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试卷 >>历届中考试卷 >>广东省 >>
河源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卷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7-17


河源市2006年高中阶段字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非课改实验区用)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海,那么,现在我们启航。扬起你智慧和自信的的风帆,乘风破浪,你定能收获无限的风光。
   说明:1.全卷共四大题23小题,8页,满分120分(含3卷面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
   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3.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学校等按要求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
   4.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上,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
   
   一、积累与运用(14分)
   1.书写能力考查:将下面这首诗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方格内。(2分)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2.在下列空格内规范书写名句。(任选其中四题作答,4分)
   (1)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分)
   (2)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1分)
   (3) ,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1分)
   (4)路遥知马力, 。(熟语)(1分)
   (5)人们常用“ ”(周敦颐《爱莲说》中词语)来赞扬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1分)
   (6)古诗中的柳,有时用来代表春景,而有时又用来寄托离别之情。请写出带有“柳”字的一个古代诗句: (1分) 
   3.根据课外阅读知识,填写下列内容。(5分)
   (1)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我最喜欢的是《 》,喜欢的理由是: 
   
   (2)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神话故事,如 、 (填 故事名称)。
   4.读下面一则寓言,概括其寓意。(3分)
   一个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像一分钟。”小男孩又问上帝:“一百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说:“像一元。”小男孩再问上帝:“那你能给我一百万元吗?”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给我一分钟。”
   寓意: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6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第 联。(1分)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3分)
   7.律诗中的第二联又称颔联、第三联又称——联。律诗对这两联在形式方面的特殊要求是: 。(2分)
   (二)(12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曹刿论战》选自《——》,传说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编。《曹刿论战》叙述了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2分)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齐师败绩( ) 遂逐齐师( ) 公问其故( )
   10.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成现代汉语。(3分)
   译文: 
   11.曹刿的军事才能体现在哪些地方?请说出两点。(2分)
   答: 
   12。有两个成语出自上文,它们是: 、 。(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13—22题。
   (一) (18分)
   母亲教我客家谚语 李月云
   很多年以来,就一直想写写我的母亲。特别是每逢母亲节的时候,许多媒体都设母亲 节专栏,其中的很多文章都让我深有感触。别人的母亲或是贤妻良母、或是深明大义或是甘于奉献,默默无闻。我的母亲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她循循善诱教给我的客家谚语。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小小年纪就要学会自理,学会帮母亲做家务事,从学会刷牙洗脸 起,母亲就教我:“洗面洗耳廓,扫地扫壁角。”生火做饭,母亲就教我:“大火煮粥, 细火煮肉。”“人要灵通,火要窿空。”那个时候虽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母亲也不懂得作过多的解释,但我还是照着去做了,慢慢地就养成了一种习惯,长大以后才知道其中的科学道理和处世哲理。而这些好的习惯现在我也教会了我四岁的孩子。
   从我懂事起,母亲从来都是晚睡早起,每天天刚亮,她就开始挑水做饭,然后又去料 理农活。等到我们起床,饭菜都煮好了,母亲的活也忙完了。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母亲说的: “早起三朝当一工,早起三年当一冬”;“ 学懒三日,学好三年”;勤俭持家的女人要:“朝晨家头窖尾,夜里针头线尾,日里田头地尾”;“家有千金,不如朝朝进一文。”
   上学以后,母亲又教我:“养子过学堂,养女过家娘。”你要有出息就要上学堂,只要你能读出身,卖屎缸迹都会供你读书。正是母亲的开明,幸运的我才能在同龄人去务农务工的时候,还能自费就读师范学校。
   出来参加工作后,偶尔会与同事有不快,这个时候母亲又劝我:退一步海阔天空:“人 敬你一尺,你敬人一丈。”“凡事要瞻前顾后,前思后想。”记得参加工作转正那年,有位领导为了照顾亲戚,故意为难我。后来知道情况的我一直耿耿于怀,一次遇到退休的她,我故意不和她打招呼。回到家里我跟母亲一说,母亲又劝我:“水打烂符勺,击榷又击榷,州里遇唔到,县里遇得着”;“做官唔打笑面人”;“人情唔怕阔,冤家唔好结。”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心胸要宽广。听了母亲的话我心里几年的疙瘩终于解开了,心里也舒服了好多,是母亲的话让我学会了理解和宽容。
   工作几年后,由于政策的原因,无奈的我只能离开心爱的讲坛。失意、痛苦、彷徨无助的我每天不知如何是好,母亲又劝导我:“唔使急来唔使愁,自有好日在后头,自有水清见石子,自有云开见日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正是因为听了母亲的话,我才有今天的事业,才有今天的我。
   后来结婚成了家,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婆家与娘家之间,每有不快的事,我总是向母亲诉苦。母亲又教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当时心甘情愿,今下唔好有怨”;“心臼(媳妇)讲家娘,总系唔贤良”;“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人们都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正是母亲的言传身教,才让我们更早明白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也正是母亲的循循善诱教给我们的客家谚语,才让我们从小就接受了客家传统文化的熏陶,吸吮客家文化的乳汁。也正是母亲们的言传身教,客家的传统才得以更好地传承。
   13.综观全文,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3分)
   答: 
   14.文中这位母亲有多方面的优秀品质。请按照示例,再指出其中一点。(4分)
   (示例)非常勤劳:母亲从来都是晚睡早起,家务农活忙个不停。
   答: ; 
   15.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是如何前后照应的?(4分)
   答: 
   
   16.这篇文章有何独特之处?这样写有何好处?(4分)
   特色: 好处: 
   17.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客家谚语?抄下来并请说出理由。(3分)
   谚语: 
   理由: 
   (二) (17分)
   成 功 季羡林
   什么叫成功?顺手拿过来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言简意赅,明白之至。
   但是,谈到“预期”,则错综复杂,纷纭混乱。人人每时每刻每日每月都有大小不同的预期,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总之是无法界定,也无法分类,我们不去谈它。我在这里只谈成功,特别是成功之道。这又是一个极大的题目,我却只是小做。积七八十年之经验,我得到了下面这个公式。
   + + = 成功
   “天资”,我本来想用‘‘天才”,但是天才是个稀见现象,其中不少是“偏才”,所以我弃而不用,改用”天资”,大家一看就明白。这个公式实在是过分简单化了,但其中的含义是清楚的。搞得太烦琐,反而不容易说清楚。
   谈到天资,首先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天资是不相同的,这是一个事实,谁也否定不掉。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肆批判天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今不解。到了今天,学术界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颇不稀见,我除了羡慕这些人“自我感觉过分良好”外,不敢赞一词。对于自己的天资,我看,还是客观一点好,实事求是一点好。
   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韩愈的‘‘焚膏油而继晷,恒兀兀而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谈到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就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清华大学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还是先举韩愈。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所熟悉的。 
   王国维的《人间诗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c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三境写的是成功。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与机遇,似更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18.根据文章内容,把下面的公式填写完整。(3分)
   答: + + = 成功
   19.本文开头通过 ,引出“ ”这个话题;结尾提醒人们 
   ,强化文章的中心。(本题用自己的语言概括)(3分)
   20.如果要补写一个名人事例来论证文章的中心,下面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陈景润得到华罗庚的赏识,被从厦门大学调到中科院,后来成为著名数学家。
   B.苏秦以锥刺股,终于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
   C.马克思与恩格斯在革命斗争中结下深情厚谊,至今传为佳话。
   21.请你解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名言的大意。(4分)
   答: 
   22.文中说“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这样的说法好像有点不妥,请你举一例加以反驳。(4分)
   答: 
   四、写作实践(50分)
   23.请你在下面两道作文题中,选择一道最有把握的文题作文。
   (1)标题作文:我心中的歌
   要求:写一篇500字以上(诗歌不少于20行)的文章,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话题作文:
   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 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法布尔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20厘米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们还是不停地坚忍地团团转。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终于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死去。法布尔在实验笔记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在这么多毛毛虫中,其实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便立刻会避免死亡的命运。
   提示:读了上面这则材料,你肯定会觉得,这些毛毛虫太傻了,怎么就不开动自己的脑筋呢?怎么就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呢?是啊,毛毛虫是这样,人类生活更是这样。无论做什么事,没有自己的思考,盲目跟从,是难免是要吃亏的。
   要求:在现实生活中,你或你认识的人,可能因盲从而吃过亏,或因遇事善于思考而避免了挫折、获得了成功;对于这类生活现象,你或许会有自己的见解,想要表达出来。
   请以“思考与盲从”为话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不少于20行)。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附加题(共10分)
   (一)阅读下面课外文言短文,回答文后问题:(8分)
   景公之时,雨雪①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③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日:“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日:“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日:“善!寡人闻命④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孔子闻之日:“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出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雨雪:下雪,“雨”作动词,音yn。②霁(j1):雪止天晴。③狐白:狐腋下的
   白毛。④闻命:听从教诲。
   1.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2分)
   有间( ) 逸( )
   2.翻译加横线的句子:(2分)
   答: 
   3.景公为何会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的奇怪感觉?(2分)
   答: 
   4•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文中的晏子是个怎样的人?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分)
   答: 
   (二)语言运用题:(2分)
   5.顺着下面第一分句往下说,形成一个排比句。
   假如我是清泉,我将浇灌所有干涸的土地: 
   ; 。
   
   河源市2006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非课改实验区)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尊敬的阅卷老师: 
   您面前的每份试卷都展示着一个学生九年来语文学习的成果,请用欣赏的眼光对待他的每一处表达,尊重他的每一个思维过程,给他以公正、恰当的评价。我们代表学生和每一个关心他的人说声:您辛苦了! 
   说明:1、主观题答案不是惟一的,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创新。
   2、主观题答案只要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给分;用语用词不准确、不全面的酌情扣分。
   3、除特殊说明外,答案(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3个扣1分(重复不计),但扣分不要超过该小题分值。
   4、全卷最后得分取整数(小数点后分值四舍五入)。
   题号 分值 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14分)
   1. 2分 好、中、差分别为2、l、0分。
   2. 4分 每小题各1分,每错、漏、添一字扣0.5分。
   (1) 1分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 1分 月有阴晴圆缺
   (3) 1分 抽刀断水水更流
   (4) 1分 日久见人心
   (5) 1分 出淤泥而不染
   (6) 1分 示例:客舍青青柳色新;柳暗花明又一村;……
   3. 5分 示例:《水浒传》(1分),它生动地描写了农民起义的发展历程,故事波澜起伏,人物很有个性,栩栩如生,很有感染力(2分)。
   示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2分)
   4. 3分 凡事不会伸手而得,需要付出时间和代价。(或:时间是极其宝贵的,一 寸光阴一寸金。)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5. 1分 第二联(或颔联)
   6. 3分 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7. 2分 颈联对仗
   8. 2分 左传 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
   9. 3分 大败 就 原因
   10. 3分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则士气低落,第三次则士气消失了。
   11. 2分 以逸待劳,敌疲我打;善于观察调查,不盲目追击。
   12. 2分 一鼓作气辙乱旗靡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13. 3分 母亲循循善诱,教给我许多客家谚语,从中明白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
   14. 4分 示例: 对人宽容(2分):母亲劝我:“人情唔怕阔,冤家晤好 结。”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心胸要宽广。(2分)
   15. 4分 开头以“我的母亲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她循循善诱教给我的客家谚语。”一句总提全文,结尾升华点题,赞美母亲们的高尚品质。
   16. 4分 全文紧扣客家谚语来写 题材新颖,有地方特色,能引人入胜
   17. 3分 客家谚语略(1分)理由略(言之有理即可,2分)
   18. 3分 天资勤奋机遇。
   19. 3分 设问 成功 必须以勤奋的精神去做学问、干事业(或:要获得成功必须勤奋)
   20. 3分 B
   21. 4分 人越来越消瘦也不后悔,为了她(或“心中的目标”)即使憔悴不堪也是值得的。(或:为思念她而消瘦是值得的,尽管衣服显得宽大了,也始终不后悔。)
   22. 4分 有位外国人,说话结巴,但他刻苦努力,口含石子练习发音,终予成为有名的演说家。
   四、23.作文(50分)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一类卷(45—50分) 1.立意正确,中一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2.结构完整,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40一44分) 1.立意正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
   三类卷30一39分)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四类卷}(5—29分) 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o—14分)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很多。
   附加题(10分)
   1. 2分 一会儿安逸、清闲
   2. 2分 于是下令拨出皮衣和粮食,发放给饥寒交迫的百姓。
   3. 2分 因为他身披着最好的狐狸皮毛做成的衣服(或:“被狐白之裘”)。
   4. 2分 关心百姓,善于言辞(能够了解老百姓的要求,并巧妙地借古之贤君来说服
   国君)。
   5. 2分 假如我是春风,我将吹绿所有荒凉的原野;假如我是阳光,我将温暖所有冰 冷的心灵。
   卷面分3分 分值 3分 2分 1分 0分
   评分标准 字体端正 字体清晰 字体潦草 字体难认
   卷面整洁 卷面干净 卷面杂乱 卷面脏乱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1年深圳市中考语文试卷(校正版)
2021年广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1年广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图片版)
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版)
广东省广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PDF版)
广东省广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图片版)
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7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2016年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清远市2016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广东省茂名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年广东省佛山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梅州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5年广东省韶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5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试题
2015年广东省汕尾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2年广东省河源市中考优秀作文《书到用时方恨少》(4篇)
2012年河源市中考满分作文:书到用时方恨少
2011年广东省忠信镇中学初中毕业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广东省河源市2005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