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东史郎日记》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3-07


东史郎日记(二则)教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日记真实展示人物内心的特点。
   2、 着重分析东史郎复杂的心态。
   学习方式:
   让学生自主从日记中选择一些片断,体会语言,深入分析,然后,在课上交流。
   课时:1节
   
   学习内容:
   一、导入:上篇文本是从正面反映了西南边陲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滇缅公路,为抗日献身的民族精神,让我们看到了战争怎样铸就了民族的牺牲精神。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日本普通士兵于侵华战争中的日记,看看,此文怎样从反面反映了中国的民族精神,同时,让我们看看战争是怎样毁灭了人性,使人变成野兽的。
   二、东史郎介绍:
   作者东史郎,于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曾两度随军来华,第一次在1937年8月,系日军十六师团步兵第二十联队上等兵,曾参加攻占天津、上海、南京、徐州、武汉、冀东等战役。1939年因病归国。1944年3月应召再次来华参加侵略战争,1945年8月,在上海向中国军队投降,1946年1月遣回日本。东史郎参加侵华战争的所记的日记,分为两本在译为中文于中国出版,一名《东史郎日记》,是第一次参加侵华战争时所记;一名《东史郎战地日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是第二次参加侵华战争时所记。
   东史郎喜爱文学,有一定的教养,他主张在日记中“记下战场上的真实。只有通过记述真实,才能真正明白战场上的将士们的思想和行动。既然要记录真实,那么就要记录战场上的美与丑。”他所认为的“美”就是“正直”、“人道”,他所认为的丑,就是“邪恶”、“暴虐”。但是,他又是军国主义的信徒,武士道精神的奉行者。不妨看看他所歌颂的正义是什么,正如同东史郎自己回答的“正义即力量,惟有力量才是正义。一切无非弱肉强食。人道以及其他所有的美、道德、正义与强力相比,都是弱者。”他遵循的是权力意志,“不管与我国敌对的人是释迦还是基督,是孔子还是孟子,或是穆罕默德,只要处于敌对位置,我们日本人便断然击毁他”。他肯定人道、美、道德、正义,但是又认为“强力”是居于这一切之上,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利益是在一切之上。东史郎的这种思想矛盾,实际上是人性与兽性——军国主义的思想和民族优越感的矛盾。
   课本所选的两则日记,都是作者第一次参加侵华战争南京战役时所记。
   三、文本研习:
   在侵华战争期间,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东史郎既是中国人民的加害者,充满了敌视中国人民的思想情绪,但又不失其良知良能,对中国人民大义凛然的抗争感到震动,对长官的暴行有所不满。让学生剖析东史郎思想的内在矛盾,探究形成这种矛盾的原因。
   
   :矛盾表现     
   “十二月四日”
   写了作者所在的部队在逼近南京时,于句容乡村,见到的中国年轻女子与所爱的人一道赴死的情景,并表述了由此而引起的心灵震撼。对于以所谓间谍的名义处死战俘,东史郎并不以为非,“总之,物证俱在,那是必死无疑了”。对这一对青年男女起先也只是“很感兴趣”而已,甚至对于这位男子被杀女子“发疯似的冲过去,紧紧抱住男人哭了起来”的情景,也只觉得是个“非常动人的戏剧性场面”,只是到了这位弱女子冲着敌人“怒目而视”,怀着即将死去的恋人的爱和对敌人的仇恨,指着自己的胸膛,严厉地命令敌方刺杀自己的时候,到了她庄严地倒下去的时候,才引发起东史郎以及日本士兵精神的溃败。“这一出悲剧的确打动了我们,我们纷纷议论‘支那也有了不起的女人!’‘原来爱的力量比死更强大。’”作者认为,这是为“爱而殉难”,并没有把她同时作为是为了自己祖国的尊严而殉难。
   所选的日记的开头和结尾,还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担忧和对于日军暴行的麻木。
         “十二月十三日——二十一日”
   记下了他原分队长西本(桥本光治)在南京最高法院门前,将一个中国人装入邮袋,浇上汽油点火燃烧,最后系上手榴弹,投入池塘将其炸死的暴行。
   作者认为“稍有一点良心的人皱着眉头盯着这个残忍的游戏,一点良心都没有的人则大声鼓励,觉得饶有兴趣。”又觉得“像这样的事情在战场上算不得什么罪恶。只是西本的残忍让我们惊诧。”东史郎并不否定对于中国军民的杀戮,不过反对这种虐杀而已。
   原因:
   在侵华战争期间,东史郎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认为阻碍日军前进,进行抵抗的“不管与我国敌对的人是释迦还是基督,是孔子还是孟子,或是穆罕默德,只要处于敌对位置,我们日本人便断然击毁他”。他并不反对日本侵华,也不反对残害中国军民的行为。据《东史郎日记》其他部分记载,他也屠杀过中国人。只不过他接受过人道主义、启蒙主义的教育,还保持某些人性,反对虐杀行为,对爱国者萌生敬意。
   四、课外练习:《学习与评价》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东史郎日记》同步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