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师频道 >>教育视点 >>
新课程呼唤新语文教师
作者:王宏武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7-03


新课程呼唤新语文教师

兴化市永丰朱严学校  王宏武

一口气读完《汉语,我为你哭泣》,我顿感浑身不自在,文中所描述的“重外语、轻汉语”的现状确实令人担忧。同是语言,中国人竟然只热衷于学习别国的语言,而对本国语言出奇的冷淡,这种怪现象难道也是中国特色?要振兴民族文化,扭转汉语言教育的被动局面,我们语文教师责任重大。新课程改革在各地的实施已经初见成效,为了课改的成功,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地、热情地、高度负责地投入课程改革的实践之中,更新观念、转变模式,用全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时代在呼唤新语文教师。

首先,语文教师要有全新的语文观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与地位作了全新的阐释。即: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以往,我们只重视了它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它的重要内核——人文性。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也即注重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阅读感悟、自主探究等等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中成了香饽饽。教师再也不能一学期死抱一本语文书,要引导学生背古诗、多积累、读名著、谈体会。树立大语文观,从生活中学语文,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牢记“一花一木总关情”,生活处处有语文。

二、语文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

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新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必须是师生间的互动过程。既有师生互动,也有生生互动,课堂是生成的,是随着学情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的,教师的许多“预设”常常被学生打乱,教学任务有时不能顺利完成。这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答案虽然在课堂上明确了,但是更多的新颖的问题又在吸引着学生到课外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学生从课堂上得到的不应当只是枯燥乏味的知识点,更应当是他对语文的兴趣,对文学的兴趣,对祖国语言文学的热爱。自主阅读,背古诗、读名著等成了精神需要,自觉行为。我们要把学生从大量的题海中解放出来,把做题的时间留给学生去阅读,去感悟,去摘录。这,对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只有与时俱进,才能符合新课改的精神。

三、语文教师要有全新的学生观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母语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语文教师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服务。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千人一面”,好像一个模子出来的。“创新”是时代对我们的新要求,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不能越俎代庖,包办一切,要有耐心,让学生自己去消化,去接受。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要注意:⑴学生是有差异的人;⑵学生不是成人;⑶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⑷学生有巨大的潜能;⑸要宽容学生的所谓“调皮”。

总之,我们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正在接受教育的一个上帝来看待。学生在校学习应是愉悦、幸福的。学校是学生所向往的神圣的殿堂。学校教育的氛围需要我们教师去营造,去营造人文环境,去打造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类活动中去,要关注那些不怎么好活动的同学,要引导他们、关爱他们,要让这些同学明白世界有我更精彩,万不可教育成“孔乙己”式的多余人。

新课改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为了中华民族汉语文化的健康与繁荣,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只有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我们有理由相信,汉语我为你自豪不再是梦。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课改对语文教师的新要求
“黄荆棍”下出好人——浅谈学生的“后果教育”
从高考看中国母语教育:我们的语文丢失了什么?
《吉祥三宝》教师版ZT
作业太多家长心疼:拜托 让初中生睡够8小时吧
是“人造美女”还是“女娲造人”?
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语文新课程改革
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我们失落了什么?
不必讳言义务教育“辍学率”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