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谈语言》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7-30


一、课程目标:1学习作者将中心论点自然地化于文中的论证方法和平易近人的谈话方式。2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3学会规范的使用语言。 
二、教学策略:讨论法、默读法。 
三、重点难点:重点    使学生把握本文的论点以及展开论点的方式。 
难点    使学生从自身做起,规范地使用口语和书面语。 
教    学    活    动 
一、导入 
师:我们生活中每天要说很多话,可能是太平常了,大家反而不会注意其中 
的规范和修饰。我们平时常用的口语大多有它相对应的书面语,大家能不能举几个例子?:生:父亲——爸爸 
师: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书上的语言和我们平时说的口语究竟有什么关系? 
生:书面语更规范。书面语是经过加工的口语。 
师:今天我们就在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带领下,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 
  二、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1.适当介绍作者情况和作品背景:、 
2.师:这是一篇相当于学术讲座的谈话文,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 
络,把握文章结构和大意。3.抽多名学生发言; 
4.师小结:见板书设汁㈠ 
  三、组织学生讨论,归纳中心论点 
1.师:本文的论点未直接提出,而是自然地蕴含在谈话之中,下面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以提高其分析课文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3。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教师加以点拨,对学生有可能提出的说法逐一进行辩 
  驳。(见板书设计2) 
由每组的负责人发言,说出讨论出的中心论点。 
(1)“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 
(2)“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号虑大众化:” 
(3)“书面语应当口语化,规范化:” 
(4)文章要口语化,规范化:” 
4.纠正学生习惯于在文章中找原句作为论点的做法,使学生明确以下内容:作 
  者淡沦的足书面语的使用问题,其论点可以归纳为“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它又可分为两个分论点,第一个是“书面语不能脱离U语”,第二个是“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这是由本文的形式决定的,因为谈话必须乎易,而直接说出论点可能过于庄重,而且谈话中,句子与语境的关系更为密切,因而不能生硬。同时,谈话是个逐步展开的过程,往往先把最主要的观点说出来,然后逐步把思想表达完整。   
【课后体会】本文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在初步接触议论文之后掌握相关的知识,还要借用课文,的例子,启发学生,使其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规范地使用口语和书面语。如文中“七月流火”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弄巧可能成拙,但此例的直接意义却在于读书不能望文生,,教学中可借此例引导学生认真读书。 
谈语言2 
教学执行时间:2005年10月27日 
一、课程目标:1学习作者将中心论点自然地化于文中的论证方法和平易近人的谈话方式。2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3学会规范的使用语言。 
二、教学策略:讨论法、默读法。 
三、重点难点:重点    使学生把握本文的论点以及展开论点的方式。 
难点    使学生从自身做起,规范地使用口语和书面语。 
教    学    活    动 
四、研讨重点句子 
1.师:请大家看这句话:“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  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请划出这句话的主谓宾; 
2.抽学生回答,明确答案。 
3.师:从结构上说,这只是一个单句,“不 懂得”的宾语又是由—个多重复句充  当的,复句的第一层是什么关系呢? 
4.师:前一个分句本身又是—个并列复句:作者在此要表达前一个分论点“书 面语不能脱离口浯”,但又不能直说,因此就批评反面现象“脱离了口语”;为了表意更加充分和饱满,也为了句式更加流畅,作者又换个角度说“脱离了人民大众白勺语言”:又进而指出其结果“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于是形成了一个多重复句:  于是作者就把这个复句结构作“不懂得”的宾语,最终形成了这个结构复杂的单句  (见板书没汁3) 
五、完成课后习题:1.指导完成课后习题一。2.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作文,对之进行修 改。3.请学生阐述自己修改的内容,对之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 1.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大意。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爱好写作的人应当爱语言,掌握好语言。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   2段:讲某些人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3、4段:例证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   5段:举朱自清的例子说明作品还是朴素自然的好。 
    第三部分(第6712自然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6、7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8、9段:例证某些用语的不规范;  10段:既要规范,又要大众化; 11段:不应以“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12段:规范的标准是发展的。 
    2.: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 
    (1)“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把这话作为论点的困难在于:第二,所指不明,究竟这里的规范化和大众化指什么?第二,文章谈的是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而“大众化”在此所指不确;第三,“考虑”一词,不符合这句话成为论点的标准。(2)“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直接表达论点的句子应该较为简约,这句话也不符合标准。(3)“书面语应当口语化,规范化。”这样说逻辑不通,只有“口语书面化”,没有“书面语口语化”的说法,“书面语规范化”,也行不通,因为书面语已经是经过规范化的语言了。(4)“文章要口语化,规范化。”这样说会使人误认为文章形式本身的规范化。 
    论点: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a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b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 
【课后体会】“最好水平”,作者说在书面语中不能用,在口冲勉强可用,因为本文是在谈论书面语,其实用在口语中也是很蹩脚的,不可取,教学可顺便点到口语也要规范。 
最苦与最乐1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谈语言》ppt课件(41页)
《谈语言》ppt课件(23页)
《谈语言》同步训练
《谈语言》学案5
《谈语言》导学案4
《谈语言》公开课ppt课件(21页)
《谈语言》导学案3
《谈语言》练习题
《谈语言》教案7
《谈语言》ppt课件(20页)
《谈语言》问题学案
《谈语言》教学反思
《谈语言》复习资料
《谈语言》课堂实录
《谈语言》教学实录
《谈语言》ppt课件5
《谈语言》学案
王力《谈语言》原文阅读
《谈语言》教学设计6
《谈语言》教案5
语文版《谈语言》ppt课件4
《纪念白求恩》《谈语言》教案及练习
《谈语言》同步练习3
《谈语言》教案4
《谈语言》教案3
《谈语言》教学设计2
《谈语言》ppt课件3
《谈语言》ppt课件2
《谈语言》ppt课件1
《谈语言》同步练习2
《谈语言》同步练习1
《纪念白求恩》、《谈语言》教案及练习
《谈语言》备课资料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