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牡丹的拒绝》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3-08


作者: 朱桂娟 
作者email: guojiaylw@vip.sina.com
 
牡丹的拒绝
教学目标
1明确本文深刻的“喻理”“寓意”。
2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本文的作者张抗抗。
3品位本文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1导入:牡丹在国人乃至世界人的心目中占有很高地位,历代的许多文人墨客,社会名流,皇帝贵族无不喜欢牡丹。他们不仅爱花、赏花、宴花、结花、拜花,而且种花、插花、写花,与牡丹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抗抗的散文《牡丹的拒绝》让我们来看看,当代作家眼中的牡丹是怎样的。
 
2作者简介:张抗抗,1950年出生于杭州。1969年赴北大荒上山下乡,1979年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现为黑龙江省作协副主席,一级作家,中国作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迄今已发表小说散文近500万字,出版各类专集40余种,多次获各类文学奖,许多作品被译为英、德、法、日文介绍到海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等并出版《张抗抗自选集》5卷。早期作品主要以创伤文学为主,但她的诸如《隐形伴侣》、《白罂粟》、《赤彤丹朱》等代表作所表露出来的对纯真的执着、对历史的冷静思考颇为独树一帜和令人称道。她的《情爱画廊》是布老虎丛书之一,其大胆的对于人类的情爱内心世界的描写与对情爱观念的探索令人着迷。作为一位作家,张抗抗具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和艺术素质,一方面她以女性的温柔和细腻探索青年一代的追求与痛苦,以敏锐、潇洒的笔揭示人的心灵底蕴,作品中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纯净的诗意;另一方面比之于其他女作家的作品,她的作品包含着更多的理性思考。她不被感觉和情绪所左右,而是以一个智者的清醒有意识地将作品当作某些思考的载体,使其很多作品以深邃而独到的思索见长。
 
3疏通字词:仰慕  赞誉  雍容华贵  绚丽  惊世骇俗  跋山涉水  蔚然成风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瞻仰  黯淡萧瑟  恣意  濡染  窥视  膜拜  消遁  安之若素  贬谪  繁衍
 
4《牡丹的拒绝》是当代著名女作家张抗抗的一篇优美的散文。作品没有象众多描写牡丹的作品那样一味赞美牡丹的雍容华贵、绚丽多姿,而是独辟蹊径,通过对牡丹花开花落的描写,着力赞美牡丹的拒绝,赞扬牡丹不慕虚华、对生命执着追求的精神。
(1)通读全文,理请本文的脉络结构。(齐声朗读,请学生概括段落大意)
 点拨:构思巧妙、脉络清晰,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本文以隔行分段的形式,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洛阳看牡丹。
第二部分:写牡丹的拒绝。
第三部分:意在揭示牡丹拒绝的原因。
(2)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教师引导点拨)
问题设计一开篇用了四个排比句概括牡丹的美,这是人们喜欢牡丹的原因。但人们为什么偏偏从四面八方赶到洛阳观看牡丹呢?
点拨:是因为欧阳修说过“洛阳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牡丹“奇”在何处?文章又用武则天怒贬牡丹至洛阳的传说,给牡丹身上笼上一层神秘色彩,所有这些都大大地澎胀了人们观看洛阳牡丹的欲望。
(俗话说“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人们观看洛阳牡丹的欲望越强烈,看不到牡丹花开时的感情波动就会越大,感情波动越大,就越能引起人们对下文牡丹的拒绝的思索,文章的主题就更容易凸现出来。可以说,此段正是为下文牡丹拒绝以及探究牡丹的个性与品味蓄势。)
 
问题设计二人们是乘兴而来的。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但牡丹却毅然拒绝了人们。牡丹究竟为什么拒绝绽放呢?
点拨:“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
 
问题设计三第三段中说,牡丹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根据上下文,简要说明这“荣誉和赞颂”具体指什么?
点拨:人们为它开花时的火热激情、辉煌灿烂和宏大气势,为它的倾国倾城、国色天香而倾倒、疯狂。
 
问题设计四作者认为牡丹不应作为富贵”膜拜,而应作为“高贵”来颂扬,其原因是什么?根据全文分点概括说明。
点拨:花开倾其所有,花落惊心动魄,不开时表现出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品格。
 
问题设计五通过上面的讨论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牡丹具有怎样的品质?
点拨:牡丹具有高贵的品质。它拒绝的是人们对它的不切实际的要求,是人们的盲目崇拜,它拒绝的是不属于自己的虚华,它所以拒绝,正是要固守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它所以拒绝,正是为了保持清醒的头脑,使自己那一年一度的绽放来得更加庄严而壮丽。那冷漠的背后是火一样的热情,那拒绝的背后,是一份雷打不动的执着!
 
问题设计六这篇散文,作者从你”的角度来抒写牡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第四、五段,写的都是“想象”,这样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点拨:从“你”的角度来写可以促成情感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通过想象,渲染了牡丹花开的盛况,强调了人们的感受。
 
5总结:本文以洛阳牡丹拒绝开放为描述的重点,赞美了牡丹的个性之美,高贵之美,品味之美。文章似一篇喻理寓言,以牡丹的拒绝说明人的高贵不在于富丽而在于品位的深刻寓意
 
作业:根据课堂学习、思考,写一篇对本文赏析的文章。
板书
为什么喜欢牡丹?——→洛阳牡丹“尤为天下奇”——→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高贵品质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张抗抗《牡丹的拒绝》mp3音频朗读
《牡丹的拒绝》ppt课件(63页)
《牡丹的拒绝》说课稿
《牡丹的拒绝》阅读练习
张抗抗《牡丹的拒绝》原文阅读
《牡丹的拒绝》教案4
《牡丹的拒绝》教案3
《牡丹的拒绝》ppt课件2
《牡丹的拒绝》ppt课件1
《牡丹的拒绝》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