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童趣》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7-27


师:有许多专家和老师在这里听课,同学们多少有些紧张吧。为了放松一下大家的心情,先请同学们看一样东西。(屏幕显示图片)
师:这是什么?
生:一块石头。
师:对!一块石头,不过,这可不是一块普通的鹅卵石,它是一件收藏品。你们再仔细看看,它跟一般的鹅卵石有什么不同?
生:石头上有彩色的图形。
师:这彩色的图形象什么?
生:像金鱼。
师:你们真会观察。它的确像两条金鱼。艺术家给它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金鱼戏水。你们看,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经过仔细观察,经过丰富的想象,就会发现它的审美价值。这说明,观察和想像是很重要的。它能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情趣。尤其是天真活泼的儿童,更能从丰富的想像中获得无穷无尽的乐趣。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充满想像力的文章——《童趣》。(屏幕显示标题)
师:这是一篇文言文。可能同学们会在语言上感到有些困难。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诵读,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同学们在预习时已读过多篇,我想了解一下朗读的情况。先请大家齐读,注意读时要字正腔圆。所谓“字正”,就是字音准确;所谓“腔圆”,就是上发音饱满。(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流畅。朗读还要注意抑扬顿挫。先听老师读第1段。(教师范读)你们认为应怎样读才会有抑扬顿挫的效果?
生1:要注意停顿。
生2:要分出轻重。
生3:还要读出感情。
师:说得很好,要注意停顿、轻重,谁愿意试试,读给大家听?(3个学生分读2—4段)
师:情感式朗读,是朗读的最高境界。要把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讲出来。就本文而言,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
生1:从题目《童趣》可以看出,应该读出愉悦的情感。
生2:我同意,还可从文中“怡然称快”、“怡然自得”中看出这一点。
生3:第1段,还可以是自豪的感情。
师:体会得很准确,下面,我想请一位感情丰富、声音甜美的同学为我们朗读这一篇文章。(一女生朗读全文,教师播放古筝曲《平湖秋月》)
师:她读得太好了!使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我想大家也一定有同样的感受。同学们刚刚接触文言文,请你们把它和现代文比较一下,看看二者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
生:文言文十分简洁。
生:我提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丑陋而又令人厌恶的蚊子,比作美丽的白鹤?
师:你觉得比作什么好?
生:麻雀呀,燕子呀什么的。
师:好,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值得探究。
生1:我来回答,还是比作鹤好,因为鹤和蚊子的脚都比较长,在外形上比麻雀、燕子都更相似一些。
生2:我不同意,麻雀、燕子体形小些,更接近蚊子。
师:我们不仅要从外表上考虑,还要从想像的目的考虑。
生:鹤比麻雀、燕子漂亮些。
师:所以才会更具情趣,才“怡然称快”。
生:鹤比麻雀、燕子飞得高。
师:所以才会有“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生随师齐念 )比作鹤,不仅外形上相似,而且更富有审美情趣。
生1:我提一个问题:人是强大的,癞蛤蟆是弱小的,为什么当癞蛤蟆出现时“我”会“呀然惊恐”?
生2:因为他看得太出神了。
生3:是的,我看书看入神了,你轻轻拍我一下,我也会吓一跳。
师:书上怎么说的?
生:“余年幼,方出神,呀然惊恐。”
师:文言文要反复诵读。下面请女生齐读第1段,男生思考:哪一个词语最能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女生齐读)
生1:是“忆”字,因全文都是作者回忆的。
生2:是“察”字,所有的“物外之趣”都得仔细观察。
生3:是“物外之趣”,全篇都是写“物外之趣”。
师:大家从不同角度思考,找到了不同词语。不过我们从题目《童趣》来看,文章主要还是写“趣”,写由观察“藐小微物”来表现“物外之趣”?(男生齐读)
生:是从蚊子飞舞中找乐趣。
师:对,是戏蚊之趣。把蚊子当做伙伴,做了两个游戏。书上怎么说的?
生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生2:还有“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师:立得好。女生表现毫不逊色。下面,大家自由朗读3、4段,考虑一下,这两段主要写什么地方的乐趣。(全班自由朗读)
生1:写的是“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生2:主要是“草丛”。
师:对,是“丛草之趣”,那又从“丛草”中找到了哪些乐趣呢?
生1:“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凹者为丘,凹者为壑。”
生2:补充一下,还有“见二虫斗草间”。
师:大家读得非常细致,真叫人高兴!不过,有件事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会有“物外之趣”?
生1:因为他视力好,能“明察秋毫”、“张目对日”。
生2:因为他善于观察。
生3:因为他对事物充满好奇心。
师:仅仅如此吗?
生8:还有,他富有想象力!
师:谁整理一下刚才的发言?
生:仔细观察,加上丰富的想像和联想。
师:太精妙!(师一边参与讨论,一边在屏幕上显示板书)
               观察 
童   藐小微物              物外之趣
               想像、联想
               群鹤舞空
    戏蚊之趣
趣               鹤唳支端
              林、兽、丘、壑
    丛草之趣
              二虫相斗  
师:同学们刚刚度过自己的美妙的童年,或许也有这、过这样的物外之趣,讲一讲,让我们分享你的快乐!
生1:小时候,我们小伙伴分成两组,玩打仗的游戏。
师:你充当什么角色?
生1:司令。
师:感觉怎么样?
生1:神气、满足、自豪,还有好玩。
生2:我小时候,在家里,拿着话筒,当歌星。
生3:我最喜欢过家家,把沙土当做米,水当做油,野草当做菜,做饭吃。
师:通过你们的讲述,我也分享了你们的快乐。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想像可以使我们发现美,并从中得到快乐。其实,想像不但可以发现美,还可以创造美。你们看见过树根吗?(生回答看见过)树根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正是这不同的形状,给人们提供了想像的空间,而艺术家便借助想像把它雕成一件件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这就是根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件作品。这些作品都是想像的结晶,也可以使人们产生丰富的联想。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给每幅作品取一个好听的名字,看谁取的名字最美(屏幕依次显示《快乐的小山羊》、《父与子》、《比翼鸟》、《老寿星》、《弯弓射大雕》 等根雕的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取名、评议)
师:看来,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并张开想像的翅膀,就能发现美、创造美。我们的生活就会因此而增添美色。今天,我们生活在美好的新时代,让美永远和我们相伴,让快乐永远和我们同行!
  执教者:曹双英


简评:曹老师执教的《童趣》获“荆州市第13届课堂教学艺术研讨会”优质课竞赛的一等奖。其成功之处,主要有二点:
  一是教师深得本文题旨,善于营造“乐学”的氛围。纵观全课教学,一个“趣”字贯穿始终,学生置身于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之中,创造的潜能得到了激发,于是放言无忌,妙语连珠(可惜“实录”未能将这种妙趣横生的场面充分描摹出来,笔者以及当时观摩的老师可是为学生的表现而笑得前俯后仰的),倘若教者将文本大卸几块,细丝解剖,处处串讲,必然兴味索然,趣味尽失,哪里还有什么“童趣”可言!
  二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角色定位适当,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戏蚊之趣”和“丛草之趣”这一教学中心环节里,教师将发问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只是起引导、指点、促进的作用。对学生不同的见解,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就予以肯定,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成果,从而避免了文章的一元解读。
  于是,我们看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在这节课得以实现,知识与技能得到了落实(主要表现为语言的习得,如正确地朗读、对文言字词的理解等);过程与方法受以重视(主要表现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如品味“戏蚊之趣”和“丛草之趣”等环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受到了熏陶(分享了作者的“物外之趣”,感受到了作者爱护动物、热爱生命的善良品格)。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描写儿童的古诗大全
《童趣》ppt课件(40页)
《童趣》改写作文范文
《童趣》教学反思2
《童趣》框架教案1
《童趣》ppt课件(12页)
《童趣》知识点归类及比较阅读
童年趣事作文:拔牙
《童趣》知识点归类及比较阅读
《童趣》ppt课件(27页)
《童趣》复习练习
《童趣》复习学案
《童趣》ppt课件(23页)
《童趣》ppt课件(42页)
关于童趣的作文(10篇)
“童年趣事”作文(3篇)
《童趣》教案10
《童趣》ppt课件(24页)
《童趣》表格式导学案
《童趣》复习ppt课件(23页)
《童趣》ppt课件(11页)
《童趣》改诗
《童趣》练习题3
《童趣》ppt课件(48页)
《童趣》课堂教学案例
《童趣》ppt课件(29页)
《童趣》专项练习
《童趣》ppt课件(16页)
《童趣》阅读练习
《童趣》读后感(2篇)
《童趣》表格式学案
《童趣》导学案4
仿写《童趣》
《童趣》课堂教学案例
《童趣》mp3音频朗诵
《童趣》pps课件1
《童趣》板书设计(6篇)
《童趣》练习题2
《童趣》评课稿
《童趣》说课稿4
《童趣》ppt课件(8页)
《幼时记趣》中考题汇编(2005-2011年)
《童趣》练习题
《童趣》说课稿3
《童趣》ppt课件(39页)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