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3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0-21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作者/会员名〗扶摇仙子1234 

《获得教养的途径》 
[本文定位]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经典的力量”,“求学之道”和“从质疑到创新”。第一部分探讨的重点是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第二部分探讨重点是读书学习的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基本原则。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第三部分探讨重点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和思考的方法,研讨质疑和创新的关系。三部分的关系,简而言之也可以概括为“读”——“学”——“思”。 
     通过有效的探讨,让学生从基本的“读书求知”意识逐步上升为自我完善,服务人类的精神追求。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学生探讨阅读经典作用,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学生讨论为主,教师适当引导。 
[教学过程] 
一、 导语。绅士、淑女 
二、 介绍作者。 
三、 问题探讨: 
      1、黑塞在本文表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2、本文阐述“获得教养的途径——读书”这一主题的整体思路是怎样展开的? 
      第一段,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作者把它界定为“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指出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为下文张本。 
      第二段至第五段,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作者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再次强调读书是为了完善自我,是为了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不是“散心消遣”,也不是“虚伪的慰藉”。 
      第六段和第七段,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作者以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趋向为例,形象地介绍层次不同的两类阅读。一种是“多数缺少天赋的人”,他们把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能阅读低俗的文字。一种是“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的少数人,始终被“新的魅力”所吸引,他们的阅读过程就是心智成长的过程,他们面前的世界越来越宽广,从“幼儿园”变成“城市和国家”,直到变成“全世界”,变成“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文章用这样的对比,再次强调为获得教养而学习是精神的愉快,同时这种精神追求能不断地进入新的境界。 
      文章最后,作者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例,认为经典作品有持久的魅力,重复阅读,可以不断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而这种感悟的过程,正是获得教养的途径。 
      3、作者论述什么是真正的修养时认为真正的修养“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你如何理解? 
      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并不矛盾。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4、经典作品的作用为什么不同一般?为什么前辈学人总是提醒我们读经典作品? 
      读书学习,“读什么?”是个基本问题。作者认为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主要的途径。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读的书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构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所以,人应当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注意打好精神的“底子”,确立一生阅读的方向。 
      (此问可进行延伸:有些文学作品轰动一时,为什么才过了十来年就没有人再提及?为什么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学史?为什么每个民族尊奉的作家往往也是世界的?如中国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和鲁迅,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法国的司汤达、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他们的作品,不但在本国流传,也产生了世界的影响,滋养了无数的人。  ) 
      5、为什么黑塞认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 
      作者的这一见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文章指出读书是心灵的追求,这个追求必须有对文明的热爱,有对知识的敬重。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是作者看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诱惑,存在着轻视读书的现象,而即使是热爱学习的人,对读书的作用也会有误解。(第四段中,作者特别指出“为数甚多的年轻人”轻视读书的倾向。)作者建议读书应该从基础阅读开始,在提高能力的同时要提高阅读的层次,因为读流行文学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他认为一些人对阅读杰作不愿意花力气、下功夫,是没能正确认识读书的目的,没有认识到自我修养的追求,因而也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 
      6、黑塞认为“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你如何理解? 
      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 
      黑塞阐明了一个认识,即问题不仅在于多读,更在于“爱的阅读”、“敬重知识”和  
      “心的教养”,——因为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教养,只有“用心”,阅读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具体的阅读方法上,作者主张“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7、对经典作品为什么要反复阅读?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原因是什么呢?你有过这样的阅读体验吗?请同学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来谈 
      学会读书,懂得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发现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而人的经验不断增长,阅读不断地深入,就能不断地能从名著中有所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常读常新”。如《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少年读此书,可能仅仅为其中的情节人物所打动,而有了一定的修养和阅历后,重读此书,可能就会从历史变迁、政治谋略、外交智慧等方面去解读了。其他如《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高中时代重读,体会和少年时代已经大不一样,而人生每个时期都能从中汲取营养,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江苏省姜堰中学 周建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获得教养的途径》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获得教养的途径》检测练习题
《获得教养的途径》测试题
《获得教养的途径》阅读练习及答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练习题
《获得教养的途径》读后感
《获得教养的途径》说课稿
《获得教养的途径》ppt课件(25页)
《获得教养的途径》ppt课件(22页)
《获得教养的途径》导学案2
《获得教养的途径》复习ppt课件(5页)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反思
《获得教养的途径》ppt课件(16页)
《获得教养的途径》导学案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获得教养的途径》《幼学纪事》教学参考
《获得教养的途径》ppt课件(26页)
《获得教养的途径》ppt课件(17页)
《获得教养的途径》ppt课件(20页)
《获得教养的途径》学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ppt课件9
《获得教养的途径》ppt课件8
《获得教养的途径》ppt课件7
《获得教养的途径》难点知识剖析
《获得教养的途径》rm音频朗读
《获得教养的途径》原文阅读
《获得教养的途径》ppt课件6
《获得教养的途径》节选重点文段阅读练习
《获得教养的途径》ppt课件5
《获得教养的途径》同步练习
《获得教养的途径》ppt课件4
《获得教养的途径》ppt课件3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1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0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9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8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7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6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5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4
《获得教养的途径》课堂教学实录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2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
《获得教养的途径》ppt课件2
《获得教养的途径》ppt课件1
《获得教养的途径》相关资料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