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短文两篇《美腿与丑腿》《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2-05


点击目标 
1了解富兰克林和罗素的生平及其积极、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鉴赏精巧别致的构思,含蓄隽水的语言。 
3 感受崇高而博大的胸怀,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在不懈的拼搏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锁定重难点 
重点:鉴赏真挚的情感和耐人寻味的哲理。 
难点:文中“追求爱情”“追求知识”“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这三种感情的内在联系。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你了解《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本杰明.富兰克林吗?你知道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素吗?这些名人给人类留下的财富,不仅仅是伟大的作品,更有他们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表现出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伟大的人格魅力。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富兰克林和罗素的精神世界,共同感受伟人的超凡风彩。 

(二)自主 合作 探究 
 

一、《美腿与丑腿》 
1整体感知 
(1)了解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大概算得上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人,他博学多才,他是爱国者、科学家、作家、外交家、发明家、画家、哲学家;他自修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并引导美回走上独立之路。在富兰克林年轻时,发明了一种方法,他首先列出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十三个条件:节制、沉默、秩序、果断、节俭、勤奋、诚恳、公正、中庸、清洁、平静、纯洁、谦逊;决心获得这十三种美德,并养成习惯;为此,他设计了一个成功记录表,每一个美德占去一页,画好格子,在反省时若发现 
当天未达到的地方,就用笔作个记号。当富兰克林七十九岁时,在那本不朽的自传中,花了整整十五页纸,特别记叙了他的这一伟大发明,因为他认为他的一切成功与幸福受益于此。富兰克林在自传中写道:“我希望我的子孙后代效仿这种方式,有所收益”。 
(2)学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 
(3)讨论本文主要观点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 
【明确】乐观积极的人受人喜爱、尊敬从而获得幸福,悲观消极的人令人生厌、憎恶,因而一生不幸,希望人们摒弃消极悲观,拥有积极乐观。 
文章以“美腿与丑腿”为题,联系全文,试分析它们各象征着什么? 
【明确】“美腿”象征优点、长处、积极的一面;“丑腿”指缺点、短处、消极的一面。 
2研读探究 
(1)作者开头就说:世界上有两种人。通读全文概括这两种人分别指什么样的人。 
【明确】分别指乐观积极的人和消极悲观的人。 
(2)第二段中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作者运用了排比,这样写句式整齐,语言流畅有气势,强有力地说明了万事万物总有两面性,能更好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3)第三、四段中,作者连用了六个“如果”,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明确】这样写更富有逻辑性,同时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观点。 
(4)在第三节中作者为什么说:“如果这种性情是天生的,这些怏怏不乐的人倒是更堪怜悯”? 
【明确】“更堪怜悯”是针对这种性情是天生的而言,以铺垫下文由模仿而成习惯的人还是可矫正的。 
(5)阅读最后一节,说说“美腿仪器”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是可以测知一个人是否只有悲观,只注意别人丑腿的仪器。 
(6)本文作者是怎样论证自已观点的? 
【明确】作者用朴实的语言,抽丝剥茧,层层分析,运用正反对比手法,让我们看到了乐观的好处,悲观的危害,同时作者还成功运用了例证法和喻证法。 
3阅读迁移 
注意观察你周围的人,找出一两个像富兰克林所说的因乐观而幸福的人或因悲观而不幸的人,并对他们作简短的描述。 


二、《我为什么而活着》 
1介绍罗素 
罗素是现当代思想文化巨人,他在将近一百年的生涯中,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追求真理,广泛涉猎各科知识,在哲学、数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学、宗教等人文科学领域,都有极大建树, 一生写过七十多部专著,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罗素同时又是个文学家,尤其到了他的晚年,创作了大量丰富的文学作品。195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为什么而活着》即是他写的一篇思想随笔。 
2 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句子 
3 小组讨论,理解画出的句子 
4 师生探讨理解以下句子(教师投影) 
(1)这些感情……有时甚至吹过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 
(2)身边那种可怕孤寂的人的战栗意识有时会由世界的边缘,观察到冷酷无生命的无底深渊。 
(3)在爱的结合中,我看到了古今圣贤以及诗人们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了…… 
(4)爱情与知识的可能领域,总是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 
以上这些句子,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不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5多媒体显示思考题 
(1)概括作者一生有哪几种追求? 
(2)这几种追求有何内在联系? 
(3)当你面对“为何而生”这样一个哲学命题时,你会产生怎样的思考?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随机点拨。 
【明确】(1)罗素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用文学的笔法,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个命题作了响亮的回答: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2)“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 这体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他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追求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救民众于水火之中。 
(3)无统一答案,学生自主作答,教师作向导。 
6 齐读课文 
7 拓宽探讨 
谈谈古今中外的名人的生存现。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短文两篇《美腿与丑腿》《我为什么而活着》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