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大芦荡,你还在守望吗?》教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2-24


教案 汾阳中学初一备课组
 
大芦荡,你还在守望吗?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品味语言的凝练和富有内涵的特点。 
2、把握文章主旨,培养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 

一.课题导入 
你见过100万亩的大芦荡吗,那是一个怎样壮观的景象。辽宁盘锦的100万亩的大芦荡,如今的命运如何呢,让我们共同去关注《大芦荡,你还在守望吗?》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3分钟读完课文,准备概述文章大意。 
2、指名概述: 
大芦荡的风景、芦苇的生长和给人类带来的福利。从芦荡的命运联想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占有和消费,提出能源与资源问题。从崇明岛的芦苇写起,提醒人类应理性的生存,保护我们的家园。 
三、理解重点语句,品味语言内涵 
1、 以“我面对着辽宁盘锦的100万亩的大芦荡”开头,有什么作用? 
以“我”之小,面对“100万亩”之大,从而引出我对大芦荡的关注和思考。 
2、“当最后的翅膀折落,人类,你还有希望吗?”如何理解这句话? 
以珍稀禽类被害,写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指出人必将自食其果。 
3、“大芦荡的困惑,其实就是中国的困惑、人类的困惑。”如何理解这里的“困惑”? 
“困惑”是指不理解人类为什么如此穷凶极恶的破坏环境。 
4、人类越来越“不去思想、不会思想、不像思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人类愚蠢贪婪行为的极度愤慨。 
四、理解“守望”的含义,领会文章主旨 
1、文中多次出现“守望”意思有什么不同? 
“守望”是看守了望的意思。第一次出现是指芦苇对新生的,对希望的守望。结尾寄托作者的希望。大芦荡守望的是人类的觉醒。是与人类的和睦相处的那一天。 
2、齐读作者表达的观点的句子,结合课内外资料进一步理解。 
3、作者通过“大芦荡”的命运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文章以理性色彩见长,主要是对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占有和消费的批判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而大芦荡起一个引发联想与思考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 
举出你所关注的类似“芦荡”的另一种存在,写出你的思考。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大芦荡,你还在守望吗?》ppt课件(24页)
《大芦荡,你还在守望吗?》表格式教案
《大芦荡,你还在守望吗?》ppt课件1
《大芦荡,你还在守望吗?》flash课件1
沪教版《大芦荡,你还在守望吗?》教案3
《大芦荡,你还在守望吗?》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