》散文中,丰子恺先生后来又整理了一个集子命名为《静观人生》。《渐》这篇文章被放在“人生咏叹”这个专题中,可知《渐》所写的内容与人生感叹相关联。
 
四、         
四、重点分析文章写作目的。
(一)全班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最后两段。
要求:1. 教师纠正学生读错多音字。
2. 多媒体出示字词积累,强调注意多音字和相似词。
3. 教师指导朗读方法,示范朗读诗歌。
4. 教师讲述文中诗歌大意。
 
(二)理解重点句子,领悟作者写作目的。
1. 看乘火车的旅客中,常有明达的人,有的宁牺牲暂时的安乐而让其坐位于老弱者,以求心的太平(或博暂时的美誉);有的见众人争先下车,而退在后面,或高呼“勿要轧,总有得下去的!”“大家都要下去的!”然而在乘“社会”或“世界”的大火车的“人生”的长期的旅客中,就少有这样的明达之人。(你如何理解这一段话?)
明确:“乘火车的旅客”这一比喻揭示了人生态度,在短时间内,人们也许能做到明达,谦让,平和,不计较得失;但时间久长,就很少有人能做到。
附板书加强理解:
乘真正火车    短时间    明达    多
乘人生火车    长时间    明达    少
2. 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这里的“大人格”,“大人生”指什么人?)
明确:对社会有所助益、明达,谦让,平和,不计个人得失。
五、       提我提升:
讨论: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被“渐”所迷不被“渐”所欺,做到具有大人格和大人生的人?(请结合课文和自身经历来谈谈你的看法)。
六、       课堂小结:
同学们经过认真讨论,思考了人生,认识了自我,也发表了精彩见解。但是我们对人生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说的层面上,我们要努力地去实践人生。历史上任何一个取得成就的人都不是只说不做的懒汉,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到的,所悟到的,所收获到的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文中布莱克说:“一粒沙里见世界,《渐》就犹如一粒沙,却让我们见着了真的人生,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应该还有很多,所以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让同学们继续去感悟《渐》,进一步丰盈我们的人生。
七、       布置作业:
写作能力:
以“读《渐》感悟”为话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实践能力:
收集有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附:
作者:韦时英
单位:郁文中学
年龄:24
邮编:529477
电话:13725943432
电邮:wei-shi-ying@163.com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渐》ppt课件(23页)
《渐》同步练习
《渐》ppt课件4(粤教版必修二)
《渐》教案7
《渐》教学设计6
《渐》flash课件1
丰子恺《渐》原文阅读
《渐》教学实录
《渐》ppt课件3
粤教版《渐》ppt课件2
粤教版《渐》教案4
《渐》教学设计3
《渐》教案2
《渐》ppt课件1
《渐》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