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错误》教案7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1-16


《错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2、初步培养学生品味意境和情理的能力。
3、对作品进行比较性阅读。
【教学重点】
理解《错误》中蕴含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哲理。
【教学难点】
1、体会诗歌物中含情,情景交融等特色。
2、准确把握《错误》的情感和主题。
【教学方法】
1、  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的诵读,感悟诗歌情感意蕴。
2、  比较性阅读:通过同一主体诗歌的比较性阅读,深刻理解《错误》的艺术特色。
【教具准备】
CAI课件,录像,录音机,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习提示】
1、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
2、  学生利用所学的分析和鉴赏知识,反复诵读,并讨论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学习《错误》这首诗歌,体会其优美深婉的意境,掌握比喻修辞手法刻画人物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思妇闺怨,是中国传统诗词中历咏不衰的一个主题,而做得最多的又往往是须眉之士。他们或是以己度人描摹体恤女子情怀;或托物言志,抒发自己的失意与惆怅。思妇入诗,最早是从《诗经》中开始,《诗经·召南·殷其雷》中有“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感或惶?振振君子,归哉归哉。”而入词则有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一千年后,台湾诗人郑愁予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短诗《错误》,今天我们就从内容、意象、结构等几个方面来解读这首诗。
二、教师范背《错误》,听录音,学生朗读。
三、分析
1、内容分析
思考:通过阅读,这首诗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明确:描写的是痴情的女子在漫长的等待中一次次的希望又一次次的失望乃至绝望的故事。
这个故事又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哪?这就是我们曾学过的意象。
2、意象分析
意象是传情达意的载体,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都有哪些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还能想起来哪些?(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错误》的所有意象我们都似曾相识,都可以在唐诗宋词中找到大量的使用这些意象的句子,如李商隐的《乐游原》中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等。那么在这首诗中有哪些中国式的意象? 
明确:(多媒体展示)
莲花(的开落)           女子芳洁、封闭而又寂寞的心灵
东风(不来)
柳絮(不飞)
跫音(不响)
春帷(不揭)
小小的寂寞的城
小小的窗扉紧掩           感情执着、专一
青石的街道向晚
     
3、结构分析
既然短短90多字就有如此多的意象,如果不精心安排,只是随意的堆砌在一起,也不会有美的意境;也不会将女子执着专一的感情封闭而又寂寞的心灵描摹得如此的酣畅淋漓。所以我们来分析一下诗歌的结构,找一找诗歌的线索,试着将本诗的各个镜头按照正常的顺序来拼接一下,看一看郑愁予的时空转换艺术。
明确:本诗歌由纵横两条线索,是整个故事呈现环式结构。
横线——第一节两句是故事的结局,中间五句是对女子的漫长等待的想象,最后两句是写实。
纵线——从大景(广阔的江南)到小景(小城、街道、帷幕、窗扉和马蹄声)像从一条幽僻的小巷,从大的背景伸向寂寞的向晚的青石街道。
全诗按照:“实—虚—实”的思路来倒装的。
4、“错误”分析
错误都是大家要改正或摒弃的,那么作者为什么给“错误”冠以“美丽”二字呢?仔细的玩味“错误”是怎么样产生?
(1)       我们先看一下“错误”产生的过程:(多媒体展示)
制造者:女子                        制造者“我”
失之交臂                           漫长等待
紧掩心扉、令有所盼                 可能是“归人”
无视“我”回眸                     难以停留,是“过客”
少妇眼中“我”是过客               伤心、失望、绝望
美丽的邂逅情节                    “达达的马蹄”带来美丽的期盼
“美丽的错误”
(2)产生的原因:(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明确:因为“我”这“达达的马蹄”打开了“你”“小小的寂寞的”心,打开了“你”“紧掩”的心扉,“你”一定误以为“我”回家了,于是,一阵惊喜,一片欢心,然而,“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当“你”一旦意识到这一点时,“你”也许更惆怅,更痛楚吧!“惊喜”是美丽的,但却是虚无的。马蹄本身是美好的,它能带给那位女子以希望。所以这个错误的美丽,是种痛苦的美丽。但这种错误毕竟能给女子带来希望,总比什么也等不到要好,所以也可以说是美丽的。
四、课堂小结
面对这样一位含蓄隽永、情深义重的女子,诗人抱愧和解释是“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读完全诗,它表面看是由于一场误会而引起女子心中的波动和失落。但实际上,这首诗在无形之中对千古吟唱的思妇主题做了一个男人最隐衷而又最诚实的回答。为什么千年以来女子“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从而“肠断白蘋洲”?只因为她们所等待的男人在她们的生命流程中,多半是“过客”,而不是“归人”。
五、比较性阅读(多媒体投影)
思考:下面都是“倚楼望归”的三首诗,郑诗与白、温、柳都沿用了“倚楼望归”的主题和意象,但给人的感觉又是迥异的,试着做以说明。
                                                   白居易《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汴水,泗水日夜流淌,直到瓜州古渡。吴山点点,隔江相望,而行人在思妇的眼中渐行渐远,身影融入水天之间,而后杳无音讯,词不言别而言归,只言悠而未及休,
最后借“月明人倚楼”一句兀现,令人怅然长叹,低回久之。
温庭筠《梦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草堂诗余别集》:赞此词“痴迷、摇荡、惊悸、惑溺尽此二十余字。”我们看到伫望归人的女子,从清晨“梳洗罢”,便“独倚望江楼”,可是之夕阳垂金,依然“过尽千帆皆不是”。其希望、失望乃至绝望,怎不令人柔肠寸断哀婉欲绝?
柳永《八声甘州》
想佳人、妆楼颙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 倚阑干处, 正恁凝愁。
明确:在女主人公的处理上:白、温、柳词中,女主人公都以明确的倚楼姿态出现的,无论是“思”“恨”还是“肠断”,都是直抒胸臆,敞开心扉,但《错误》中的女子,郑愁予将其处理得十分的含蓄矜持,心理活动也十分的曲折微妙,层次跌宕,从而为全诗平添了富于古典气息的哀婉和惆怅。
六、课后作业
1、  课外阅读推荐
《郑愁予诗选集》  台湾志文出版社1988年版
《新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
2、  根据白词、温词、柳词及郑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一篇《不朽的失眠》的抒情散文,不少于800字。


附板书:


                                错   误  
 
中国式的意象:
             女子芳洁、封闭
             而又寂寞的心灵
           
 
感情执着、专一
 
 
 
郑愁予
“错误”产生的过程:
女子                     “我”
编织着美丽的梦           带来美丽的期盼
“美丽的错误“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郑愁予《错误》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我们的错误》flash课件1
《我们的错误》课文原文阅读
《错误》ppt课件(30页)
《我们的错误》教案4
《我们的错误》说课稿
郑愁予《错误》阅读练习及答案
《我们的错误》ppt课件3
《我们的错误》ppt课件2
《我们的错误》ppt课件1
《我们的错误》教学反思
《我们的错误》教案3
《我们的错误》教学设计2
《我们的错误》教案1
《我们的错误》教学实录
《错误》教案11
郑愁予《错误》教学反思
《错误》说课稿
新诗二首《雨巷》《错误》学案
《错误》ppt课件(14页)
《错误》ppt课件(20页)
郑愁予《错误》赏析
《错误》和《致橡树》比较阅读教学设计ppt课件
《错误》教学设计10
一首现代诗歌的双重解读
《错误》赏析与写作提升ppt课件
郑愁予《错误》mp3音频朗读
《中国当代诗三首》之《错误》《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基础知识题
《错误》教案9
《错误》教案8
《错误》教案6
《错误》教案5
《错误》教案4
《错误》教案3
《错误》教案2
《错误》教案1
《错误》ppt课件5
《错误》ppt课件4
《错误》ppt课件3
《错误》ppt课件2
《错误》flash课文朗读
《错误》ppt课件1
《中国当代诗三首》之《错误》《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ppt课件1
《错误》教学实录
《中国当代诗三首》之《错误》《致橡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