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内疚(jiù) 勾(gōu)当 戛(jiá)然而止 B.笑靥(yè) 吮(shǔn)吸 量(liáng)体裁衣 C.木讷(nè) 翘(qiǎo)首 退避三舍(shě) D.哂(shěn)笑 处(chǔ)境 心宽体胖(p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思忖 赋予 人才倍出 食不果腹 B.装潢 向往 原形毕露 以逸待劳 C.幅射 谜团 欲盖弥彰 察言观色 D.臆测 奥秘 剑拔弩张 凭心而论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同义词中最值得研究的是那些非严格意义的同义词,因为它们同中有异,使用的时候就必须有所__________。 ②有些人利用税制改革的机会,故意把水搅浑,乘机哄抬物价__________暴利。 ③__________发展的这样快,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加倍工作,才不至于落后啊! A.区别 牟取 时事 B.分别 谋取 时势 C.区别 牟取 时势 D.分别 谋取 时事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被连绵秋雨浸湿了的林荫路,在颤巍巍的白杨树下伸展着,满地是行将就木的枯草。 B.在很短的时间内,张教授就发表了几篇颇有影响的论文,令人侧目而视。 C.当她身着一袭水绿色比赛服,溶入音乐起舞时,观众无不如沐春风。周晓菁用她的形体语言,行云流水般勾勒出江南春光无限好的意境。 D.悲观的马尔萨斯认为,人类所需要的食物与大地所能供给的粮食愈来愈不成比例,人类的处境会日益恶化,贫富不均的情形将每况愈下。 5.下类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几年来,常有报纸对明星大肆吹捧,过分的溢美之词,助长了某些明星的骄傲情绪,使他们离观众越来越远。 B.起初他只是为犯罪分子提供窝点,而后来则亲自上阵,打着推销保温材料的名义拐骗妇女。 C.过去那种要求不搞则已,搞则只许成功,不能失败,实际上严重违反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D.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数字化信息,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态,这使得尼葛洛庞帝创造出“数字化生存”这一新名词,用以指称现代社会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人们新的生存状态。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文学史上能朴素地歌咏人生安稳的作品很少,__________,但好的作品常常是以人生的安稳做底子来描写人生的飞扬。__________。许多作品,__________,就是失败在不懂得把握好这底子。 ①大多数的作品强调人生飞扬 ②倒是强调人生飞扬的作品很多 ③有了这底子,飞扬不会是浮沫 ④没有这底子,飞扬只能是浮沫 ⑤只予人以兴奋,不能予人以启示 ⑥只予人以启示,不能予人以兴奋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交叉科学 大家知道,进入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发生了伟大变革。但是自本世纪中期以来,这场革命显现出明显的“饱和现象”。比如核层次的研究、核裂变的应用,后来发展是比较缓慢了;还有受控热核反应、粒子物理研究等,虽然都有新的发展,但速度与本世纪中叶不同了。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强大的科学能力又不能弃置不用,于是就产生了一系列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综合学科)。可以预料,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将是一个交叉科学时代。 我觉得,和30年代核物理形势一样,现在交叉学科也许同样面临着一场突破,各门自然科学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地带,一贯是新兴学科的生长点。到21世纪初,还将产生一系列的新生交叉学科。有篇叫《科学发现的采掘模型》所提出的“层级”坐标图上,有许多新位置上,会涌现出许多新的交叉学科,诸如社会科学、社会医学、社会心理学、生产力经济学、科学能力学、地震社会学、核社会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等等。随着上述这许许多多的新兴交叉学科的纷至沓来,必将使存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宽阔的鸿沟渐渐缩小,并终将形成列宁所预言的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 科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原理,意思是说,科学的突破点,往往发生在社会需要和科学内在逻辑的交叉点。如上所述,就是从科学发展内在逻辑上说的。即由于物理学前锋受阻,必然智力横向转移,或“回采”老的科学领域,这便激发一个又一个的交叉学科群。那么,什么是社会需要?显然,到21世纪初,我们的社会需要就是“四化”建设的需要。从交叉科学来说,为了四个现代化,一方面需要发展大交叉的综合学科,诸如城市科学、海洋科学、空间科学、农业系统工程科学等;另一方面,尤其需要发展“四化”战略、规划、管理和领导有关的交叉学科,诸如科学管理学、优选学、决策科学、事理学、领导科学等等。 7.“饱和现象”的意思是( ) A.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科学的发展和研究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 B.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科学已经发展到十字路口,亟待开拓新的领域。 C.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科学虽有新的发展,没有停顿,但发展速度缓慢难以出现新的突破。 D.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科学的伟大变革日趋缓慢,开始处于停滞状态,必须突破。 8.作者关于“交叉科学时代”的预测根据是( ) ①现代科学出现明显的饱和现象 ②边缘科学的出现 ③人类强大的科学能力不能弃置不用 ④综合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核层次的研究等出现了缓慢现象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9.列宁预言的意思是( ) A.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开始融合 B.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辅相成 D.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机结合 10.“科学发展内在逻辑”是指( ) A.科学的突破点,往往发生在社会需要和科学内在逻辑的交叉点上。 B.XX学科进展前锋受阻,必然智力横向转移,或“回采”老的科学领域。 C.一个又一个学科群的出现,相互激发,相互诱导,又出现全新的学科群。 D.社会的需要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而科学的发展又推动了社会进步。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唐才子传·元稹 [元]辛文房 稹,字微之,河南人。九岁工属文,十五擢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对策第一,拜左拾遗。数上书言利害,当路恶之,出为河南尉。后拜监察御史,按狱东川。还次敷水驿,中人仇士良夜至,稹不让邸,仇怒,击稹败面。宰相以稹年少轻威,失宪臣体,贬江陵士曹参军,李绛等论其枉。元和末,召拜膳部员外郎。稹诗变体,往往宫中乐色皆诵之,呼为才子。然缀属虽广,乐府专其警策也。初为江陵,与监军崔潭峻善。长庆中,崔进其歌诗数十百篇,帝大悦,问今安在,曰:“为南宫散郎。”擢祠部郎中、知制诰,俄迁中书舍人、翰林承旨,后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初以瑕衅,举动浮薄,朝野杂笑,未几罢。然素无检,望轻,不为公议所右,除武昌节度使,卒。在越时,辟窦巩。巩工诗,日酬和,故镜湖、秦望之奇益传,时号“兰亭绝唱”。微之与白乐天最密,虽骨肉未至,爱慕之情,可欺金石,千里神交,若合符契,唱和之多,无逾二公者。有《元氏长庆集》一百卷及《小集》十卷,今传。 夫松柏饱风霜,而后胜梁栋之任,人必劳饿空乏,而后无充诎之态。誉早必气锐,气锐则志骄,志骄则敛怨。先达者未足喜,晚成者或可贺。况庆吊相望于门闾,不可测哉。人评元诗如李龟年说天宝遗事,貌悴而神不伤。况尤物移人,侈俗迁性,足见其举止斐薄丰茸,仍且不容胜己,至登庸成忝,贻笑于多士,其来尚矣。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岂不闻言行君子之枢机,荣辱之主耶?古人不耻能治而无位,耻有位而不能治也。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五擢明经 擢:提拔,选拔 B.还次敷水驿 次:临时住宿 C.不为公议所右 右:重视,尊重 D.在越时,辟窦巩 ?辟:宠爱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宰相以稹年少轻威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B.①往往宫中乐色皆诵之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C.①然素无检,望轻,不为公议所右 ②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D.①况庆吊相望于门闾 ②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元和初,对策第一 B. 中人仇士良夜至 C.贬江陵士曹 参军 D. 朝野杂笑,未几罢 14.下列各组官衔,分别表明元稹“先达”的一组是( ) ①校书郎 ②左拾遗 ③河南尉 ④监察御史 ⑤中书舍人 ⑥武昌节度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②⑤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元稹的诗歌被宫中的乐工、歌女等人所传诵。在他各种诗歌体裁中,以乐府诗最出色。 B.元稹在越时,和窦巩、秦望之等人诗歌唱和,当时有“兰亭绝唱”之美称。 C.元稹和白居易在任之时,虽然亲人都不在身边,但二人友情之深,足慰平生。 D.元稹性格中虽然有“不矜细行”的缺憾,但其屡言利害,又不畏权贵,是他一生不得志的根源。 第Ⅱ卷(共105分) 四、(15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先达者未足喜,晚成者或可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岂不闻言行君子之枢机,荣辱之主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禹 庙 杜甫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1)本诗的颔联和尾联表现手法有何不同?(2分)
(2)你认为本诗哪几个字较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其妙处。(4分)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__________,__________。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论快乐 钱钟书 我们经常慨叹说:“欢娱嫌夜短!”因为人在高兴的时候,活得太快,一到困苦无聊,愈觉得日脚像跛了似的,走得特别慢。德语的沉闷(langeweile)一词,据字面上直译,就是“长时间”的意思。《西游记》里小猴子对孙行者说:“天上一日,下界一年”。这种神话,确反映了人类的心理。天上比人间舒服快乐,所以神仙活得快,人间一年在天上只当一日过。以次类推,地狱里比人间更痛苦,日子一定愈加难度;段成式《酉阳杂俎》就说:“鬼蜮三年,人间三日。”嫌人生短促的人,真是最“快活”的人;反过来说,真快活的人,不管活到多少岁死,只能算是短命夭折。 “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乐的决不会永久;我们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在高兴的时候,我们空对瞬息即逝的时间喊着说:“逗留一会儿罢!你太美了!”那有什么用?你要永久,你该向痛苦里去找。不讲别的,只要一个失眠的晚上,或者有约不来的下午,或者一课沉闷的听讲——这许多,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能使你尝到什么叫“永生”的滋味。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也许我们只是追求和等候的时候,生命又不知不觉地偷度过去。也许我们只是时间消费的筹码,活了一世不过是拿一世的岁月充当殉葬品,根本不会享受到快乐。但是我们到死也不明白是上了当,我们还理想死后有个天堂,在那里——谢上帝,也有这一天!我们终于享受了人生,而且仿佛钓钩上的鱼饵,竟使我们甘心去死。这样说来,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 把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这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子初生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他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时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得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死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快乐时的你,一定心无愧怍。 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一步。发现这个道理,和发现是非善恶取决于公理而不取决于暴力,一样重要。公理发现以后,从此世界上没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发现了精神的一切快乐的根据,从此痛苦丢掉它们的可怕,肉体减少了专制。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于是,烧了房子,有庆贺的人;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千灾百毒,有谈笑自若的人。所以我们说,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这种快乐,把忍受变成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最大胜利。灵魂可以自主——同时也许是自欺。能一贯抱这种态度的人,当然是大哲学家,但是谁知道他不也是个大傻子? 是的,这有点矛盾。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 ——节选自《写在人生边上》有删节 19.“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一句,说明了什么道理?这样表述有何好处?(4分) (1)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述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快乐”分肉体和精神的两种,作者认为是“最糊涂的分析”,原因是什么?(4分) 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分别说明以下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6分) (1)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作者通过对快乐的阐说,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既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也鲜明地指出了通往快乐的途径。 B.《西游记》中一句“天上一日,下界一年”,与第二自然段中“永远快乐”“荒谬得不能成立”是从同一角度论的同一道理——欢娱嫌夜短。 C.第五自然段谈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苏轼有诗“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恰当地说明精神作用能使人苦中作乐,从病痛里滤出快活来。 D.文章语言活泼深刻,作品笔法自然严谨,看似信笔所至,实则前后多有内在联系,如第五自然段中的“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就与上文第三自然段中“人生虽然痛苦,却不悲观”有一定内在联系。 E.作者对第五自然段结尾处“抱这种态度的人”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种人是“傻子”。 六、(12分) 23.仿照划线句子的格式和修辞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划线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每个人都应该有高尚的理想和科学的信仰。大厦巍然屹立,是因为有坚强的支柱,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的支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用“儒学”做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4分) 中国人民在国际商务中主张国家之间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互相尊重,这是与深受儒学“和为贵”思想的影响,形成一贯爱好和平的民族传统分不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思想。(28字以内)(4分) 细菌虽然小得肉眼看不到,但它们在分解枯枝败叶的过程中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们能将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养分而长成的树干与枝叶,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若没有细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植物利用40年,因为碳素将被锁定在植物体内而不能参与到物质循环中去。由于细菌的这种作用,维持了整片森林甚至整个地球盎然的绿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美国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曾到日本演出,他听说有一个擦鞋童为了听他的音乐会,想方设法凑钱买了一张最便宜的票。谢幕后,他就径直来到低档席,找到那位擦鞋童,轻轻地问他需要什么帮助。孩子羞怯地说:“我什么都不需要,只想听听你的琴声。”梅纽因大受感动,把心爱的小提琴送给了他。30年后,当梅纽因再度访日演出时,他又想方设法找到这个小知音。梅纽因得知,30年来尽管小知音清贫、坎坷,却多次拒绝想以高价购琴的人。这次会面,他仍和第一次一样回答梅纽因:“我什么都不需要,只想再听听你的琴声。” 我们无法听到梅纽因和小擦鞋童的琴声,却能够用心演义那支曲子,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有各种不同的需要,那么,什么样的需要才值得我们一生去坚守呢?请以“需要”为话题完成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天津市南开中学2004届高三年级模拟试卷 1—5DBCCD6—10BCDDB11—15DDDCA 16.(1)很早就很通达的人不值得庆幸,很晚才有成就的人或许是可祝贺的。 (2)难道没有听说语言和行为是君子的关键所在,是荣耀和屈辱的根本吗? 17.(1)颔联以描写为主,尾联是含有议论的叙述。 (2)“嘘”“走”两字最有表现力。“嘘”字明写云气,暗写云中之龙,以实写虚,以虚衬实,虚实相生,极富动感;“走”字化声为形,以动显静,生动形象,气魄宏大。 18.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9. (1)短瞬的快乐诱使我们一世,使我们忍受了人生的许多痛苦。 (2)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20.因为一切快乐都是精神的,肉体上的快乐也源于心无挂碍,灵魂轻松。 21.(1)“永远快乐”自相矛盾,荒谬不成立。 (2)现实生活尽管有许多痛苦,但人始终抱着希望,故痛苦而不悲观。 22.CD 23. (例句)雄鹰傲然飞翔,是因为有矫健的翅膀,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的翅膀;巨轮乘风破浪,是因为有强劲的马达,理想和信仰就是人生的马达。 24.儒学“和为贵”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人民,使中国人民形成一贯爱好和平的民族 传统,从而在国际商务中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互相尊重。 25.细菌能分解树木,释放二氧化碳,维持整修地球的盎然绿意 (或维持了地球上的物质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