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作文中心 >>读后感范文 >>
读《梅圣俞诗集序》有感
作者:零凝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8-28


试论“文穷而后工” 
                ——读《梅圣俞诗集序》有感
 
零凝
 
    在欧阳修这篇文章中我最欣赏的是其“文穷而后工”的思想!这不但是对中国古代社会身处穷境文仕之“发愤著书”的美学概括,也对后代产生一定影响。直至今日,这种思想仍然很值得我们思考。 
  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开篇说道:“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诗人一开篇便就诗歌创作解说了文学创作中“穷而后工”现象。文中,作者重点强调诗人之穷与诗之工的因果关系,前者决定后者。诗人之“穷”主要指其不能施理想抱负于社会政治,而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因此却造成了“诗工”的条件:一是可以自由地观照大自然的美,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和认识;一是能更有利于深入社会人生,了解普通民众的苦闷愤懑,并蓄积、激发自已的“忧思感愤”之情;而且愈穷则生活感受愈丰富,体验愈深入,愤怨愈浓厚,因此可以“写人情之难言”,产生优秀感人产作品。这类作品呢,往往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与审美价值。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涉及到对文学创作主体心理状态和情感活动情况的认识,它的确包含着深刻的启示。自古至今,有多少文人骚客印证了这一思想!真所谓源远而流长…… 
  在先秦,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爱国反被谗见疏,发愤之情可谓强也!他说过“惜诵以致愍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离骚》)司马迁在《史记*屈原传》中说到“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他又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的观点不无道理,正是这些政治的拙折,促使屈原作成《离骚》!正是由于屈原这样正直忠介之士厄运之“穷”这客观现实而产生了“怨”“愤”的主观感情,进而著诗文抒发之,后“工”也。 
  象屈原之样遭遇的文人在古代岂是少数?!让我们来看看唐代的诗人们。李白,仕途始终不得志,政治包负更是难以实现,最终是落湖自尽,其遭遇亦可谓“穷”了,结果呢,成为了后人无法岂及的大诗人!他有诗云“哀怨起骚人”(《古风》)更有切身的体会:“仆书室坐愁,亦已久矣,每思欲遐登蓬莱,极目四海,手弄白日,顶摩青穹,挥斥幽愤,不可得也。”(《暮春江夏送张祖监承之东都序》) 
  文中“挥斥幽愤”当然就是“发愤”,其“愤”与“愁”含义相通,愁极生穷啊,正所谓“白发三千尺,言愁似个长”! 
  李白之后的杜甫,又是另一位“文穷而后工”的实践家,他大量忧国伤民的成功之作,正是在抒发个人之忧愤,乃至广大人民群众忧愤之中产生。试想,如果没有杜甫的遭遇,他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吗?!可见是“文穷”而“后工”啊! 
  在中国古代类似“文穷而后工”的文人还有很多,如司马迁受宫而作《史记》;柳宗元因政治之穷,而发愤工文;刘禹锡仕途多舛,“凝瞳万象起,朗吟孤愤平”(《秋江蚤发》);陆游因“穷”而力“工”……这一都印证了欧阳修的“文穷后工”说。 
  怀古罢了,还看今朝。现当代作家忧民忧国以文救国也可看是“文穷而后工”的另一种例子。时光流逝,二十一世纪的今日,文学在世界范围不同程度的没落,人们的思维渐渐的被肤浅的经济表面同化,越来越少的人能够耐下心来探讨自已或者他人的心灵世界。文学几乎成为有用无用的东西。“文穷而后工”非常悲哀的变成了这样的禅释:文人因“穷”不得不弃“文”而从“工商”了!! 
  对此,我们今人是否应该自已反省反省,特别是作为一位写手,能够真正明白“文穷而后工”所代表的不仅是一种现象,更是一个时代的价值观的表征吗?!…… 
文章引用自: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梅圣俞诗集序》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梅圣俞诗集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梅圣俞诗集序》ppt课件3
《梅圣俞诗集序》ppt课件2
《梅圣俞诗集序》检测练习题
《小公务员之死》读后感(3篇)
《老屋窗口》读后感
《故宫博物院》读后感(2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2篇)
《继母的账本》读后感
王蒙《人生三境》读后感
《重阳节》感想
作文:采菊东篱下
《相见欢》读后感
作文:千年离殇
作文:舞一曲淡泊,遗万世芬芳
评晴雯作文:你在我心里
《城市之肺》读后感
《相信未来》读后感(2篇)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俗世奇人》读后感(2篇)
《晏子治东阿》启示
《白杨礼赞》读后感(4篇)
《故乡的野菜》读后感
《沉船之前》读后感(2篇)
《永远的蝴蝶》读后感(3篇)
作文:永远的苏东坡
《苏武传》读后感:千秋苏武
有关包身工的作文:包弟的心声
关于项羽的作文:霸一世
印象中最深的一节课——《声声慢》
《指南录后序》读后感(6篇)
《锦瑟》读后感:半尘未央,梦浮生
《雨霖铃》读后感:霖铃雨落
读《品质》杂谈
《梅圣俞诗集序》教案1
《梅圣俞诗集序》ppt课件1
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mp3音频朗读
《梅圣俞诗集序》原文和译文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