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试卷 >>中考模拟试卷 >>北京市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0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10-07


 北京市门头沟区2007年初三第一次统一练习
   第I卷 积累·运用(共24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表格内。(10分)
   题 号 1 2 3 4 5
   答 案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是
   A.琐屑 (xiè) 无聊 (liāo) 闲情逸致 (yì) 
   B.憎恶 (zēng) 渊博 (yuān) 称心如意 (chèng) 
   C.炫耀 (yào) 游弋 (yì) 与日俱增 (jù) 
   D.信赖 (lài) 悠扬(yōu) 罪魁祸首 (kuí)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是
   A.懊悔 赋闲 拔山涉水
   B.打盹 绯红 变本加厉
   C.隔膜 抚慰 不速之客
   D.感慨 恭敬 触景生情 
   3.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是 
   A. 相得益彰 相辅相成 相提并论
   B. 莫名其妙 名副其实 名正言顺
   C. 异乎寻常 异口同声 异想天开
   D. 自得其乐 自给自足 自强不息 
   4.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为英雄全训华守墓37年的陈健,获得了“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的称号。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一个生者对一个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_______,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_______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_______…… 
   A 约束 淡去 风范 B 制约 淡忘 风范 
   C 约束 淡忘 风尚 D 制约 淡去 风尚 
   5.题目、作者及作者生活的朝代对应有错误的是
   A.《醉翁亭记》 欧阳修 宋
   B.《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宋
   C.《岳阳楼记》 范仲淹 宋
   D.《饮酒》 陶渊明 宋 
   二、简答题(14分)
   6.背诵、默写(5分)
   1)八百里分麾下炙, ,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 ___ _ ”。
   3)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古代诗文中也有很多涉及颜色的景物描写,请写出两个这样的句子,并写出其作者。
   答:诗句: ;作者: 。
   7.文学名著积累(2分)
   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 名 作 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8.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2分)
   例文: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小了。
   仿写: 。 
   9.阅读表格(4分)
   下面是噪声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统计说明,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音 量 噪声情况 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0-60分贝 一般说话的声音 不影响人体健康 
   60-80分贝 相当于一台打印机或一台割草机发出的声音 人的心血管将受到伤害 
   80-100分贝 相当于一辆从身边驶过的卡车或电锯发出的声音 会对人的听力造成很大伤害 
   100-120分贝 相当于电锯或迪斯科舞厅、战斗机发出的声响 严重影响人们的听力,人们难以忍受,身心会常受到伤害 
   120分贝以上 相当于爆破及有些打击乐发出的声响 人们会失眠、心慌、精力无法集中,健康将会遭受极大伤害 
   (1)根据表格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噪声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答: 。 
   (2)降低噪声污染已成当务之急,对此你有何建议,请写出一条。
   答: 。
   10.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捐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1分)
   答: 。 
   
   第II卷 理解·感悟(共36分)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11—14题(9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① 阡陌交通 交通: ; 
   ②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 
   12.加点字与“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中的“咸”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 皆若空游无所依
   C.百废具兴 D. 前人之述备矣
   13.翻译划线的句子。(3分)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 。
   14.选出对《桃花源记》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种说法( )。(2分)
   A.本文最后写南阳名士刘子骥“欣然规往”,但“未果”,更增强了这个虚幻故事的真实感。
   B.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人人平等、自由、自食其力的社会。
   C.本文反映了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否定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D.作者写到太守、南阳名士,说明作者并不存在逃避现实的思想倾向。
   四、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父亲的收藏》一文,完成15—19题。(12分)
   父亲的收藏
   作家茨威格喜欢收藏名人的手稿。他有过许多非常珍贵的藏品,他的墙上挂着布莱克的一幅素描和歌德一首诗的手迹,他的柜中放着巴赫、海顿、肖邦的乐谱,他甚至收集到了莫扎特十一岁时的一件手稿。诸如此类的珍品太多了。这些东西如果留到现在,几乎件件都是价值连城。可惜的是,他们在茨威格自杀后全都散失,有些可能永远消失了。
   我是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这则轶事的,读完后我唏嘘不已:“太可惜了。”然后突然又想起什么似的回过头去,问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父亲:“这么多年您收藏了什么?”
   父亲一愣。过了片刻,父亲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没有没有,”父亲说,“我没收藏什么。”我听了,顿时狐疑起来。我知道父亲有一只木箱子,平时总是锁着的,里面到底装着什么,谁也不清楚。这么一想,我忍不住一阵窃喜,莫非父亲真的收藏着什么值钱的好东西?
   “您别逗了。”我笑了起来,“您那木箱子里是不是有几件明清时代的官瓷?”父亲没有说话,只是摇头。“要不,就是徐悲鸿的《奔马图》、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父亲仍然摇头。我急了:“再不济,也有几块黄金白银或者祖传的玉镯什么的吧?”
   父亲依然不慌不忙地看他的报纸,脸上呈现着温和的笑,那笑此刻在我的眼里却开始变得有些神秘。我想父亲肯定藏着什么传世珍宝,他只是不肯拿出来让我们分享罢了,我的好奇心越发大了起来。“我只想看看,不会要您的东西的。”我对父亲说。
   过了一会,父亲放下手头的报纸,问:“你真要看吗?”我一个劲地点头。父亲走到自己的卧室,捧出了那只箱子,打开,然后把东西一件一件地拿出来。
   父亲的藏品大致如下:
   三个儿女从小学时代开始的成绩报告书,三好学生奖状,参加各种竞赛的获奖证书,一本破旧的新华字典,扉页上有某某学校三等奖字样,年代久远了,字迹模糊看不清楚。好几份我和弟弟的检查书,一大扎一大扎我们姐弟三人写给父亲的信件,还有几封特别的信,是姐姐谈恋爱时她男朋友写过来的,不知怎么被父亲收着了。然后就是几本剪贴簿,翻开来一看,是姐姐和我发在报刊上的涂鸦之作。
   父亲颇吃力地弯着腰,一边收拾着,一边说:“你看,没什么值钱的呀。”我没有回答父亲的话,有那么一会,我愣在那里。的确,和茨威格的藏品比较起来,父亲的收藏没有一件是珍品,但我知道,在父亲的眼里,它们却是无价之宝。就在我转身那一刻,看到父亲还是那样温和地微笑着,刹那间,我的泪水夺眶而出。人们常说父爱如山,今天我才真正感觉到它沉重的分量。
   15.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说说“父亲的收藏”是什么?(2分)
   答: 。
   16.请你仔细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并结合语境体会加点词语的作用。(2分)
   父亲走到自己的卧室,捧出了那只箱子,打开,然后把东西一件一件地拿出来。
   答: 。
   17.说说你对“我愣在那里。的确,和茨威格的藏品比较起来,父亲的收藏没有一件是珍品,但我知道,在父亲的眼里,它们却是无价之宝。”一句的理解。(2分)
   答: 。
   18.文章结尾说“就在我转身那一刻,看到父亲还是那样温和地微笑着,刹那间,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我”的泪水为什么会“夺眶而出”?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 。
   19.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父母之爱的理解。(150—200字)(4分)
   材料一:美国“9.11”恐怖事件中,被困在大楼无法逃脱的银行家爱德华,自知性命难保。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拨通了三个电话,其中最后一个电话是打给他年迈的母亲的,他只说出了“妈妈,我爱你”几个字,便被埋进了坍塌的大楼里。
   材料二:智利作家米斯特拉尔用这样一段文字来传达一位母亲的心声:“别以为只有我怀着他的时候他才跟我血肉相连。当他将来下地自由走动时,即便远在天边,抽打在他身上的风同样会撕裂我的肉,他的呼喊声也同样有我的声音。唉,我的孩子,我的一颦一笑,其实都是你脸色的反应。”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2题。(7分)
   ①随着淡水储量的减少,海水淡化技术已从沙漠地带走向城市。
   ②半个世纪以来,通过大规模淡化海水来获取饮用水这一方法一直为少数富裕而又缺水的沙漠地带国家所有。而现在,情况却在发生变化,就在最近几周,两个气候温和的城市——伦敦和中国天津,均宣布了建立大型海水淡化厂的计划。
   ③蒸馏海水以获得淡水的方法早就存在,但通过加热海水和收集水蒸气来大规模淡化海水则始于上世纪50年代那些盛产石油且能源充足的海湾国家。另外一个主要方法则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逆渗透”技术,即迫使海水通过细密的薄膜过滤掉其中的盐分。如今,全球淡化水日产能力已接近3000万立方米,约占全球生活用水供给量的3%。其中2/3来自海水淡化处理,其余则来自对地下咸水的淡化处理。
   ④无论是蒸发盐水还是迫使其经过过滤网,这两种淡化技术都要消耗掉大量能源。过去,生产1立方米这样的脱盐水,要花上好几美元。但近5年来,随着结实耐用的尼龙薄膜和醋酸纤维膜的问世,“逆渗透”方法的费用也得以下降。这种新型复合膜一次能过滤掉75%的盐分,且寿命较长。如果想要完全去除水中的盐分,则需要过滤几次才行。
   ⑤在弗罗里达的坦帕海湾有一家“逆渗透”技术淡化水厂,可以在干旱年份弥补地下水存储量的不足。加州圣克鲁斯也正在建设类似的工厂。此外,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澳大利亚佩斯和南非开普敦,建设此类工厂的计划也正在讨论之中。西班牙政府更是放弃上届政府从北部的埃布罗河向南部干旱地区调水的计划,转而着手建设20家“逆渗透”技术水厂,预计产水量将可满足西班牙淡水总需求量的1%。现在,以色列的淡化海水是最便宜的。在那里,世界上最大的逆渗透水厂的淡水成本约为每立方米50美分,这和将淡水从加利利海输送到特拉维夫的每立方米30美分的费用差不多。在以色列,大约有1/10的水是淡化水。
   ⑥低廉的价格促使一些处于温带地区的城市也加入到这场“逆渗透”淡化水革命中来。就在上个月,中国宣布了在天津建造一座大型“逆渗透”海水淡化厂的计划,日产水量将达到10万立方米。英国泰晤士河水利管理局已经表示将投资2亿英镑在伦敦东部的泰晤士河边建造一座“逆渗透”水厂,日产水量将达到15万立方米,可以满足约100万人的生活用水需要。
   ⑦海水淡化专家汪尼克警告说,海水淡化的兴起可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盐分从海水中分离出来形成高浓度咸水后,便被大多数水厂倒回大海。这种高盐度的废水不仅含有水垢、腐蚀物,还含有防腐的化学添加剂。同时,海水淡化的能源需求仍是个大问题,一座典型的“逆渗透”水厂每生产1立方米淡水的耗电量为6度。现在,一些利用核电站淡化海水的试验项目正在进行中,最近的一例是在印度的金奈。
   ⑧今天,淡化水约占全世界饮用水的1%,各国政府都很重视增加淡化水的比重。然而,我们还需要谨慎处理淡化产生的废水,并且利用再生能源为水厂供电,否则,这项本可以令我们免于淡水争夺战的技术将会加剧气候变化,而这将会给我们本已有限的天然淡水资源带来更大的压力。
   (摘自2004年8月12日《参考消息》)
   20.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2分)
   21.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淡化海水的两种办法是: (2分)
   ① ;
   ② 。
   22.用文中的话说说“这种新型复合膜一次能过滤掉75%的盐分”中的“这种新型复合膜”指的是什么?它的特点有哪些?(3分)
   答: ;
   特点: 。
   
   (三)阅读《读书的广和精》,完成23—26题。(8分)
   读书的广和精
   ①人类的历史是悲壮的接力赛,我们看不到前面的人,但我们却受到前人的智慧和创造的启示。那些给我们以精神滋养的人消失了,却留下了他们无声的言说,这就是书籍。书籍创造了人类精神历史的奇观,逝去的人和活着的人远隔时光却可以对话和交流。
   ②人类求知的方式很多,许多时候是靠亲身的实践,在实践的失败或成功中获得经验。也靠前人对后人直接承传。例如,我们从母亲、老师等前辈那里接受了人生的道理,一次行事可以避免诸多的挫折。但最主要的方式却是间接的,即阅读,这就是我们在人生之初识字求学的原由。
   ③前人通过各种文字把他们的人生经验和思考固定在书籍中,从而创造出了跨越时空的最广泛也最奇妙的心灵沟通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书籍比喻为人类文明和良知的不灭的薪传。
   ④大凡得以留传的书总是有益于人类的。通常说的“开卷有益”,是在承认书籍作为前人智慧结晶的前提下的一种普泛的说法。前人的思考和创造,或可直接为我们所用,解决我们实际遇到的疑难,或可直接启示我们的思路,使我们获得广阔的视野,取得丰富的积蕴,这就是“有益”。
   ⑤我向来主张趁着年轻精力充沛时多读书,哪怕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甚至是“不求甚解”也无妨,见多识广,最终可以把我们造就成有知识、有涵养的人。但话又说回来,世上有那么多书,人们的时间又有限,文史经哲,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古今中外,即便是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全读。所以,读书又要选择。一味地“多读”有时反而会失去要领,事倍而功半。因此,在主张广泛阅读的同时,还要提倡严格意义上的精读。
   ⑥“开卷有益”是对的,但浅尝辄止却不是我们所提倡的,虽知之甚多却停留于浮表。一知半解未必是读书的良策。所以,但求广博而不求精深也会造成偏颇。事实上,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往往是几本或可能是某一本书,极而言之甚至是某人某书的某些名言警句。那些书、那些话,不仅是在扩大人们的知识的层面上给人以益处,而且也在影响人们的品格修养,从做事到做人的更深层面上的影响,甚至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⑦一个人在其人生旅途上,能有这样一本书作为亲爱的朋友相随相伴,那真是人生的幸运。不过,话又说回来,你不曾广泛的涉猎,又如何能遇上这样的人生知己呢?
   ⑧前人传下来的话,“书中自有……”什么什么的,那是用世俗的功利的眼光看读书,无非是说,“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这些你所憧憬的,通过读书就能实现。但要是换一个角度,知识、修养、技能、品格,书籍不仅给你以服务的能力、生存的动力,同时还铸造你的灵魂,最后改造你的人生。也可以说,通过书籍,你可以了解整个世界。这样说来,读书可谓是人生的第一要事了。
   23. 用文中的一句话准确表述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答: 。
   24.文中画线的一句话“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往往是几本或可能是某一本书,极而言之甚至是某人某书的某些名言警句。”作者用它来表明自己的什么看法?(1分)
   答: 。
   25.简要分析第④—⑥段的论证过程。(3分)
   答: 
   。
   26. “通过书籍,你可以了解整个世界。”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结合平时读书的感受,谈谈你的看法。(10—15字)(2分)
   答: 。
   
   
   第III卷 表达·交流(共60分)
   五、作文(60分)
   人们常说“万物生长离不开雨露阳光”,回想我们的成长历程,亲人给我们以温暖,老师给我们以教诲,同学给我们以帮助,书籍给我们以力量,成功给我们以信心,挫折给我们以教训……
   请以“ 给我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600字。
   
   
   
   
   
   
   北京市门头沟区2007年初三第一次统一练习参考答案
   第I卷 积累·运用(共24分)
   一、选择题:(10分)
   1 2 3 4 5
   B A D A D
   二、简答题(14分)
   6.背诵、默写(5分)
   1)五十弦翻塞外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
   或“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范仲淹(其他诗句正确亦可)
   7.(2分)《三国演义》 罗贯中 诸葛亮 (前三个空共1分)
   一个人不仅要有智慧,还要善于用人。(意思对即可)
   8.(2分)示例:(1)山间的小溪!你奔流不息时,生命就延长了。
   或(2)短小的蜡烛!你静静燃烧时,四周就亮了。
   或(3)地上的小草!你向风雪低头时,生命就结束了。(意思对即可)
   9.(4分)(1)噪声越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大。 (意思对即可)
   (2)居民区内不得放高音喇叭;或禁止在市区通行重型卡车;居民区内建筑工地应限时工作。 (答出一条,意思对即可)
   10.(1分)献上一片爱心,托起一片希望;或捐出一本图书,送去一片阳光;捐出一件衣物,送去一份温暖等。 (答出一条,意思对即可)
   第II卷 理解·感悟(共36分)
   三、文言文阅读(9分)
   11.(2分)① 交错相通 ② 与世隔绝的地方
   12.(2分)D.
   13.(3分)老人和小孩,都安适悠闲,自得其乐。
   14.(2分) D
   四、现代文阅读(27分)
   (一)《父亲的收藏》(12分)
   15.(2分)是记录我们成长过程的见证物。(意思对即可)
   16.(2分)写出了父亲拿出珍藏品时的状态,表现了父亲对他的珍藏品的无比珍爱之情。
   (意思对即可)
   17.(2分)从收藏的意义上讲,父亲的收藏一文不值,但从父亲的角度讲,这些东西记录了儿女们的成长过程。这些藏品,因为记录了“我们”成长的轨迹,所以价值不凡。因此是“无价之宝”。 (意思对即可)
   18.(2分)“我”被父亲的珍藏品所震撼;被父亲对儿女的深沉的爱所感动。(意思对即可)
   19.(4分)答案示例:“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道出了天下父母对儿女的牵挂与疼爱。选文中父亲收藏的那一件件记录着“我们”成长足迹的藏品;那位智利母亲发自肺腑的心声,不都印证了这一点吗?儿女们在这种伟大而无私的爱的情感中成长着。文中那“夺眶而出”的泪水,“材料一”中,爱德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打给母亲的那个电话,都使人们看到了儿女们对父母之爱的理解与感怀。(观点1分,结合选文内容及材料3分。)
   (二)(7分)
   20.(2分)城市中实施海水淡化技术的情况。 (意思对即可)
   21.(2分)①通过加热海水和收集水蒸气来大规模淡化海水;②运用“逆渗透”技术,迫使海水通过细密的薄膜过滤掉其中的盐分。 (意思对即可)
   22.(3分)尼龙薄膜和醋酸纤维素膜(1分)。过滤盐分的功能好,使用寿命长(2分)。(意思对即可)
   (三)《读书的广和精》(8分)
   23. (2分)在主张广泛阅读的同时,还要提倡严格意义上的精读。(意思对即可)
   24.(1分)读书要讲求精深(或读书要有选择)。(意思对即可)
   25.(3分)首先,作者从多读的角度点出“开卷有益”;然后,明确指出:在广泛阅读的同时,还要提倡严格意义上的精读;最后,从书籍对人们的影响这一点,分析论证了读书的重要性。(意思对即可)
   26.(2分)“整个世界”在这里指的是精神世界,完善品格,增长知识,加强修养,净化心灵等。(结合自己读书体会,择其一点谈,意思对即可。)示例:读书,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或: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等。)
   第III卷 表达·交流(共60分)
   五、认真按照“2007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学科作文评分新标准”评阅试卷。
   内容、表达要求及赋分范围 说明 书写
   一类(60-52) 要求:符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1-2语病,赋分范围:55—47分。 以51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字迹工整,标点正确,有1—2个错别字,格式规范。(5分)
   二类(51-44) 要求: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充实,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语病,赋分范围:46—39分。 以4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字迹工整,标点大体正确,有3—4个错别字,格式规范。(4分)
   三类(43-36) 要求: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充实,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合理,语言基本通顺,有5-6语病,赋分范围:38—31分。 以34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有5—7个错别字,格式大体规范。(3分)
   四类(35-0) 要求: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合理,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赋分范围:30—0分。 以14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有8—10个错别字,格式不规范。(2—1分)
   2007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学科作文评分新标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密云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2022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丰台区2022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二模试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届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燕山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丰台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2022届北京市延庆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中考作文优秀范文(2篇)
2021年北京市中考作文题解读及优秀范文:志愿?志愿!志愿
202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届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门头沟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平谷区2021届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丰台区2021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北京市中考满分作文:时间控制器的思考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