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北师大版《诗歌三首》《一条大河》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3-06


《诗歌三首》《一条大河》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背诵这4首诗歌。
   2. 再次领会长江黄河在诗中的形象以及他所赋予的民族精神。
   3. 本单元的四首诗歌以及《长江》各自表达了对祖国母亲怎样的情感。
   4. 有感情的朗诵这几首诗歌。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领会作者的情感,感受长江的形象。
   教学难点:同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可以放歌进入主题,比如《长江之歌》《黄河颂》《一条大河》。
   二.作者简介:
   1. 余光中,1928年生,福建永春人。1948年在厦门大学读书时开始诗歌创作。1950年随家人到台湾,1952年出版第一本诗集。1958年赴美,获艺术硕士学位。1959年返台开始任教讲学,一边继续诗歌创作。1997年当选为台湾笔会会长。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钟乳石》《莲的联想》<《白与苦瓜》等,散文集《左手的缪斯》《听听那冷雨》《日不落家》等。他的诗题材丰沛,形式灵活,风格多样,从现代古典到民歌,从政治抒情诗新古典诗咏史诗到乡愁诗,走出了一条富有独创性的艺术道路。
   2.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人。20世纪30年代投身文艺运动。1935年发表抗日爱国歌词《五月的花海》,广为流传。1939年创作著名的《黄河大合唱》歌词,由冼星海谱曲,是有国际影响的杰作。著有诗集《五月花》《惜春时》。
   三.诗歌朗诵训练:
   1.小组讨论这几首诗应采取的朗读节奏语调,应持有的情感。
   2.个人试读,小组试读片断。
   3.推荐小组优秀同学班级朗读。同学评价。
   4.教师示范朗读。
   四.布置作业:背诵第一首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作者介绍,进入本课。
   二.齐诵《当我死时》。赏析这首诗。
   1. 死亡本来是痛苦的,但是在余光中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满足,甚至有一种幸福的美感,为什么?
   条件是安葬的地方要在“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活着的时候不能回乡,只指望死后的安葬。
   这种美感,是由长江黄河衍生出来的意向表现出来的。先把长江黄河之间的大陆转化为“最宽阔的床”,死也自然转化为“睡”。再是把黄河长江的涛声转化为音乐(安魂曲),这样的美不但是意向的美,而且是想象的美。
   2. 为什么要对现实的躯体听觉作如此夸张的想象?
   表达了诗人痛切的思念之苦,希望彻底的拥有祖国,全身心的融入 祖国的情感。
   3. 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母亲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对祖国的无限思念,表达了思念之苦。
   三.指定学生诵读这首诗。
   四.赏析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
   1.《黄河大合唱》内容简介:共分八个乐章。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依次是: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
   2.黄河的形象:既是自然景象,又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它具有英雄的气魄。
   3. 研讨:为什么用黄河而不是长江代表我们的民族的英雄主义精神传统?
   4. 如何展示黄河合格者的形象?总结主题。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颂歌,歌颂了伟大坚强的民族英雄主义气概。
   黄河的英雄气概: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气势。(表象)
   蕴含的民族精神:不气不挠、坚韧、执着、无私奉献的韧性。
   五.布置作业:1.继续背诵。2. 完成《中华一题》课内部分。
   第三、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作者简介。并解决生字词。
   埋葬 头颅 瞭望 未餍 饕餮 鹧鸪 
   巅峰 澎湃 狂澜 劈成 屏障 哺育 荡涤
   磅礴 简陋 铆牢 角逐 偌大 惬意 戛然
   蓦地 矜持 踊上 清泠泠 荡漾 缠绵 艄公
   揉出 摇曳 颤颤巍巍 步履 颠簸 潸然 
   浸淫 饱蘸 
   三.组织学生预习,布置预习思考:
   1、文章开头写在大院里看电影有无必要?
   有,为后文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以及对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曲的怀念作铺垫。
   2、文章中详细描绘了朗朗弹奏这首歌曲的时候得情形,以及给人带来的心灵感受,有什么作用?
   要强调这首歌曲给人带来的巨大震撼,深化文章的主题,由作者对家乡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扩展成了对祖国的深情。
   四、总结全文
   五、小结该几课,比较其异同。

作者:蔡静
提供者: 世纪风劲 
Email: zsfsjfj@126.com 
编号:13925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诗歌三首》《一条大河》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诗歌三首》《一条大河》教案及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