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雨霖铃》教案10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1-16


雨霖铃
教学目标
    1、欣赏本词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2、积累古人用来描写离情别绪的诗歌意象。
    3、体会宋词婉约的风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纵观我国文学的发展,历来有先秦散文、汉魏辞赋、南北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之分。确实,一朝一代都有其见长的文学样式,这对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文学创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文学发展到宋代,文人致力于词的创作,改变了诗歌的样式,拓宽了诗歌的境界,使词成为文学史上一朵奇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婉约词派代表人物柳永的《雨霖铃》。 
二、作者简介。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仁宗皇帝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遂落第。以后在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流浪了一个时期。景佑元年,方进士及第。曾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卒于襄阳,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于南门外。 
三、学生集体朗读,正字正音。 
四、学生听配乐朗诵,体会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朗诵结束后,学生谈感受。 
    明确:这是一首离别词,词作者自始至终都沉浸在凄凉哀婉的感情中。(补充:作者由于仕途失意,决定到外地去,但是一想到从此将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失去了爱的慰藉,更觉痛苦万状,这首词就是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五、学生概括上下阕的意思。 
    明确:上阕写恋人相别,依依不舍,有深深离愁;下阕写别后想象,孤独痛苦,有无限伤情。 
六、作者这种凄凉哀婉的感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引导学生了解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找出本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文字) 
    明确 直接抒情:都门帐饮无绪;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间接抒情: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七、赏析。 
    1、学生体会文中直接抒情文字所包含的作者的情态和心境。 
    2、欣赏文中写景的文字(教师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写景句子中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补充说明)一切身外景皆为作者心中情。作者可以触景生情,可以借景抒情,可以因情设景;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总之,作者把自己或喜或忧、或兴或悲、或乐或哀、或轻松或沉闷、或高亢或低回等感情倾注在所写之景上,使此景含有此情或用此景衬托此情。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既交代节气、时间、地点,也为分别渲染了环境。暮色苍茫、秋雨初过,凉气袭人,寒蝉悲鸣,长亭分别之人顿感悲切。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作者想象千里之外之景,虚实结合。“楚天阔”以空阔的天空为背景,写出了人的孤独;“沉沉”不仅的暮霭的样子了,更是作者抑郁的心理表现;而千里之外,愁就更深了“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历来为送别诗的意象,“昔我往者,杨柳依依”,“客舍青青柳色新”等都是如此,“柳”者,“留”也,有不舍之义;“晓风”清冷,让人心生凉意,而“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中的风又有了依恋的意思,此处晓风两义兼有;“月”是“团圆”的象征,而“残月”不仅含有“不团圆”的意思,也为此时的词人心情铺了一层凉意。这里的景纯为情设,虚写,营造了浓烈的愁思,有“愁”则需“销”,借酒吧,可此时是酒醒时分,因而“愁更愁”了。 
八、学生自由朗读,背诵。 
    注意:词中一些重要词语如“帐饮”“无绪”“竟”“凝噎”“念”“去去”“堪”“经年”“便”“纵”等可以随机讲解。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雨霖铃》拼音版
《雨霖铃》思维导图(5张)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同课异构ppt课件
柳永词二首《望海潮》《雨霖铃》ppt课件(66页)
《雨霖铃》理解性默写
《雨霖铃》阅读练习及答案
《雨霖铃》pptx课件(22页)2
《雨霖铃》课堂练习题
《雨霖铃》练习题
《雨霖铃》pptx课件(22页精华版)
《雨霖铃》ppt课件(35页)2
《雨霖铃》公开课课堂实录3
《雨霖铃》ppt课件(11页)
《雨霖铃》教案18
《雨霖铃》教学设计17
《雨霖铃》ppt课件(15页)
《雨霖铃》ppt课件(17页)2
《雨霖铃》教案16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导学案2
《雨霖铃》学案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同步练习2
《雨霖铃》ppt复习课件(16页)
《雨霖铃》改写成七言诗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ppt课件2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ppt课件1
《赤壁怀古》《雨霖铃》练习讲解ppt课件(6页)
《雨霖铃》ppt课件(77页)
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教案1
柳永词二首《望海潮》《雨霖铃》ppt课件(29页)
《雨霖铃》教案15
《雨霖铃》课堂实录2
《雨霖铃》课堂教学实录
柳永词二首《望海潮》《雨霖铃》导学案
《雨霖铃》课堂教学实录
《雨霖铃》改写散文(两篇)
《雨霖铃·寒蝉凄切》教案2
《雨霖铃·寒蝉凄切》教案1
《雨霖铃》教学设计14
柳永词二首《望海潮》《雨霖铃》ppt课件6
《雨霖铃》ppt课件(35页)
作文:雨霖铃
《雨霖铃》读后感:归去,情难断
作文:离歌·雨霖铃
《雨霖铃》读后感:霖铃雨落
柳永词二首《望海潮》《雨霖铃》同步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