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题(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摭(zhí)拾 不啻(dì) 骸(hái)骨 不屈不挠(náo) B、抹煞(shā) 藐(miǎo)视 犄(qí)角 开天辟(pì)地 C、干瘪(biě) 思忖(cǔn) 水泵(bèng) 妄自菲(fěi)薄 D、甄(zhēn)别 吮(shǔn)吸 沉湎(miǎn) 瞠(táng)目结舌 2、下列各项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寥廓 急燥 斑斓 历历在目 B、遨游 琐碎 啮噬 至高无尚 C、感慨 摇曳 决择 血脉相承 D、祈祷 淘汰 妥帖 幸灾乐祸 3、下列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竟全功:完成 入不敷出:付出 B、意犹未足:还 苟延残喘:如果,假如 C、完美无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 百无聊赖:依赖,凭借 D、其乐融融:形容和睦快乐的样子 怨天尤人:担忧 4、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对曾经去过的地方,他有着深深的 之情。 ②他的论点还有值得 的地方。 ③在战略上 要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④她是她妈妈最 的女儿。 A、眷恋 商量 轻视 宠爱 B、眷恋 商榷 藐视 宠爱 C、眷念 商量 藐视 溺爱 D、眷念 商榷 轻视 溺爱 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第三代移民,在物质方面已经西化,但在精神方面,祖国母亲赋予他们的文化底蕴根深蒂固,难
以更改。 B、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该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 C、这部电视剧虽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尖锐批评和指责,但是批评者认为,作者的创作动机是无可厚非的。 D、科学上的发明创造都要人们付出艰辛的劳动,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偌大一张纸,在反复勾勒的班驳墨迹中,只残存下来一个字——“笔”。 B、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的是人们一般都想不断有所进步。 C、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象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D.教师果真只管“讲”的吗?学生果真只管“听”的吗?一“讲”一“听”之间,语文教学就能收到效
果吗?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于谦为人正直,不畏强暴,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是他那四句自勉诗
的真实写照。 B、我们可以在街头随处可见各类商店出售不同档次的商品,而且卖得很火。 C、神舟5号宇宙飞船载着杨利伟胜利返回地球,这是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每一个中国人不能不为它骄
傲。 D、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许多发达国家曾付出过社会伦理道德几乎崩溃的惨重代价。 8、下面关于诗歌的诵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格调昂扬豪迈,要读得声韵饱满、大气磅礴。“看”、“怅”、“问”、“忆”领
起的句子,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B、《致青年公民》激情洋溢,声音的停连可以借助阶梯式的格式来处理,读出热情奔放的气势,但不能
一味高亢,要整体设计声音高低、节奏快慢的变化,在声音形式的变化中突出点题的关键诗句。 C、《相信未来》沉稳而坚定,前3节收尾的“相信未来”要用逐次递进的声音表现,与第4节前两句情感
贯通。第5、6两节,不能在每句诗后都作停顿,以免阻滞情感表达,要抓住“不管……是……还是……
”、“我坚信……一定会……”几个关键词,一气呵成,在语气对比中表现坚定的信念,然后用真诚而
高昂的语气读出第7节。 D、《六月,我们看海去》节奏明快,可以用拖调徐吟的方式来朗诵,要处理好节奏,和着一群风风火火
的青年人奔向大海的脚步声来读,甚至可以尝试用现代摇滚乐“说唱”的节奏形式,来表现诗句中那中
天然的韵律感。 二、文言文阅读(10分,每小题2分) 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
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第重射,
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
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
子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宾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
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
。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疲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
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
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
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
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窃,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
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碍,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
“庞涓死于此树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
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
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9、下列各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疾:嫉妒 B、君第重射 射:射箭 C、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 黥:在脸上刺字 D、马有上中下辈 辈:等,类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庞涓既事魏 将军既帝室之胄 B、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孙膑以刑徒阴见 C、窃载与之齐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与齐战于桂陵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欲隐勿见 B、成以其小,劣之 C、齐威王欲将孙膑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12、下列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孙膑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 ①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②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③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④今梁赵相攻……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⑤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⑥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13、下面是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六个自然段,以断足刺字开始,以报断足刺字之仇而名显天下终,全文一气贯通,显示出作者在
结构上的匠心独运。 B、本文情节引人,知识性强,涉及到的成语典故有“田忌赛马”“围魏救赵”“五十步笑百步”等。 C、文章写孙子入魏减灶,险处设伏,“斫大树白而书之”以诱使庞涓入瓮,这些叙写使得故事情节既波
澜迭起,曲折有致,又丝丝入扣,合情合理。 D、司马迁说“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可以看出孙膑不仅才智出世,而且还是一个不向困难低头,发愤
有为的人。 三、(23分) 14、翻译下列各句。(8分) (1)乃因使招孙膑。 (2)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3)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 (4)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 15、诗歌鉴赏(7分)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山中①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①原题《思归》。是作者被废斥后客居巴蜀期间所写的。 (1)这首诗描写的是 的景色,主要可以从 、 这两个意象中读出来。(3分) (2)“长江悲已滞”中的“滞”,表面上看是写 ,实际上形象地描述了诗人 心态。(2分) (3)综观全诗,寄予了诗人 之愁和 之情。(2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看万山红遍, ; ,百舸争流。 , ,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玉不琢,不成器;________,________。(《礼记·学记》) (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朱熹《观书有感》) 四、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2分) 日 历 冯骥才 我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 厚厚一本日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页,它新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我
去填满。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边的“明天”的未知,喜欢它隐含着一种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
魅力的字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守侯在门外。走
出了今天便进入了全新的明天。明天会是怎么样呢?当然,多半还要看你自己的。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
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
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是不是? 每年元月元日,我都把一本新日历挂在墙上。随手一翻,光溜溜的纸页花花绿绿滑过手心,散着油墨的
芬芳。这一刹那我心头十分快活。我居然有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可以做多少事情!前边的日子就像
一个个空间,生机勃勃,宽阔无边,迎面而来。我发现时间也是一种空间。历史不是一个空间吗?人的
一生不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吗?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那就要看你把什么东
西搬进来。可是,时间的空间是无形的,触摸不到的。凡是使用过的日子,立即就会消失,抓也抓不住
,而且了无痕迹。也许正是这样,我们便会感受到岁月的匆匆与虚无。 我不能天天都从容地扯下一页。特别是忙碌起来,或者从什么地方开会、考察、访问归来,看见几页或
十几页过往的日子挂在那里,暗淡,沉寂和没用;被时间掀过的日历好似废纸。可是当我把这一叠用过
的日子扯下来,往往不忍丢掉,而把它们塞在书架的缝隙或夹在画册中间。就像从地上拾起的落叶。它
们是我生命的落叶! 别忘了,我们的每一天都曾经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 记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天,我住的亭子间被彻底摇散,震毁。我一家三口像老鼠那样找一个洞爬了出
来。当我的双腿血淋淋地站在洞外,那感觉真像从死神的指缝里侥幸地逃脱出来。转过两天,我向朋友
借了一架相机,爬上我那座狼咬狗啃废墟般的破楼,钻进我的房间——实际上已经没有屋顶。我将自己
命运所遭遇的惨状拍摄下来。我要记下这一切。我清楚地知道这是我个人独有的经历。这时,突然发现
一堵残墙上居然还挂着日历——那蒙满灰土的日历的日子正是地震那天: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我伸
手把它小心地扯下来。如今,它和我当时拍下的照片,已经成为了我个人生命史中刻骨铭心的珍藏了。 由此,我懂得了日历的意义。它原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录。从“隐形写作”的含义上说,日历是一本日
记。它无形地记载我每一天遭遇的、面临的、经受的,以及我本人的应对与所作所为,还有改变我的和
被我所改变的。 然而人生的大部分日子是重复的——重复的工作与人际,重复的事物与相同的事物都很难被记忆。所以
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都是黯淡无光的。过后想起来,好似空洞无物。于是,我们就碰到一个非常重要的
关于人本的话题——记忆。人因为记忆而厚重、智慧和变得理智。更重要的是,记忆使人变得独特。因
为记忆排斥平庸。记忆的事物都是纯粹而深刻个人化的。所有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案”。记忆很像
艺术家,潜在心中,专事刻画我们自己的独特性。你是否把自己这个“独特”看得很重要?广义地说,
精神事物的真正价值正是它的独特性。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种文化。记忆依靠载体。一个城市的记忆
留在它历史的街区与建筑上,一个人的记忆在他的照片上、物品里、老歌老曲中,也在日历上。 然而,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我们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我们要用情感、忠诚、爱情、责任感,
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把这一天深深镶嵌进记忆里。我们不是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丰
富、充实以及具有深度和分量吗? 为此,每每到了一年最后的几天,我都是不肯再去扯日历。我总是把这最后几页保存下来。这可能出于
生命的本能。我不愿意把日子花得净光。你一定会笑我,并问我这样就能保存住日子吗? 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成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成永存的诗篇或画卷。 17、“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请用
自己的话表述。(2分) 答: 18、作者“喜欢用日历”的原因有哪些?请分条概述。(3分) 答: 19、文章以“日历”为题,后半部分为什么着重写“记忆”?请根据文章简要分析。(3分) 答: 20、请你从取材和语言两方面,对本文做简要赏析。(4分) 答: 五、文字表达题(9分) 21、找出下面文字在语言表述方面存在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4分)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邰丽华领舞、21名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让观众惊叹不已。在精湛的舞
台灯光与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演员们绘声绘色的表演,使台下数千观众如痴如醉。这些聋哑人不仅以优
美的舞姿,更以顽强的毅力和执著的人生追求深深地震撼了人们。 错 误 改 正: 第一处 第二处 22、调整下列语段中画横线的短语的位置,使之达意、通畅。(填序号即可)(3分) 有拒绝才有追求,有追求才能坚持独立的自我。拒绝热闹,是为了追求淡泊的心境①;拒绝华丽,是为
了追求个性的独立②,拒绝名利,是为了追求宁静的生活③;拒绝时髦,是为了追求质朴的天性④,拒
绝放纵,是为了追求平凡安详的人生⑤,拒绝忧愁,是为了追求快乐向上的心情⑥;拒绝轰轰烈烈,是
为了追求完善的自身⑦。 答: 与 对调; 与 对调; 与 对调。 23、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表达对故土或亲人思念之情的句子。(2分) 我国古典诗歌内蕴丰富,很能激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吟咏这
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后祖国母亲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豪? 续写: 六、作文(30分) 24、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作文。 母亲呵 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冰心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 请以“母亲”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内容自选,标题自拟,700字左右。 高一语文“专题一:向青春举杯”检测题答案 一、二、(26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D C B B B D D B C A D B
三、(23分) 14、文言翻译(8分) (1)(庞涓)就暗中派人召来孙膑。 (2)迫敌百里而求胜,即使是上将军也一定会遭受挫折。 (3)孙膑看到田忌的马其速度相差不是很远。 (4)就将一棵大树的皮削去一块,露出白色,在上面写上文字道: 15、诗歌鉴赏(7分) (1)深秋:高风、黄叶 (2)从高空俯瞰长江,长江的水凝滞不动的感觉;滞留巴蜀不能归的惆怅 (3)寄居他乡的羁旅;归乡 16、名句填空(8分) (1)层林尽染;漫江碧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人不学,不知道。 (3)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四、现代文阅读(12分) 17、答:人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境遇,但可以选择自己对生活的态度。(2分) 18、答:(1)日历让作者感受到明天的希望;(2)日历让作者思考如何珍惜时间;(3)日历让作者感知到生
命的意义。(意思对即可)(3分) 19、答:(1)作者认为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是黯淡无光的,但是记忆却能使我们从黯淡无光的生活中摆脱
出来,因为记忆排斥平庸,使人变得独特。(2)作者认为一个人的记忆是留在日历上的,但人不能只是被
动地被记忆,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认真地书写每一天的日历,使自己的人生(日历)丰富、充实。因
此,作者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着重谈记忆。(意思对即可)(3分) 20、答:(1)取材方面:文章取材于人们生活中“用日历”这样熟悉的小事,却从中揭示出生命的意义,
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2)语言方面:①寓丰富的感情于平实的语言中。本文的
语言是平实的,却蕴含着作者对日历、对生命的真挚感情,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而有意味。②运用了比喻
、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意思对即可)(4分) 五、文字表达题(9分) 21、(4分) 第一处:“精湛的舞台灯光与背景音乐” 改为“绚丽的舞台灯光与美妙的背景音乐” 第二出:“绘声绘色的表演” 改为“精妙绝伦的表演” 22、(3分)①与③对调;②与④对调;⑤与⑦对调 23、(2分) 续写:“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读着这优美动人的诗句,哪个浪迹天涯的游子不希望飞回生他养
他的故乡?(符合要求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