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打渔杀家》教案3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1-21


  王禹鸿 

教学设想

《打渔杀家》(节选)是京剧的传统剧目之一。本课是学生初次接触戏剧,对戏剧没有什么了解。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戏剧文学尤其是京剧的相关资料。教学时,应注意剧中的矛盾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通过揣摩人物的对白、唱词把握人物的性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结合检查预习情况)

1.正音正字:(小黑板或幻灯片出示)

倪呔膂力懦弱挡横儿

2.指名复述故事梗概。

二、交流信息,了解戏剧常识

1.戏剧。

明确: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2.戏剧文学。

明确:即剧本。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作为文学作品,应当具有一般叙事性作品共同的要求。另一方面,它要受舞台演出的制约,必须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

剧本通常包括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和人物自身的台词两部分。

戏剧文学的特点:第一,剧本的结构化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第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第三,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性格。戏剧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3.京剧。

明确:戏曲剧种之一,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流行全国,享誉世界。音乐上基本属于板腔体;唱腔以徽调的二黄、汉调的西皮为主;表演上歌、舞并重,融合武术技巧,多用虚拟性动作,节奏感强,技术要求很高;念白也具有音乐性,形成中国民族戏曲“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的艺术体系,对各地剧种影响很大。

京剧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传统剧目很多。如《将相和》《群英会》《空城计》《野猪林》《打渔杀家》等。

4.《打渔杀家》。

又叫《庆顶珠》、《讨渔税》,戏曲传统剧目,写萧恩与女儿桂英捕鱼为生,当地恶霸丁员外勾结官府,一再勒索渔税,滥施刑杖,父女被迫奋起抗争,杀死恶霸丁员外全家,远走他乡。

说明:以上内容由学生交流讨论完成,教师可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适当进行补充。

三、把握戏剧常识

学生对照课文,把握戏剧常识。

四、布置作业

思考:1.这场戏表现的矛盾冲突是什么?

2.萧恩父女是怎样的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上一课时我们了解了戏剧文学特别是京剧的基本常识,也要求同学们结合课文进行把握。本课时我们要具体了解课文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了解课文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二、教读新课

1.提示与思考:这一场戏中所表现的矛盾冲突是什么?其实质又是什么?

提示:矛盾冲突:丁郎向萧恩父女催讨渔税银子。

丁朗是恶霸地主丁员外的教师爷。这场矛盾冲突的实质是:恶霸地主和地方官吏相勾结,残酷勒索苛捐杂税,加重封建剥削,从而激起人民反抗的怒火。

2.这一场戏中,矛盾冲突的一方丁员外并没有出场,故事发生的地点也没有变化。这体现了戏剧文学的什么特点?

提示:受舞台制约,人物不能过多,时间、空间高度集中。

3.丁郎向萧恩父女催讨渔税银子,萧恩是怎样应对的?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提示:向丁郎说好话,作解释,请求宽限几日。“丁郎哥…‘难为你了…‘嗳,这几日天旱水浅鱼不上网;改日有钱,送上府去就是。”

萧恩本是梁山好汉,但他隐迹江湖后,只想平静地度过晚年。因此,对丁郎的勒索低声下气,毫不反抗。

4.这场戏中,安排李俊、倪荣与萧恩的会面有什么作用?

提示:如果出场人物只有萧恩父女和丁郎,戏剧冲突就无法展开。作者安排李俊、倪荣上场,通过他们的相互关系,透露了萧恩的非凡生平。用他们的交谈,交代了桂英的婚事,更重要的是揭露了渔税银子的非法剥削性质,从而引起戏剧冲突,推动情节发展。

5.在这场戏中,萧恩对催讨渔税是毫不反抗的,就连李俊、倪荣质问丁郎时他都要劝阻,但后来他终于奋起反抗,杀死了恶霸全家,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萧恩起初的不反抗,更能反衬封建剥削和压迫的不义,反衬地主恶霸和官府的残酷。这样对比,更能揭露封建剥削的残酷和封建政治的黑暗,更能揭示封建社会“乱自上作”“官逼民反”的阶级斗争规律。

三、分析萧恩形象

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萧恩性格的说白、唱词、舞台提示。

示例:

唱词:父女打渔在江下,家贫哪怕人笑咱

说白:难为你了

不要与他致气

他们的势力大呀!

舞台提示:(劝阻)

(笑)

2.归纳萧恩形象。

明确:萧恩本是梁山好汉,性格有豪爽的一面,但他一心隐迹江湖,因而对恶霸地主

和官府的欺压逆来顺受,毫不反抗,表现出懦弱的一面。

四、布置作业

1.将课文改写成小故事,题目自拟。

2.归纳李俊、丁郎形象。

3.有条件的,可欣赏京剧传统剧目一至二本,进一步体会京剧的特点。(《初中语文第六册教案》人教社 延边教育出版社)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打渔杀家》教案2
《打渔杀家》教案1
《打渔杀家》ppt课件3
《打渔杀家》ppt课件2
《打渔杀家》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